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中国

2014-12-10

浙江人大 2014年1期
关键词:挑刺财政预算西湖

代表追问官员,理应成“两会”常态

1月18日上午,广东省人代会分组审议财政预算报告,省财政厅副厅长叶梅芬参加广州团一组审议,有代表拿着财政预算报告仔细“挑刺”,连连追问:“看财政预算报告像看天书一样”,“我在报告里面找不到你说的话,这个应该写出来”。叶梅芬两度以“还要了解其他组意见”为由,欲起身离开,都被代表“热情挽留”。

网民“红网”:代表们“挑刺”,并非添麻烦,更不是和官员过不去。相反,通过“挑刺”可以把问题摆出来,把不足挑出来。相信通过代表这些“挑刺”,以后政府的施政将更科学合理,财政报告也会更精准。同时,相信各级政府官员也会认真备课,以防出现叶厅长类似的“尴尬”。

网民“王传涛”:看惯了“举手代表”和“沉默代表”,突然看到一位或几位能够向官员发问甚至是追问的人大代表,让许多网友感觉有些不适应。在现代政治文明社会,这应该是一种常态。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景,处处都是“全票通过”,很可能就是对公共利益的忽视。

网民“王军荣”:人大代表对财政预决算“挑刺”,值得肯定。对于这样的人大代表,也值得点赞。然而,仅仅限于“挑刺”,仅仅限于拦住官员,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挑刺”,只是第一步,如果这个财政预决算报告因为看不懂,因为不够详细,退回去,让其修改,这就更值得表扬了。

福利少了,公务员队伍不好带?

近日媒体上掀起一股公务员诉苦风,诸如“公务员自述7年收入没涨”、“公务员丢失福利部分考虑离职”,还有对此的担忧“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养老待遇差了队伍可不好带”……难道中央引导的廉洁改革,真的动摇了公务员队伍?

网民“@津津乐道06”:其实说公务员待遇好,应该是那些有职有权的,绝大部分公务员只是小科员和主任科员,不少人干到退休仍然是原职,辛辛苦苦十几年,买不起房的、养不起家的比比皆是。

网民“青菜虫子”:要分清楚情况:一部分想辞职的确实是因为没有油水捞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长期受到不公平待遇,拿一份工资甚至需要做2-3个人的工作,累死累活却没有部分喝茶看报的人拿得多,没有正常的上升渠道和归属感,辞职也是无奈的选择。

网民“气势长红”:公务员没有合理、细致的考核机制,给再高的福利都不会有好的效率。人们工作考虑的不仅仅是福利收入,还有成就感、归属感、上升通道和社会认可度等等,福利的多少不是决定好坏的唯一指标。让公务员在有效的监管下,多劳多得,好劳好得才是正道。

西湖景区关停会所,百姓叫好点赞

1月16日,杭州市政府整顿“会所歪风”,陆续关停了西湖会、莲庄、听涛居等5家位于西湖景区的会所,17日又关停了吴山会馆等10家会所。1月21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通报,西湖景区内30家高档经营场所全部关停、转型。此次杭州关停西湖景区高档会所之举,除剑指腐败外,也被视为进一步让景区资源回归普通大众,受到百姓好评。

网民“z k小猪拱拱”:权钱交易的场所,早点关掉为好。企业不要一边哭喊着希望市场竞争,一边抱着官员的大腿要特殊便利。

网民“于文军”:当下,会所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大腕“土豪”,还有不需自己买单的官员们,普通百姓是不敢问津的。毋庸讳言,有的会所是藏污纳垢之地,吃吃喝喝不是全部内容,更主要的是拉关系、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可谓腐败的“温床”。

网民“胡印斌”:公园关停会所应该叫好。但是,这只是肃清风气的一步。仅仅关停私人会所,或者将其从城市公园中驱逐出去,就够了吗?毕竟,搬离了公园的私人会所以及高档娱乐场所,只不过是物理上的位移,本质不会变化,依然还会散发出“魅人”的诱惑。因此,从严约束权力,管住个别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方是正道。

猜你喜欢

挑刺财政预算西湖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澳大利亚财政预算制度与议会监督
挑刺儿
当西湖遇上雪
建设项目投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