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效应
2014-12-13石亚玲
○石亚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文化效应,既来自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基因、文化意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成功注入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效应。纵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看待和分析当前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效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生成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个体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中西文化危机、冲突和融合的进程,促使个体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文化认同的自我反思和文化实践的自我创建。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效应首先体现于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个体的生成。
1.文化危机中个体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
个体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产生于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中所面临的文化危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船坚炮利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更是强烈地冲击着国民封闭、保守、自大的民族心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伴随中国近代以来的救国救亡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思想观念、精神文化变革的极端重要性,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打破精神文化的桎梏成为社会变革的关键。由此,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个体的文化意识开始觉醒,中西文化关系的争论成为贯穿于文化变革始终的主线。纵观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艰辛探索,主要呈现为三个阶段:物质文化变革阶段、制度文化变革阶段以及精神文化变革阶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救国历程,体现出在文化危机时代,中国人民关于文化救国的思考。伴随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和发展,人们找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思想利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文化价值的反思到文化道路的选择的问题,促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更是注重无产阶级的文化传播和发展。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著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从而预示着人们文化意识觉醒基础上的文化意识的加强和巩固。
2.文化冲突中个体文化认同的自我反思
个体文化认同的自我反思则来自于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文化冲突。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194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要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首先就是要以对本土文化高度的文化认同为基础,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现代的中国经历了一个“封闭—开放—再封闭—再开放”的发展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碰撞和冲突,由此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文化认同的问题。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发展方针和培养具有高度社会主义文化觉悟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来,面临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施“三个面向”的文化方针和培育“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较好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之间“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增强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
3.文化融合中个体文化实践的自我创建
文化的融合,体现为多元文化世界的同化、中和效应,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我创建的重要文化实践,个体的文化自觉实际上也是个体实践的自觉。鲍曼就曾指出,“文化就是将知识和旨趣融为一体的一种人类实践的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唯一的活水源头,才是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外来的交汇点——优秀传统通过当下的转化而得以新生,美好未来通过当下的实践而得以奠基;外来影响通过当下的吞吐得以消化择用,本土特性通过当下的创造得以弘扬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文化实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创造文化产品、形成精神成果的活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文化实践所带动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造就了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道路。中共十七大上“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成为我国发展和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融合中的文化实践的自我构建就是要坚持以下原则: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多样文化资源为基础;实施“走出去”的文化实践战略以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
“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价值、意义和功能的整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构建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层次的文化体系和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端重要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转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构建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中国社会“封闭—开放—再封闭—再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在一系列文化变革中产生了重大的转变。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科学、民主”为旗帜,从根本上转换了中国的传统的价值体系,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社会逐渐确立现代化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阶段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亦即为“社会主义主旋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极为迫切,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探索和建设的路径,直至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于“兴国之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2.形成多层次的文化生态价值体系
所谓“文化生态”,就是把人类文化的各组成部分看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各种不同文化具有自身的价值,共同构成文化动态网络,体现人类文化的完整性。文化系统是社会的子系统,而其内部又由诸多要素构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同构成文化系统中多层次的文化生态格局。纵观我国近现代历史,我国所面临的并不是单一的文化世界,而是纷繁复杂的文化系统。面对多元的文化背景,如何促进各文化的“和谐共生”、“重叠共识”是时代的需求。形成多层次的文化生态价值体系,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价值体系的层次性问题。文化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要处理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二是文化生态价值体系构建的方法问题。关于文化生态价值体系构建的方法,罗尔斯提出“重叠共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巧妙思路。“重叠共识”简单说来就是对某一种价值、观念,不同人从不同出发点所达成的共识,旨在建设一个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环境。
面对多元的文化世界以及随之产生的复杂的文化冲突,要避免诸如“米德亚现象”的一边倒的“杂交”效应。所谓“米德亚现象”是指在杂交所产生的后代身上,一个亲本的形状完全被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所排斥,以至于看起来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杂交一样。这样一个生物学概念给我们以启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筑牢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构建多层次、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就如同奥格斯伯格在《对冲突的跨文化思考:途径和模式》一书中所说:“只知道一种文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任何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铿锵地宣示其无比坚定的信心和重大的历史责任。
1.极大丰富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信仰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其最高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让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以高度的自觉性将其作为理论武装头脑,是人们由衷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自觉追求共产主义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效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既是对共产主义理论和学说的信仰,也是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实际运动的信仰,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体现为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其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相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目标相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能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实现创造条件,是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2.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体系,把握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题中的应有之义。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体系是“以哲学信念为基础或背景,以政治信念为核心,包括道德信念、法律信念以及人生信念在内的体系”。也有学者认为,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从四方面的内容进行把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些探索都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体系提供了思路,为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奠定基础。随着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加深,构建系统、成熟的理想信念体系刻不容缓。同时,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和总结的同时还应把握其确定的边界,以避免泛化和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