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麦克尤恩在《赎罪》中的伦理诉求
2014-12-09但颖丽
但颖丽
[摘 要] 本文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论述了麦克尤恩在《赎罪》中想要表达的伦理诉求:直面人性的复杂和赎“战争之罪”。具体分析了小说中不同人物的“罪恶”所在,并从布里奥尼和罗比两人的视角阐释了战争之罪以达到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和作者伦理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 人性; 战争; 叙述视角
一、引言
在布里奥尼的罪与赎的伦理主线贯穿下,麦克有恩运用复杂的叙事结构,丰富的叙事线条和视角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关于爱情,关于战争的故事。在对于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和战争的展现过程中,他的伦理思想和观念得以集中展现。
二、麦克尤恩的伦理诉求
(一)直面人性的复杂
对于基督教文化而言,人性其实应该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 一方面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带来的原罪。原罪体现为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的有限、各种劳累和痛苦,也包括愚昧无知和性格上的残缺。但另一方面,人毕竟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精心设计的造物,所以人类还包含着一部分的神性,包含着重返伊甸园的可能。
首先,布里奥尼之所以犯错,就是源于她作为人类的有限性,而这样的有限性从根本上说来自人的原罪。同时也和布里奥尼性格上的残缺有关,她的无知,过于丰富的想象力等。但从她的错误中我们也看到了她内心对于姐姐和罗比的复杂情感。在布里奥尼笔下,罗比的外貌都是英俊迷人的,而不像塞西莉娅长着一张长长的马脸。在对两人的性格刻画上,罗比是一个热爱文学,温文尔雅的医科学生,而塞西莉娅所表现出来的火爆脾气和粗鲁态度却让人不由地敬而远之。布里奥妮十岁时就对罗比萌生的情愫。为了验证罗比愿不愿意在她落水之后舍身救她,她任性地跳入了水池。当他用尽全力救出她并怒斥她不懂事时,布里奥妮深情地道出了“我爱你” 。正是有了对罗比的依恋,布里奥妮一方面感激姐姐对她的呵护,另一方面她对罗比却有着更强烈的感情。布里奥尼的矛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良知与情感的漩涡中挣扎彷徨。然而,由于人类包含的那部分神性,布利奥妮最终做出选择,并不为自己开脱,而是真诚忏悔,放弃自己的名誉来换回姐姐和罗比的幸福。整部小说史围绕布里奥尼的罪与赎展开叙述的,但是小说中真正有罪的真的只有布里奥尼一人吗?按照基督教文化,人都是有原罪的,那么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又有着什么样的罪?警官调查罗比的案件时,问话中只要结果,只允许布里奥尼在看见和没看见之间二选一,不允许她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有意的诱导对于错误指控罗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否是一种罪?布里奥尼的父母则任由阶级的偏见和对伦理禁忌的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盲目地相信一个孩子的话,认定出身低微的罗比就是强奸犯,将罗比送进了监狱,这是否也是一种罪。罗拉,作为受害者,在布里奥尼对于猜测自己看到的罪犯是罗比时,她的沉默和不否认使得布里奥尼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测,当布里奥尼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时,她也仍旧没有出来澄清一切,这是否是一种罪?罗比和塞西莉亚首先是触犯了伦理的禁忌,然后在被冤枉之后,同样因为势利和偏见的,一直怀疑真正的强奸犯应该是仆人丹尼哈德曼,却从未怀疑过马歇尔这位富商,阶级的观念也对他们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所以,这一切表面上是布里奥尼之罪,但字里行间,读者不禁感叹人性的复杂,众人都有犯错,都有该赎罪的嫌疑。麦克尤恩把人性的复杂性展现在读者面前,无非是让读者发现,每个人都可能给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和伤痛的记忆,这是麦克尤恩通过他的叙述告诉我们的。
(二) 赎战争之罪
战争在整部小说中占据了大量篇幅,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第二部麦克尤恩从罗比的视角切入让读者同他一起体验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所经历的一切,而第三部从布里奥尼这个战地护士的视角看战争,又是另一幅景象。从这两人的视角看战争,何谓 “战争之罪”?
1、 罗比眼中的战争
第二部用第三人称叙事,但是以罗比的内聚焦为主向读者展示战乱的情景。首先跟随罗比的眼光,我们可以直接地看到战争的残酷性。第二部一开篇,“There were horrors enough”, 罗比和同伴一起在艰难的前行,手里握着的是 the map “ he had prized it from the fingers of a captain”, 经过炸毁的房屋看到” It was a leg in a tree. A mature plane tree, only just in leaf. The leg was twenty feet up, wedged in the first forking of the trunk, bare, severed cleanly above the knee.” 如此的细致描绘,让读者感觉这种景象如同置于眼前,但对于这种状况,两位下士 “made a disimissive sound of disgust … They refused to be drawn in.” 类似的情形,他们已经见的够多,连一丁点同情都没法激起。麦克尤恩的这些直接描述就好像在读者面前揭开一个个伤疤,所有受伤的痕迹显露无疑,战争的残酷性如此显而易见,撼动人心。
除了这种直接性展示战争带来的罪恶外,麦克尤恩同时十分关注罗比这个人物一路上所遭遇的伦理两难。在战争这个特殊的背景之下,他面对一些伦理问题的抉择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罪恶绝不仅仅是对肉体对实物的毁灭性摧残,还有对人性的扭曲。人都会有欲望有恐惧,有善良有同情,有自私和无私的一面,但在战争面前,却必须做出选择。罗比的士兵身份则让这种选择更能反应出战争残酷的本质。罗比和战友们在途中曾来到一个农舍想要向一位法国老妇人要一些食物和水但是却遭到了老妇人无情的拒绝。这让他陷入了伦理的两难中,自己的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和对他人选择的尊重强烈的冲突着。最终,他的需求战胜了其他,为了生存,为了满足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基本需求,士兵们不顾老妇人的反对,自行取水并且进行言语威胁。对于生存条件的基本需求让罗比不得不优先的考虑自己的感受,尽管这种选择可能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或是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人性自私的一面在这样的条件下暴露无遗。在战争中做出和罗比一样抉择的人太多太多,但却不自知。就像之后罗比在酒吧里看到的那个被大家折磨惩罚的皇家空军,大家都嘲笑蔑视他,用尽各种手段拷问他,认为他在同伴被害死时见死不救是可耻的行为。而事实上,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没有漠视过他人的生命,真正履行了自己的伦理责任。当罗比看到整个过程,多次想要帮助这个可怜的家伙,因为他深知自己不过是和这个人一样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这又是如此的无奈。活下去,这一信念反应的是人生存的本能,在残酷的战争中目睹了太多的生生死死,生命的消逝让人变的麻木不仁,战争中伦理责任这种意识早已抛诸脑后。然而,漠视他人生命,忽视自己在伦理道德上的责任换来自己的生存。这种生存是否太卑微? 这种漠视事实上也是一种罪,赎罪的主题在此得以升华。通过罗比的视角,麦克尤恩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对于生命对于人性的残酷摧残, 那永恒的罪恶。
2、布奥里尼眼中的战争
如果说通过罗比的视角,我们是在战火中直接感受其泯灭人性的残酷性,而麦克尤恩之后则引领我们来到战争的后方感受的更多的是布里奥尼这个非战争人员与战争发生的联系。
与在战争前线的罗比相比,布里奥尼,作为一名非战争人员,没有亲眼目睹和经历战场上的残酷,但是护士的身份让她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战争,通过自己周围的一切对战争建立认知和理解。麦克尤恩也花了一定的篇幅介绍布里奥尼的所见所闻。四月,战争前一切都是躁动不安的“It seemed to rise with the turbulent brown river swollen by the April rains…”, 陆军上将来医院里巡查,整个医院也更加忙碌,“the model behind this process was military.” 军事化管理的医院让布里奥尼一天天更加忙碌和劳累。五月,”the deliveries of medical supplies increased. More nonurgent cases were sent home,” 医院里也迎来了一批非常严重的伤员。布里奥尼第一次真正地接触战争,从傻傻地愣在一旁到渐渐冷静地投入工作。麦克尤恩之后详细地叙述了布里奥尼和几个病人之间的互动。有腿里留有碎弹片的空军士兵,被炸掉半边脸的列兵,十八岁的年轻士兵。他们是布里奥尼理解战争的途径。布里奥尼看到战争摧残着人们的肉体,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本该愉快地谈着恋爱的年纪却只能在医院病床上等死。也许伤势可以治愈,但就像弹片在肉体上留下的伤疤,战争的伤痛也会一辈子跟随着他们。随后,法国沦陷,德国即将对伦敦实施地毯式空袭,每天都有新的伤员,每天都有新的死者,见识过了各种惨不忍睹的伤痛,死亡,剩下的也只能是麻木了。
麦克尤恩分别从战争人员罗比和非战争人员布里奥尼视角给我们展示了战争的罪恶,但其用意远不止于此,无论是对于罗比和塞西莉亚,还是布里奥尼,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很多不可弥补的伤害也就不会有。通过他们的命运因战争而产生的种种变化,麦克尤恩希望唤起的是人们对于“ 战争之罪” 的反思,没有战争,罗比和塞西莉娅就很可能依然活着,布里奥妮也很有可能有赎罪的机会, 但战争带走了一切。在战争带来伤害之后,人类还可以做什么呢?深刻的反思之后,每个人心中都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三、结语
在《赎罪》中读者看到了布里奥妮的个体创伤记忆和赎罪,看到了由“布里奥尼之罪” 而展现的各种复杂的人性,也看到了 “战争之罪” 带来的伤痛和失去。 关注麦克尤恩想要表达的伦理诉求,读者也就能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去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理解作者的伦理思想,人类总要为自己所造成的罪孽进行赎罪。
参考文献:
[1] McEwan, Ian. Atonement [M]. New York: Doubleday. 2002.
[2] David Malcolm. Understanding Ian McEwan[M].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2.
[3]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 8-17.
[5] 李思明.《赎罪》叙述视角的研究 [D]. 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