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与指导
2014-12-11李璜
李璜
【摘 要】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化阅读迅速普及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新的方式进行阅读。我们应当正视阅读媒介的变化,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对初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技能指导。同时,作为教师,应当正确地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让他们逐渐在阅读中改变自己,并利用QQ群、公共微信号、班级或小组博客的新形式建立阅读团队,指导并鼓励学生加深阅读深度。
【关键词】新媒体 课外阅读 指导
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课外阅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文学科,也表现在一般的素质成长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借助于课外阅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他把由阅读激发起来的学生思维比作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基于课外阅读意义的考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达到260万字的最低标准。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仍限于传统纸质媒介的文本范畴,并且除了列出一些建议的经典阅读书目外,没有对课外阅读的教学与指导提出基本的规范与对策。问题是,当代初中生遭遇的是新媒体时代。地铁上,我们随处可见“低头族”,埋头用iPad或手机阅读;饭桌旁,我们不时可见“手指一族”,用手机浏览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单一地要求学生用几十年前的方式去阅读,显然已是不合时宜的事情。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特点出发,探索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规范与策略,是初中教育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介多样化与阅读技能指导
据《光明日报》2012年4月20日报道,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较2010年增幅均超过30%,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幅最大,为65.2%。如果考虑到近两年微信用户的迅速增加,目前数字化阅读事实上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比例。
对数字化造成的阅读媒介多样化,我们不应抵触与限制,而应扬其所长,赋予阅读以新的教学功能。比如,目前一般家庭纸质图书的购买量很小,学生家庭的藏书大多非常有限甚至根本没有,但电子文本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收费的电子文本价格也很便宜,并且收藏空间近于无限。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能指导学生借助于数字媒介建立个人或班级的专题化数字图书馆。缺乏文献管理能力是我国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能力结构的重要缺陷,开展专题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学生掌握信息分类知识以及增加课外阅读总量,都是十分有效的渠道。再比如,电子化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虽然有不足的一面,但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电子文本上进行阅读标记、批注,空间几近无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标记重点甚至读书心得即时发布在个人、班级以及公共空间,通过阅读交流量的增加提升阅读的兴趣。同样,借助于电子文本易于进行信息搜索的特点,学生更有可能把文本阅读的过程变成一个专题化的研究过程,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技能指导,学生的新媒体阅读只会是一种“浏览”,而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停留在单一的“浏览”水平,新媒体的“新”意就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阅读低俗化与内容选择指导
低俗化是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的普遍倾向。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自制力较差、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低俗的内容影响。一些学生追求新奇、刺激,沉湎于网络,远离经典。大量快餐式的、迎合世俗的作品,让一些自制力差、辨别能力弱的学生迷失了自我。一些暴力、色情作品,甚至让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阅读都对初中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5月对中国8个省、市5861名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的内容结构呈现了令人关注的特点,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学生比例只占27.8%,远不及幽默笑话(61.1%),见下图。
阅读低俗化虽是一个很难完全改变的社会趋势,但对在校学生特别是阅读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的初中生来说,它可能造成的伤害需要得到充分关注。阅读是初中生建构思维模式的关键,也是建构他们社会和文化认知模式的关键。哈佛大学教育学家珍妮·查尔认为,阅读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开始阅读(或“解码”)阶段(6-7岁);二是掌握阅读(或“流畅阅读”)阶段(7-8岁);三是为了学习新知而阅读阶段(9-13岁);四是多重观点阶段(14-18岁);五是构建与批判阶段(大学及大学以后)。初中生处于“多重观点”的激荡、碰撞期,尤其需要经由阅读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和个性特征。
低俗化阅读当然是与经典阅读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一是芜杂,二是传统的精神气质边缘化。在这种背景下,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无疑应当体现“坚守经典”的原则,通过细化课外阅读篇目、开展经典阅读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课外阅读不应当是完全“课外”的事情。正确地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引发他们对于自身的思考,在阅读中逐渐改变自己,让书籍成为照亮他们前进方向的明灯。
从坚守经典的原则出发,同时考虑初中生对当前世界的关切和兴趣的多样化,教师、学校以及教材编写者应当对经典的维度进行必要的划分。其中,既应当包括传统的中外名著,也应当包括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题材广泛的当代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机会与当代思想精英就亲情、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新技术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等话题,做亲密的接触。如果对学生阅读素材的要求仅仅停留在传统经典的范围,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吸引到没有经过选择的数字化文本,杂乱的素材无益于他们“多重观点”的整合。
三、世界图像化与阅读深度的指导
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他认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世界图像化的趋势变得更加突出,人们的阅读倾向于简单、有趣、图像化,即便是一些经典文本,也已被“大话、戏说、水煮”。与世界图像化对应的,就是学生阅读的浅化。阅读浅化的实质,就是较少的思维参与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以深度为旨趣的阅读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重大主题。个人的经验、自然的魅力、人格的高尚、爱情的美好、战争的罪恶等等,是人类世世代代都需要思考和品味的内容。指导主题的凸显在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要求。比如在初一的教材中,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就有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的阅读能引导学生走进一段与他们现在生活迥然不同的童年世界,体会文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对亲人、朋友和生命的理解,使他们既看到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认识到美丽和善良,无疑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要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团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新媒体环境为阅读团体的建立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条件,团体形式可以是QQ群、公共微信号、班级或小组博客、班级图书馆等等。阅读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情况和心得;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分享阅读经验,规范阅读内容,净化阅读环境。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对学生进行团体指导和个别评价。
最后,要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内外的贯通,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特别是以团体方式进行的课外阅读内容如果不被教师有机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与教材的阅读主题、内容和技能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就会被割裂,教学的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赵霞.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国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春江学校)
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他认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世界图像化的趋势变得更加突出,人们的阅读倾向于简单、有趣、图像化,即便是一些经典文本,也已被“大话、戏说、水煮”。与世界图像化对应的,就是学生阅读的浅化。阅读浅化的实质,就是较少的思维参与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以深度为旨趣的阅读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重大主题。个人的经验、自然的魅力、人格的高尚、爱情的美好、战争的罪恶等等,是人类世世代代都需要思考和品味的内容。指导主题的凸显在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要求。比如在初一的教材中,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就有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的阅读能引导学生走进一段与他们现在生活迥然不同的童年世界,体会文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对亲人、朋友和生命的理解,使他们既看到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认识到美丽和善良,无疑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要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团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新媒体环境为阅读团体的建立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条件,团体形式可以是QQ群、公共微信号、班级或小组博客、班级图书馆等等。阅读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情况和心得;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分享阅读经验,规范阅读内容,净化阅读环境。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对学生进行团体指导和个别评价。
最后,要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内外的贯通,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特别是以团体方式进行的课外阅读内容如果不被教师有机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与教材的阅读主题、内容和技能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就会被割裂,教学的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赵霞.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国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春江学校)
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预言,他认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世界图像化的趋势变得更加突出,人们的阅读倾向于简单、有趣、图像化,即便是一些经典文本,也已被“大话、戏说、水煮”。与世界图像化对应的,就是学生阅读的浅化。阅读浅化的实质,就是较少的思维参与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以深度为旨趣的阅读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重大主题。个人的经验、自然的魅力、人格的高尚、爱情的美好、战争的罪恶等等,是人类世世代代都需要思考和品味的内容。指导主题的凸显在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要求。比如在初一的教材中,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就有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的阅读能引导学生走进一段与他们现在生活迥然不同的童年世界,体会文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加深对亲人、朋友和生命的理解,使他们既看到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认识到美丽和善良,无疑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其次,要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团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新媒体环境为阅读团体的建立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条件,团体形式可以是QQ群、公共微信号、班级或小组博客、班级图书馆等等。阅读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情况和心得;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分享阅读经验,规范阅读内容,净化阅读环境。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可以以此为依据,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对学生进行团体指导和个别评价。
最后,要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内外的贯通,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特别是以团体方式进行的课外阅读内容如果不被教师有机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与教材的阅读主题、内容和技能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就会被割裂,教学的效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赵霞.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国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春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