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词汇对社会语境的影响
2014-12-09王琼廖杉
王琼 廖杉
[摘 要] 新媒体词汇的出现为社会语境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我们的交际变得简单快捷,诙谐幽默。但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语言教学以及社会语境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待新媒体词汇,应坚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既要给予它自由发展的空间,又要保持词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既要合理利用新媒体词汇,使它为营造和谐的社会语境发挥作用,又要弘扬我们原有的汉语言文化,保持汉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关键词] 新媒体词汇; 社会语境; 语言规范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于网络越来越熟悉,一些开发商借鉴国外技术发展属于我国自主的网络文化产业,如QQ、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被学者们称之为新媒体,让很多人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好处。也激发了一批追求新颖、追求时尚、喜爱创造的网民,在新媒体上创造合成并且发表新创的新词新语,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词汇。新媒体词汇这一新兴的社会语言现象,产生的时间虽然短,但我们认为结合社会语境对其进行探讨,可以了解大众的社会心理,研究其发展趋势能,更好的促使汉语的发展,营造出更具和谐氛围社会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即语言环境的意思,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境概念的提出是在1923年由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提出。他把语境分成两类,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有的也翻译成“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1]。从语境研究的历史现状来看,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学术流派关于语境的定义及其基本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2]本文所论述的社会语境即宏观语境,包含社会文化、民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舆论环境等多方面。
一、新媒体词汇对社会语境的影响
新媒体词汇的产生以及它的迅速繁衍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文化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附属的新时代社会文化心理等。在对待新媒体词汇的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争议,无非是新媒体词汇所带来的变动对原本固定的社会语境形成的冲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刁宴斌,在谈及网络语言这一现象时说到:“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形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这是对网络语言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用到对新媒体词汇上,每个新词的产生都有新鲜性、怪异性,符合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态度。这些新鲜词有的会促进社会语境的发展,有的会使社会语境这辆装载着社会文化的车辆偏离轨道,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规范管理新媒体词汇的建议。
(一)新媒体词汇对社会语境的积极影响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习惯有所不同,于是乎创造出了充满新奇、怪异的语言文字。这些文字的使用能够让交际变得简单、快捷,也给社会交际提供了幽默、诙谐的氛围,还能使书面交流生动形象化。“过去只有报纸或者权威传播工具才能造词,现在在网络上,只要你能弄出好玩的、新鲜的,网络上就会有很多人来帮你传播。每一个网民都能在这里给知识附加新的功能,每个网民都能在网络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肯定,这就是文化的民主、词的民主化。”[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谈论新词中曾这样说到过。他的话很完整的阐述了新媒体词汇对于社会语境所赋予的积极意义。
1、使交际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的不仅是对我们生活的冲击,更多的是对我们思想的升级。我们都渴望自由,而恰好网络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畅所欲言、自由言论的平台,相较于之前单一的报纸、新闻媒体,现在人人都能发表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不再盲目崇拜所谓的权威,每个人的“公民意识”渐渐觉醒起来。在古代,人们为了表示对一件事物的情感态度,诞生了顺口溜、民谣等一些包含丰富信息且短小精悍的语言文字。而在如今时代之中,像民谣、顺口溜这种当时看来短小精悍的语言文字,现如今稍显臃肿,于是乎新媒体词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让情感得以传递与释放。新媒体词汇的短小,前面笔者也提到过,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词语背后的意思,仅凭借字面的含义很难弄明白这个词语的深刻含义。你不懂,不了解新词,在网络交流中就很难以“插上嘴”。
新媒体词汇是网民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以及符号的随意拼贴,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络中这些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的混杂使用会出现怪字、错字、别字,但这些并不妨碍网民对它的喜爱。
2、为社会交际提供更加幽默、诙谐的成分
网络的匿名性使网上世界十分自由、轻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境充满活力,营造了一种轻松幽默的网上氛围。幽默、诙谐的新媒体词汇,有些被网民带入现实生活中,如“孩纸们”、“童鞋们”、“白骨精”、“次饭”等词语,“孩纸们”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说“孩子们”而孩子的子变成纸张的纸,平舌音变成卷舌音,读的时候给人一种“大舌头”的感觉,稍稍带有点俏皮的语调。“同学们”与“童鞋们”这组字词读音相似,但在写法上有很大的出入,“童鞋”的汉语意思是儿童的鞋子,而在网络上“童鞋”成了“同学”的谐音,让“同学们”这个词在“童鞋们”的谐音下更为生动,恰似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该有的一种天真烂漫。这些字词的读音与原来的字词读音相似,在社会交际时,偶尔用到这些字词可以活跃聊天氛围,增加幽默趣味感,也能使人们倍感亲切。
(二)新媒体词汇对社会语境的消极影响
一味追求新奇便捷使网络语言在多方面都违背了汉语规范,一些错别字和曲解词义的词语会对语文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青少年是网络交流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追赶时髦、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优点,但他们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大量地接触网络语言,吸收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和词汇,很容易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语言的坏习惯,对于正常的语言学习势必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对正规语言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鉴赏能力也在不断下降。
1、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冲击
网络词语的简洁、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等特点,除了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也得到了中小学生的青睐。最明显的体现在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添加网络词语。而网络词语的不规范性对传统汉语语言的表达形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新媒体词汇的构成方式较汉语词语的构成方式有所不同,多采用缩略、谐音、指事、叠字、转用、方言读音等方式构成[4]。这些词语的构成方式方法造就的了新媒体词汇的新颖、有趣,使得中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灵活使用着,并将其带出“荧屏世界”“移入”课堂学习生活中。他们认为这样的表达形式使语言更加的亲切,更加的生动。但在家长与语言专家看来,这些网络词语的运用有悖于正规的汉语日常用语的交际。很多家长表示,他们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他们在话语中夹杂的字词让人难以理解,促使与孩子沟通复杂化。在语言专家的眼中,这种现象属于不正常的,他们认为这是某一个小团伙为了内部交流方便,根据团伙成员各自的喜好编出词语,这种行为现象是不健康的,更是对汉语的一种污染。例如,如今的小学生在交流中多喜爱用网络词语,甚至出现许多脏字,网络上出现的聊天用语在平时下课中,也能从学生的交际中听到,特别是调皮爱玩游戏的男生。这种网络语言的使用,给原本充满健康、童真的校园文化洒下了污点,也让自主能力差的学生更加肆意妄为,形成极其不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2、对汉语语言环境的消极影响
语言是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社会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汉民族的语言就是汉语,汉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汉语的历史也是悠久的,它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传承。汉语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由于使用汉语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所以汉语成了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在国际上是代表中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在世界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汉语在东方文化史上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东亚、东南亚邻邦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汉语和汉字曾随着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一起传播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一直到现在,汉语词汇在这些国家的语言里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些国家语言的基本词汇里,汉字占据非常大的一部分,如日语中的假字使用的就是汉字。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渐提高。1973年,联合国大会把汉语列为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其他5种分别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要求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
新媒体词汇的出现对汉语的规范使用产生很大影响和冲击,同时,一些新媒体词汇的产生,成了异族文化入侵的帮凶,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消极影响[6]。不规范的使用字词导致汉语语言在网络中的运用被曲解,使部分人在日常交流中出现语言障碍。媒体对于新媒体词汇的曲解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广大观众,而且也产生不良的后果。首先,网络错别字盛行,影响了正规汉字的书写。新媒体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喜欢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乃”,把“这样子”写成“酱紫”等等,很容易容易造成混乱[7]。但这样的用法在网上已经普遍流行了,因此,许多网民除了大量使用错别字外,还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应当说,网民在网上使用这样一些中英文语码,追求极具个性的语言表现力,这本无可厚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值得称赞的。但如果过度使用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语码,势必会对现代汉语造成一定的破坏。其次,谐音转写所造成的语义混淆,如“闺密”年轻女性对亲密女友的称呼,现在多写成“闺蜜”,“蜜”谐“密”的音,因“蜜”带有一种粘性,同时又透着一股甜味。这里的“蜜”不光代表一个音的符号,还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意与“密”想混淆。
汉字传承至今,已如陈年的老酒,给人以清香醇厚的感觉,这些网络词语的出现给汉语言带来了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甚至粗俗的性质,玷污汉语言文明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道德建设。
二、引导新媒体词汇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语言又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在社会文化的进步过程中,语言也会自然而然惊醒新陈代谢、自我规范。新词汇的产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语言僵化、词汇贫乏。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新媒体词汇,他的产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丰富网民的生活之余也充实了网民们的交流方式。新媒体词汇的产生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及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消极影响,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正确健康地融入到社会语境中。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积极引导。面对中小学生对于新媒体词汇的喜爱热度和家长社会的强烈反应,教师务必承担引导责任,教师首先得甄别新媒体词汇对学生学习是带来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然后有效地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再者,教师自身要对新媒体词汇有着充分见解,分析网络词语在表达和行文中的规范要求等等,教导学生正确识别不规范的新媒体词汇。
第二,法律规范。由于网上交流身份隐蔽、环境封闭,使交流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谈论,对语言的文明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冲击,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广大网民的语言行为。一方面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强化网民上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思,使广大网民做网络世界的守法公民。
第三,道德约束。道德是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网络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的随意性使网络交流容易出现道德偏差,因此应通过社会舆论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准,倡导积极健康网络用语语境。同时,网民要加强自身道德意识修养,维护个人尊严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
第四,珍爱汉语。汉语言是我们民族的语言,珍爱汉语就是珍爱我们的民族,损害汉语言就是损害我们的民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使我们中华文化影响世界,迎来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首先就必须爱护我们的语言,规范使用我们的语言,使之不受消极的外来文化所冲击。
综上所述,我们对待新媒体词汇,应坚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既要给予它自由发展的空间,又要保持词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既要合理利用新媒体词汇,使它为营造和谐的社会语境发挥作用,又要弘扬我们原有的汉语言文化,保持汉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参考文献:
[1]Peter Robinson.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M].Wiley-Blackwell;1,2011
[2]王建平.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江南时报,2008,02.
[3]张颐武.网络掀起造词运动[A].中国青年报,2010,03.
[4]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朱玮.网络新词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
[6]周围.网络新词成了恶心套话[A].声屏世界,2011,3:68-69.
[7]杜曾慧.网络新词——一种新的文化生态[A].今日南国,2009,133:139-144.
作者简介:王琼(1972—),女,湖南长沙人,文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用学、修辞学。
廖杉(1992—),女,湖南株洲人,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庆云山小学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