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卫视如何报道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灾难

2014-12-12张笑峰

中国记者 2014年11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突发性灾区

□ 文/张笑峰

地方卫视如何报道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灾难

□ 文/张笑峰

近年来,重大灾难性事件不时发生,并且往往产生全国甚至全球性影响。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探寻出地方卫视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引起新闻从业者的重视。

地方卫视 异地 灾难报道

在当前的各类新闻报道中,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以其受关注程度高、采访难度大而成为衡量各个卫视新闻采制水平的“试金石”之一。安徽卫视作为一家地处中部的省级卫视,虽然新闻采制的外延还没有达到覆盖全国的程度,但在近年的突发灾难事件中都派出了报道队伍,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形成了自身的报道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安徽卫视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灾难事件中的报道表现,分析并提出地方卫视在全国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思路和对策。

一、把握报道原则,确立采访定位

具有全国影响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往往发生在辖区以外,对采访思路、报道方法、记者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都与在本省辖区内开展的日常新闻报道有很大区别。一方面,突发性事件不发生在地方卫视所在地,这种采访报道由于地理距离较远、新闻资源不易掌握,因而增加了新闻采制的难度。另一方面,突发性事件虽然不发生在本地,但却受到本地受众的关注,所以如何在报道中增加本土元素和接近性,寻找与本土受众相关的新闻点,成为重要问题。这决定了在报道前要做好充分的策划工作,确保采访定位。

1.异地突发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从新闻报道的内容看,各地方卫视报道的新闻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抗震救灾一线进展情况和本地救援行动,是把全国救援活动与卫视所在省份的援助举措有机结合的新闻内容。

根据这两个方面的新闻内容,安徽卫视在汶川震后派出的记者队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属部门派遣,自行前往震区核心地带,采访报道灾区当地情况。另一类是跟随从安徽派出的赴震区医疗队或地震救援队,报道本地救援队伍的相关新闻。

安徽卫视记者通过安徽驻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这个信息平台,掌握了大量与安徽有关的灾后重建信息。由于信息通畅,报道及时,在震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安徽新闻联播”节目就播出各类抗震救灾新闻三十多条,达到了平均一天一条的播出量。这是安徽卫视有史以来,对异地重大灾难报道播发稿件最多的一段时期。其中,对安徽省援建都江堰市学校板房的系列报道,产生了广泛且良好的社会影响。

2.记者队伍建设和相关准备工作

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对记者现场采访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地方卫视在平时就应注意建设一批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记者队伍,建立一整套可以随时启动的应急预案机制和采访报道流程。在地震灾害多发的日本,电视台早已建立了灾难报道的完整运作机制,一旦发生灾难,就能立即启动。要想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还需要依赖及时跟进的新闻策划。由于事发突然,事前新闻策划变得不可控,需要在报道过程中开展动态、连续的报道策划,根据事件的发展和报道的推进,及时调整策划方案。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写实画面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现场感,因而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具有天然优势。但同时,由于受到播出设备和画面信号传输的限制,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中又具有天然劣势。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期间,笔者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中心地带,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画面传输难题。当时,一些有异地采访经验的卫视使用卫星转播车,不仅解决了信号传输问题,也为新闻报道的现场化、视觉效果的丰富化提供了视觉支撑。而对于一些资金和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卫视来说,短时间调动卫星转播车异地传输难度很大,因而多采用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的GPS便携式设备,虽然携带方便、成本较低,但信号不稳定,画面质量不高。

针对画面信号传输的这种困难,安徽卫视的做法是协调两路记者,一路白天在震区拍摄后,连夜赶回成都发稿;另一路则根据事先确定的线索,进行接龙采集。这样既确保了发稿数量,也因为有了周转时间,确保了稿件的采制质量。

3.记者临场处置能力和新闻线索筛选原则

进入灾难事件现场后,记者面临断水断电、余震不断、泥石流塌方等恶劣环境,以往在省内驾轻就熟的采访流程已经失灵。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区信息,采访报道什么,确定什么主题,成为摆在面前的迫切问题。

安徽卫视报道组确定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方联系,精中选优”的报道策略。就是不仅要报道灾区的受灾和重建情况,以及全国各地对灾区的援助行动,更要侧重报道安徽人和安徽救援队伍深入灾区的典型事例。在灾区整体轮廓性报道的基础上,更要侧重于捕捉具有安徽元素的新闻线索。比如《安徽滁州张平救援队疏通堰塞湖》这篇新闻特写,就是记者在芦山县城采访时,偶然发现穿着“滁州张平救援”字样衣服的队伍,迅速发挥临场处置能力和新闻线索判断能力,成就了这条具有鲜明安徽元素的独家新闻。

二、表达悲悯,重建信心

重大突发性事件往往伴随着破坏、死亡、伤残等惨烈的现场,电视画面所特有的直观性和现场感,虽然可以使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灾难现场,但也容易造成对矛盾冲突的过分放大,对血腥细节的刻意渲染。

在对芦山地震的报道中,安徽卫视汲取了在汶川地震报道中许多媒体过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显著性,而影响了新闻真实性的教训,把职业道德和专业态度放在首位。报道视角没有过多集中于地震的惨状和人员伤亡的实况,而是把报道重点放在灾后自救、安置、重建等方面。在这一报道思路的指导下,安徽卫视连续发出七条系列报道,构成立体化、连续性的报道结构,分别报道了安置在救灾帐篷里的受灾群众,龙门晨阳希望小学得到救助的师生,黑水河堰塞体旁清除巨石的工兵部队,以及奋战在灾区的安徽人。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在面临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各地方卫视积极主动的表现,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合力。而成就这些报道的基础和前提是信息公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正如《新周刊》在评价中所说:“在中国传媒史和传播史上,这种信息的透明度是里程碑式的,并因其对生命的关注、政府的作为和灾情的严重性所做的客观传播而堪称伟大。”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突发性灾区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