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
2014-12-10李美英
文/李美英
搭建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
文/李美英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的工作有效性直接影响代表履职有效性,直接关系人大代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作用发挥,由此可见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近年来,闵行区加强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建设,搭建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平台。一是搭建“精准”化平台。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将联系选区选民安排以菜单形式供代表选择,在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全年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的计划,使联系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强,便于实施。二是搭建“有效”化平台。通过公开代表姓名、接待时间、地点和内容,做好接待安排、现场布置以及联系落实到位等,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服务保障,力求实效。三是搭建“机制”化平台。选民反映的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能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是代表联系选民工作能否持续开展并得到广大选民支持的关键。为此,我们从健全联系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做好代表意见和选民诉求的落实反馈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建设,建议:一、建立与职能更匹配的管理架构。目前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由街道党工委直接领导,工作上接受区人大工作指导,工作职能与管理架构不够匹配,而设立人大街道工委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从全国部分地区的工作经验来看,设立人大街道工委对于完善基层民主政治作用直接,效果更明显,值得我们借鉴。二、配备与职能相匹配的干部队伍。目前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基本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一名正科级干部担任副主任,专职或兼职从事街道人大代表工作。为了使基层代表工作更有活力,工作更显成效,建议提高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专职工作人员职级和人数。(作者系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