APP下载

高校校园网站群管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2014-12-13赵安新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信息

陈 阳,赵安新

(西安科技大学 网络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1 引言

高等院校自1997 年开始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1],校园网建设初期主要工作是进行网络硬件平台建设,在整个硬件平台搭建完成后,满足教育教学的各种应用平台的建设便成为了主要工作[2]。尤其是高校的Web 网站目前已经被各院系和部门广泛使用,并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了解学校基本信息的最直观的平台。但是高校主站和各个二级子站在建立初期,由于考虑各个部门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网站使用了统一的Asp+access 简单网站开发的模式,Asp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 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程序,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Access 数据库作为微软推出的标准JET 为引擎的桌面型数据库系统,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用户群体。基于这种开发模式下,网站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3]。

1.1 网站开发人员技术参差不齐

学校在对各个部门网站进行了必要的的技术规范要求后,由各部门自己开发网站,然后在学校提供的iis 平台上进行发布。各部门网站开发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编写Asp 代码的过程中,由于编写者的疏忽,有意或者无意的写个死循环,可以导致iis 服务出现“吊死”的现象,windows 系统资源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到学校整个网站访问速度大大降低,甚至有时候无法正常访问。

1.2 网站开发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对于Asp+access 网站架构的安全性而言,无论是从微软定期发布的安全漏洞补丁还是网上现成的破解工具,都不难看出它的相对于其他网站架构的不安全性。这更是要求我们的网站开发人员注意类似SQL 注入、FSO 文件上传等,尽量在程序中避免犯错,并使用必要的防范手段。在网站运行的过程中,要求网站管理人员尽量使用复杂的加密方式,保护好后台登陆页面,并尽量在办公区域登陆操作。

但是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没有很强的保护网站的安全意识,导致网站被挂马和恶意篡改现象频繁发生,甚至植入木马程序,不良信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传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3 后期维护费时费力

各个网站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开发,造成后期维护时对网站开发人员的依赖性极强。当遇到问题时,常常会遇到因技术人员离职或者变动,无法及时找出问题,处理时间大大增加,甚至无法解决的时候也常有发生,最后搞的维护人员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很是狼狈。

基于以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升级网站平台的方案中提出采用站群管理平台构建统一的高校Web 网站。

2 网站群管理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站群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图1 系统逻辑结构图

根据校园网的特点,为了构建成功的高校校园网站群管理平台系统,我们采用纯B/S 结构设计,逻辑结构按J2EE 应用标准模型分为3 层结构:即表示层、商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如图1 所示。其中,前端视图层支持任何浏览器、Java 的终端等;WEB 表示层采用J2EE Servlet/JSP 表示层技术技术;逻辑层采用Enterprise Java Beans(EJB)实现。

本系统采用三层模式的应用架构,主要有如下特点:

1)客户端平台无关,适用于任何种类终端。

2)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充分利用客户端的计算能力,提高系统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可扩充性。

3)在应用层采用负载平衡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

客户端:建议CPU 主频1.0 GHz 以上、内存1 GB 以上、硬盘80 G 以上。浏览器:IE6.0 及以上版本。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Vista/7。

数据服务器:建议CPU 主频2GHz 以上、内存4G 以上、硬盘剩余空间200 G 以上、100-1 000 M以太网卡。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2008、Linux、Solaris、Unix。

应用服务器:建议CPU 主频2 GHz 以上、内存2 G 以上、硬盘剩余空间200 G 以上、100-1 000 M 以太网卡。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2008、Linux、Solaris、Unix。

3 建设示例

3.1 需求分析

建设高校校园网站站群管理平台的目标是将全校各站点进行统一管理、部署,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校内各个站点之间信息不再互相孤立。提供统一的门户协同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一站式门户服务平台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服务[4]。

建设高校校园网门户主站以及学院各二级单位子网站,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包括新闻、通知等信息进行迁移,实现原有网站的功能,并根据需求增加新的功能。并提供支持90 个站点以上的集站点设计、开发、部署、管理以及内容管理于一体的网站群管理系统;能够与其他第三方软件系统的对接,实现与邮件系统、办公系统、教务等系统的对接,为学校今后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设计原则

大学校园网站站群管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满足以下原则:①跨平台性:系统采用Java 技术,利用Java 跨平台性的特点,与运行底层环境和开发技术平台的无关性,确保系统移植性;②技术先进性:在系统平台的选用和技术的选型方面,都是采用目前主流的开发技术架构和平台。系统主体架构采用B/S 结构设计,基于J2EE 技术体系和XML 技术标准开发。使用Java 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 技术EJB、Servlet 实现业务逻辑;采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并基于跨平台业界标准;提供面向服务的框架;③安全性:系统拥有许多应用处理功能,因此要求系统要拥有严格的安全性原则,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性。系统在运行稳定的同时,还具有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简明的安全机制。系统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来保证大学校园网站站群系统安全性;④实用性:符合西安科技大学的实际需求,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完备的帮助信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所有与用户相关的信息都必须用中文显示。所有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实现。系统能够快速发布网站内容,能够很好地对主机平台的运行进行维护;⑤标准性:采用遵循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便于网站的互联和扩展,同时易于向今后的先进技术实现迁移,充分保护校园网建设的现有投资。整个站群系统不仅考虑门户网站建设需要,还必须考虑其它应用系统的需求;不仅考虑当前系统的建设应用,还考虑与其它单位的信息整合;不仅适应目前业务管理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到未来当用户需求变化了,新应用系统的扩展和后续调整性系统扩展;⑥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必须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整个系统是可靠的,普通人为和外部的异常事件是不能引起系统崩溃的。与此同时系统应具有高可用性,当系统出现问题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系统的数据要具有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⑦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系统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到系统今后的可扩展性,在系统的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系统性能不会出现严重下降,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从功能、设备、拓扑等各个方面对系统的可扩展性予以考虑。随着系统应用的进一步完善和用户的逐渐增加能不断地进行扩展,整个系统可以平滑地过渡,直到建立起来完整的新系统。系统提供了基于XML、Web Service 的数据交换接口,支持与第三方软件的应用集成;⑧可管理性:整个系统的设备要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当面能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3.3 站群系统实现

建设以西安科技大学大学门户网站为主站,各相关院系部的网站作为子站,构建西安科技大学的网站集群系统,各站点之间的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形成底层充分共享、资源的综合信息平台。

同时,系统兼容学院现有的以及后期扩展的各种应用系统,并提供与应用系统结成的相关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系统采用独特的“主站+子站”模式,为了实现高校校园网网站集群管理需求而设计。主站满足了我校校园信息门户建设的需要,而子站的建设也满足了二级单位和院系建站的需要,主站与子站虽然在形式上各自独立但是在逻辑上又相互联系,主站可以对子站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站群建设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站群系统结构示意图

站群系统可按照要求同时建设主站和多个子站点。各子站还能建立各自的的栏目,并且可以自己对栏目信息进行编辑和维护;主站则是发挥了信息集成的优势,做到了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这种构建方式不仅能保证各站点的独立性,还可以实现多站点间的资源共享。

校园网站群管理系统使用任意的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这样也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变得容易。由于使用集中管理,使得数据备份还原也变得简单易操作。系统还支持了异地的远程维护,校园网的站群用户连接到本系统,给予不同用户角色和权限,防止了信息的混乱和差异。系统能对数据库服务器、WEB 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进行分别部署,这种方式可以使系统的性能更好地得到发挥,还能满足较大访问量的需求。

4 结语

高校校园网站群管理平台自建设投入使用以来,在信息发布、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及应用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校园网站群系统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结合了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侧重体现了网站建设的整体性、可扩展性,技术上的成熟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站群管理平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基本满足学校各部门的基本需求,运行性能良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站服务平台。

[1]万里鹏,陈 雅,郑建明.数字化校园:21 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J].情报科学,2004,22(2):143-146.

[2]万里鹏,陈 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356-362.

[3]梁晓天,彭 勇,余 玲.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之问题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1):127-130.

[4]张学旺,汪林林,马中峰.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7,33(23):267-269,272.

[5]许 鑫,苏新宁.新一代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48-55.

[6]刘 涛.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z1):99-101,123.

[7]赵国栋.数字化校园: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1):81-90.

[8]张 威,刘 霞.基于云计算的校园数据集成系统的方案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23):115-116.

[9]任 斌.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建设智慧校园[J].福建电脑,2013,29(9):187-188.

猜你喜欢

校园网校园信息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订阅信息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