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仅破解“灯下黑”还不够

2014-12-12林永芳

清风 2014年7期
关键词:治本中纪委党代会

文_林永芳

仅破解“灯下黑”还不够

文_林永芳

世上不会有永远用之不竭的“治标期”。“铁腕治标”所赢得的时间,只有用到尽快着手“治本”上才有意义。

梳理媒体的相关报道便会发现,去年9月以来,中纪委内部通过两次改革整合,将原来的8个纪检监察室增加到12个,在人员编制数不变的情况下,办案力量增加了50%;新设了1个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在原有的“干部室”基础上组建了组织部,在“宣教室”基础上组建了宣传部。事实上,这只是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围绕“打铁自身硬”而打出的组合拳之一。此外众所周知的还有:巡视组的作用激活了;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了,网络举报有了直通车;清理了两个“自家人”,破解“灯下黑”开始有了实质进展……人们分明看到:纪委系统在积极“强身健体”,刮骨疗毒,努力将自己真正铸成“人民的利剑”。

无论理想有多美,愿望有多迫切,时至今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治腐没有特效药,反腐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无怪乎王岐山如此坦言: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而上述举措勾勒出的就是一幅“王氏反腐战略路线图”:从整肃自身队伍开始,加强制度化的整合,通过先头部队“火力侦察”摸底,为以治本为导向的制度反腐赢得时间。

习近平曾说过,“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中纪委自身的改革,同样属于“问题倒逼型”——借用专家的说法,纪委已到了“三个不得不”的严峻关头,即纪委的工作内涵到了不得不聚焦的关口;纪委系统的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纪检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若要真正雄起,避免被误读为“少数人的工具”或“大老虎眼里的银样镴枪头”,就必须尽快拿出行动,让社会看到它的确有决心、有实力去啃下两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是敢不敢、能不能向同级党委尤其是常委会成员亮剑;二是敢不敢、能不能对自己动刀,并实现可持续,而非“一阵风”。

一个常被混淆的事实是,纪委并非党委的一个部门,而是党代会选举的一个委员会。中纪委作为由全国党代会选举出的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组建组织部为的是更有利于实现三中全会提出的“二主一同”,即纪委书记的提名考察(“人”权)由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事”权)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从而真正实现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而组建宣传部,则是为了使纪委能够名副其实地“面向全党说话”,乃至“面向全社会发声”。

但另一个被混淆得更严重的事实是,腐败高发、普发的根源,实为权力结构出了问题,而不仅仅是起初看起来的那样,即只是官员个人品质出了问题,而是对官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出了问题,抑或权力运行机制出了问题。以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案为例,郭于今年5月底被吉林检方带走。而此前,从2005年7月起,他长期同时担任央视财经频道总监和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这两个重要职务,换言之,既当广告部门主要负责人,又当内容部门的负责人。这一极具寻租空间和管理漏洞的兼职安排,完全突破了大型电视台“广告部门与各个内容频道之间应当设置防火墙”这一常识,就像把炸药和雷管放在一起,能不走火?

而要治疗整个体系的权力结构之弊,决不会像禁止郭振玺“既揣着炸药又揣着雷管”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扁鹊华佗的智技,去施行深层次的大手术。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的成立,已部分体现了这种决心,也很快让公众见到了一定效果。可它本质上还是“同体监督”,并未走出“自己监督自己”的老路。换言之,仍然属于应急之道、治标之策,无论再怎么雷霆万钧,也只是权宜之计。

世上不会有永远用之不竭的“治标期”。“铁腕治标”所赢得的时间,只有用到尽快着手“治本”上才有意义;而要治本,首先必须从“同体监督”变成“异体监督”。譬如,将体系外(民众、媒体等)的监督引入体制内,并且制度化,使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有足够的硬度去“打铁”,去治疗权力结构之失衡。毕竟,“再锋利的刀刃,也砍不了自己的刀把儿”。

猜你喜欢

治本中纪委党代会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十三届市纪委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
铁肩担得治本策
被中纪委报告点名的4个事件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加大“治本”的力度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图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王治本研究综述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