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的升级是对“道”的考验

2014-12-13林永芳

清风 2014年8期
关键词:隐身衣反贪腐败

文_林永芳

“魔”的升级是对“道”的考验

文_林永芳

微软操作系统都升级到win8了, 你 以 为“权”“利”交易(“权钱交易”显然已无法概括腐败内涵,只好换用这个词)还会停留在双方面对面“一手收钱、一手办事”的古老阶段吗?

早就有媒体总结过“赤裸裸的原始腐败”究竟是披着哪些“面纱”来转型升级为“羞答答的隐性腐败”——有的是“期权交易”,在位时以公权帮人家谋私利,却约定退休后才“知恩图报”兑现好处;有的是“干股分红”,不掏钱却成了“股东”,收到的贿赂披上了“投资回报”的“合法”外衣;有的是“假赌牟利”,设个牌局,故意“输”给掌权人;还有帮助贿赂、性贿赂、信息贿赂、业绩贿赂、感情贿赂、替代行为贿赂、期权贿赂等。甚至,北京西城检察院去年还发现,近两年所办案件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行受贿代理人”——公职人员不直接收受好处,而是通过自己信任的“亲朋好友”“专家学者”和“退休干部”等非公职人员充当“专业经纪人”代自己间接收受。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人无非是想方设法给利益输送行为披上合法外衣罢了。至于公款吃喝改到私宅、公车私用遮挡号牌之类“变身”游戏,更是广为人知。

不过,“媒体君”“首页君”们也无须惊诧。有“权力通吃”的制度土壤,就必然有“‘权’ ‘利’交易”的寄生毒瘤;而“贪”与“反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拉锯过程,必然会催生“利益输送”模式的升级换代。试想,各级掌权者哪个不是百炼成精,眼看着“打虎拍蝇”激战正酣,吏治腐败千夫所指,你以为人家会傻到逆势而为,授人以柄,置自己于炉火之上吗?腐败“隐身衣”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其实是“你好我好”的“双赢”啊——“受惠者”有了安全可靠的“感恩”方式,心意得以表达,“感情”得以巩固;而掌权者则有了闷声“发大财”的安全罩。至于这种“双赢”格局中唯一“被损害与被剥夺”的那群人——老百姓,利剑不在握,即使怨愤气怒恨,除了举报又能奈其何?

“隐性腐败”这一概念,不过是对某种灰色现实的理论“升华”而已。它的出现警醒我们:防腐反贪亟须推出“升级版”了。既然“魔”已“升级”到隐蔽级别的新版本,请问,“道”(惩防体系)打好起码的“系统补丁”、装好新版的“杀毒软件”了吗?有没有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行政审批体系改革,尽量避免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市场资源配置?有没有推进人事任免、项目资金安排等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化,尽量避免重要职务、亿万资金一人说了算,“想给你就给你,想给他就给他”?有没有还权于民,加强公众监督,让弹劾、问责、罢免等等词汇不再遥远而是常态化,让民众对滥权渎职等行为有真正的话语权?

这方面,同属华人世界的中国香港,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记得11年前,“跳水皇后”伏明霞的先生、时任港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是怎样因一个“无心之失”而被步步紧逼、直到辞职的吗?梁锦松不但在银行界成就斐然,而且从政后好评如潮:他本来是著名的摩根大通银行的亚太区主席,改做财政司司长没铁饭碗、只是3年合约制的“合同工”,而且年薪只相当于原来的 10%,他仍表示没关系,钱够用就行。就是这样一位才德兼备、声誉卓著的人,因为2003年1月在宣布加税之前给老婆买了辆车而被指涉嫌以权谋私、意图避税,导致良好形象遭受重创,陷入公众和立法会议员的围攻。他又解释又道歉又把所“省”税收的两倍捐给慈善机构,还是被举报到廉署,最终不得不辞职。

试看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媒体敢揭敢碰,公众不依不饶,廉署跟进调查,掌权者哪怕只有一丝丝“莫须有”的以权谋私之嫌,就立即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倘若我们大陆内部的权力运行体系也能如此升级,将一切置于阳光下“曝晒”,还愁不能揭开“地下交易”的“隐身衣”吗?

猜你喜欢

隐身衣反贪腐败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邪恶的隐身衣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捉迷藏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地球君的隐身衣
地球君的隐身衣
乱象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