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荀子的臣道观

2014-12-11孙伟威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臣子功臣谓之

孙伟威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浅议荀子的臣道观

孙伟威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荀子将臣子划分为态臣、篡臣、功臣、圣臣四种,荀子的臣道论就以四种臣子论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忠臣与国贼及谏诤辅拂之臣的认识。

荀子 司马迁 君臣关系 人臣之道

君臣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一项,在对为君之道探讨的同时,为臣之道也是历代思考的重要问题。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126(《颜渊》)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30(《八佾》)“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1]116(《先进》)孟子认为臣道应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2]171(《孟子·离娄下》)荀子在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臣道论。

在君臣关系中,荀子认为君主是处于中心地位的,臣子是辅佐君主的,君尊臣卑。荀子认为君主是居于最高统治地位的,《荀子·致士》中说:“君者,国之隆也。”[3]263《荀子·正论》:“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3]331《荀子·王霸》:“人主者,天下之利执也。”[3]202“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君主之道在于任用臣子,臣子之道在于为君做事,强调了君主的地位。但荀子并没有忽略人臣的作用,君主虽然至高无上,但仍要通过任用臣子来施行统治,“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荀子·王霸》)。[3]213在任用大臣中尤其重要的是“取相”:“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要此三欲,辟此三恶,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道莫径是矣。”[3]240(《荀子·君道》)君主想要国家强盛安定自身保持荣耀,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道路就是慎重地选择辅佐的贤相,君主的辛劳就在于寻求合适的相,如何治理国家就是贤相率领众臣的事了,从而突出了臣子的重要性。那怎么样的臣子才是好的臣子?臣子应该怎样服务于君主?荀子提出了自己的臣道论。

荀子指出,臣有不同的等级、类别,他们对待君主的态度、方法是不同的。荀子通过比较分析评论臣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臣道论,阐述为臣的重要作用以及人臣所应当遵循的思想、行为准则。

一、四种臣子论

首先,在荀子看来,臣子是有不同类别的,在《荀子·臣道第十三》开篇就提出了“人臣之论”,荀子认为人臣分为四种,即态臣、篡臣、功臣、圣臣:

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3]247-248

荀子认为态臣、篡臣是不利于国家的臣子,用之则亡,而功臣、圣臣则与之相反。与态臣相对的是功臣,评定二者的标准是对内能否统一百姓,对外能否抵御外侵,百姓亲近与否,能做到的是功臣,不能的是态臣。与篡臣相对是圣臣,二者对国家君主人民的作用截然相反。正是因为臣子的不同,故而君主任用不同的臣子收获的效果也不同:“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正因为不同类别的臣子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君主一定要谨记,并且“慎自为择取”,即慎重地亲自加以选择取用。以上对于四种臣子的划分正是荀子臣道论的中心,荀子对臣子的论述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二、忠臣与国贼

同样是尽忠,在荀子看来也是有高下之分的,荀子将忠臣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大忠、次忠、下忠:“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3]254大忠之臣和次忠之臣都采用了“德”,不同的是大忠之臣用德使君主得到感化,次忠之臣用德辅佐君主,大忠之臣重视的是使君主自己具备德行,次忠之臣强调作为臣子的辅佐作用;而下忠之臣采用的方法是进谏,规劝君主的过失但又造成君主大怒。荀子分别举了相应的例子:“若周公之于成王也,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3]254周公对于成王是大忠之臣,因为他用道德感化的方式使君主成为明君:管仲对于桓公是次忠之臣,因为他用道德辅佐君主成就一番霸业;伍子胥对于夫差是下忠之臣,因为他犯颜直谏触怒了君主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从中不难看出,荀子提倡的是大忠之臣、次忠之臣,并不提倡采用下忠之臣的做法,因为虽然犯颜直谏这种方式

也是忠于君主的表现,但经常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结合上文可以看出,荀子所说的大忠之臣是圣臣,次忠之臣和下忠之臣是功臣。虽然下忠之臣不及大忠、次忠之臣,但要远胜过国贼。国贼是与忠臣相对的,荀子在文中多次强调国贼的危害,认为:“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3]254国贼是那些不顾及君主的荣辱、不顾及国家的好坏,一味放弃原则迎合君主苟且保身,并以此保持俸禄豢养私党的臣子,荀子在这里说的国贼实际上就是篡臣,这些人不能以德感化君主辅佐君主,还迎合君主的恶习,助纣为虐,使君主更加无道,还可能带来篡国灭国的灾难。“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3]255

三、谏诤辅拂之臣

在荀子看来,臣子对待君主的方式不同源于君主也是有不同类别的,荀子把君主分为圣君、中君、暴君,所以事奉不同的君主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圣君,“有听从无谏争”,“恭敬而逊,听从而敏,不敢有以私决择也,不敢有以私取与也,以顺上为志,是事圣君之义也”;对待中君,“有谏争无谄谀”,“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矫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对待暴君 “有补削无矫拂”,“调而不流,柔而不屈,宽容而不乱,晓然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暴君之义也”。荀子认为圣君是最理想的君主,事奉圣君,臣子只要顺从即可;中君是次于圣君的君主,由于大多数君主很难达到圣君的程度,所以事奉中君往往是臣子要做的事,要求臣子忠诚信实、敢于谏诤、是非分明、不阿谀谄媚;事奉暴君是最困难的,对臣子的要求也最高,因为臣子不能通过强行谏诤直言纠正暴君,而要通过顺从委婉地启发君主,但又不能失去原则。

“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陨社稷之惧也。”怎样去谏诤或规劝君主是臣子必须面对的问题。荀子从纠正君主的过错采取的方式不同出发,又把臣分成了谏臣、争臣、辅臣和拂臣:

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3]250

这四种臣子都是荀子所赞扬的,“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3]250四者都是辅佐劝谏君主的臣子,都属于荀子所说的功臣。但四者又有些不同,虽然都是对君主进行劝谏,但力度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谏臣在君主不采纳时选择的是离开;争臣则是以死明志;辅臣则率领众臣强行矫正君主,君主迫不得已而为之;拂臣则是为了国家安危利益、君主荣辱而不惜违背君主命令实施行动的臣子。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对君主的进谏更有力,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谏臣和争臣一离一死,起不到进谏的作用,辅臣、拂臣虽采用强制措施,但能达到纠正君主,维护国家、君主利益的效果。辅臣与拂臣相比,拂臣更加决绝,不惜反抗君主,通过违背君主的命令来达到“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在做此之前,拂臣恐怕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将自己置于没有退路的境地。

从对待谏、争、辅、拂之臣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明君与昏君的区别,贤明的君主尊重厚待,昏庸的君主把其当做自己的祸害。“故明君之所赏,闇君之所罚也;闇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同时,荀子对臣子从命与否进行了分析,荀子认为:“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3]249可见,并不是君主的所有命令都应听从,要视情况而定。正因如此,古书才说“从道不从君”。荀子极力赞扬谏、争、辅、拂之臣之道,因为他们做到了“从道不从君”。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谏、争、辅、拂之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明君,一旦遇到昏君就有可能获罪甚至被杀,但却仍有后继者,“虽百死其犹未悔”,就是因为遵循了为臣之道,遵循了真正的大道,从社稷百姓出发,对君主的过失进行纠正,为君为国也为民。“从道不从君”也成为评判臣子忠奸功过的标准。

荀子生活的时代,正值战国末期大一统政治局面即将形成之际,荀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荀子的臣道观是为即将到来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官僚体制所做的设计,也寄托着他的善良的希望。[4]12-13荀子的君臣理想为大一统时期的君臣关系提供了范本,虽然在战国末期荀子的理论没有得到实践,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4]张景发.荀子君臣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5]张铉根.论荀子思想中的君、臣、民关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4).

[6]王玲.先秦儒家的“君臣之分”探赜——以《论语》、《孟子》、《荀子》为依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猜你喜欢

臣子功臣谓之
雷厉风行的功臣——李靖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灭害功臣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泥土中的功臣
钱本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臣子与飞蛾
臣子与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