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葫芦笙
2014-12-12◎张源
◎张 源
傈僳族葫芦笙
◎张 源
傈僳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唐朝时被认为是“蛮”的一部分。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8世纪以前,傈僳族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四川与云南交界地的金沙江两岸广大地区。12世纪以后,受丽江土司木氏(纳西族)及北胜州土司高氏(白族)的统治,多数充当庄奴、院奴和农奴。16世纪中叶,由于丽江木土司与藏族统治集团发生战争,大批傈僳族在荞氏族(括扒)首领木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进入努江地区。此后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200多年中,傈僳族又有几次大的迁徙行动,有成批的傈僳族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境内,另有几批向南沿着澜沧江、怒江,经由镇康、耿马、沧源、孟连,抵达老挝、泰国等国,这就形成了傈僳族大分散、小聚集,跨境而居的分布状况。
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在四川傈僳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历史赋予其多种功能及特殊的身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四川德昌县傈僳族葫芦笙文化简介
我国是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以91.59%的比例位居第一,其他少数民族仅占有8.41%。移住民族和世居民族是这55个少数民族的主要两大划分,其中傈僳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移居民族。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逐渐迁入怒江、德宏等地。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现今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迪庆、德宏、保山、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西昌、德昌等县。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民族的文化元素。
四川省主要有西昌、木里、盐源、德昌4个傈僳族聚居的县,其中德昌县是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现有6000多傈僳族人口,分别散居在金沙、南山两个傈僳乡以及乐跃、宽裕、巴洞等乡镇的二半山以上。傈僳族分为黑傈僳、白傈僳和花傈僳,是根据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而得此划分。德昌傈僳族为花傈僳,因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封闭,以至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被誉为最具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分支。2009年6月,德昌县傈僳族葫芦笙亮相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备受各国来宾好评。
傈僳族葫芦笙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四川省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是葫芦笙制作技艺水平较高的村寨。
二、葫芦笙的构造
葫芦笙是傈僳族人使用的吹管乐器之一,它主要由葫芦斗、竹管和簧片三个部分组成。葫芦斗一般选择自己种植的长颈葫芦作为原材料,葫芦的大小无特别要求。竹管和簧片则是需要当地的小黄竹进行加工制作。制作过程首先是将葫芦身最宽处两边掏出相对两孔,孔的大小约占葫芦身1/2。然后,选择五棵竹管,长短有所讲究,五棵管上底部均制有按孔,而个别竹管上部会有三角形的调音孔。之后,用黄蜡将刚才制作的葫芦与五棵竹管相连接,用黄蜡固定。这样葫芦笙的主干部分就已完成。随后的重点是簧片的制作,制作竹簧片时需要用小刀小心雕刻,之后还要将簧片在清油中煮沸,捞起簧片温度冷却后进行安装。最后用黄蜡固定的同时还需检查管身的密闭性。这样一件原生态的乐器就算大功告成了。
三、傈僳族葫芦笙的价值体现
傈僳族民间葫芦笙乐舞作为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傈僳族的迁徙历史,经过了几个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与傈僳人民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以及民族性格紧密相连。
笔者认为,葫芦笙作为传播傈僳族民族音乐这一艺术的媒介,在傈僳族民间文化传承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渗透在了傈僳族人民的历史进程和民间习俗等领域,还反映了傈僳族人民的生活风情、民族性格、审美价值和心理认同感。葫芦笙无疑是傈僳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闪烁着德昌傈僳人民的睿智光芒。
对葫芦笙乐器技艺、传承的研究势在必行。这样不仅能把握葫芦笙乐器变迁对傈僳族音乐的影响,还能通过它发现民族音乐流变功用的关键所在。探索傈僳族葫芦笙音乐发展的理论既可以拓宽音乐学理论研究领域,也弥补了傈僳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传统技艺部分存在的疏漏,对激发民族音乐创新,服务民族音乐教育乃至开发创新文化艺术产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葫芦笙乐舞就是在这样漫长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种主题文化。在我国傈僳族聚居的地方,葫芦笙乐舞活动至今仍然在傈僳族生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