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2014-12-09周华熊俊林黄毅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1期
关键词:烧伤修复

周华++++++熊俊林++++++黄毅++++++陈星光++++++邹隆耘++++++李军

[摘要] 目的 探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应用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深度创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创面植皮存活率、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皮肤厚度、血管分布情况、柔软度、瘢痕生长情况、功能部位活动情况,并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进行评分。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95±5)%,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1.64±0.38)分、厚度为(2.13±0.44)分、血管分布为(1.75±0.46)分、柔软度为(2.78±0.53)分,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部位活动正常。对照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74±7)%,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2.57±0.35)分、厚度为(2.92±0.48)分、血管分布为(2.69±0.56)分、柔软度为(4.36±0.68)分,瘢痕增生明显,3例患者功能部位活动受限。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能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烧伤;皮片移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23-04

深度烧伤是指深Ⅱ度或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多需手术修复,应用自体薄皮片修复后,瘢痕增生较严重,常伴有挛缩畸形或功能障碍,预后康复较差[1]。本研究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儿童12例;年龄3~53岁,平均(21±12)岁;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的10%~64%,平均(34±16)%;Ⅲ度创面占体表总面积的7%~38%,平均(19±9)%。另选择应用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深度创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1~46岁,平均(28±9)岁;烧伤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的15%~54%,平均(31±13)%;Ⅲ度创面占体表总面积的9%~36%,平均(15±7)%。两组患者的性别、烧伤面积、Ⅲ度创面等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病例均无肌腱和骨外露,术式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材料

异种脱细胞真皮购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区域为128~1024 cm2,平均(576±327) cm2,保存和运输均在2~8℃条件下进行。

1.3 观察组移植方法

1.3.1 创面处理 将深度烧伤创面切痂致深筋膜正常组织层,肉芽创面刮除水肿肉芽,压迫、电凝或结扎彻底止血创基,用双氧水、稀碘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大量冲洗,盐水纱湿敷。

1.3.2 异种脱细胞真皮处理 打开外包装袋,将内包装袋置入无菌台,取出异种脱细胞真皮,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5遍,即可。

1.3.3 自体薄皮片制备 消毒供皮区,用电动取皮刀取厚0.20~0.25 mm自体薄皮片,浸泡于BFGF溶液,备用。

1.3.4 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 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展平,网孔稍拉开,真皮面(粗糙面)朝下,贴敷于创基,用丝线间断缝合固定;自体刃厚皮片真皮面朝下贴敷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光滑面),自体皮片和异种脱细胞真皮之间对角缝合固定,防止移动;异种脱细胞真皮、创基和自体薄皮片之间无气泡、渗血、皱褶和折叠。

1.3.5 术后处理 术毕按常规植皮方法包扎,适当加压。术后若外敷料渗液较多,更换外敷料;10~12 d后打开内敷料,拆线。

1.4 对照组移植方法

1.4.1 创面处理 同观察组。

1.4.2 自体断层皮片制备 消毒供皮区,用电动取皮刀取厚约0.2 mm自体刃厚皮,用轧皮机制取宽约0.8 cm大小邮票皮,或用鼓式取皮机取中厚皮片,浸泡于BFGF溶液,备用。

1.4.3 自体断层皮片移植 将邮票皮真皮面朝下植于清洁创面。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用3-0丝线缝合固定,打包,常规加压包扎。

1.4.4 术后处理 术后植薄皮片部位常规换药,打包部位12~14 d拆包,拆线。

1.5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创面植皮存活率、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皮肤厚度、血管分布情况、柔软度、瘢痕生长情况、功能部位活动情况,并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进行评分。VSS中文版由香港理工大学提供,此量表采用色泽(melanin,M)、厚度(height,H)、血管分布(vascularity,V)和柔软度(pliability,P)四个指标对瘢痕进行描述性评估,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评分标准如下。

1.5.1 色泽(M) 0分:瘢痕颜色与身体正常部位皮肤颜色近似;1分:色泽较浅;2分:混合色泽;3分:色泽较深。

1.5.2 厚度(H) 0分:正常;1分:<1 mm;2分:1~2 mm;3分:2~4 mm;4分:>4 mm。

1.5.3 血管分布(V) 0分:瘢痕肤色与身体正常部位近似;1分:肤色偏粉红;2分:肤色偏红;3分:肤色呈紫色。

1.5.4 柔软度(P) 0分:正常;1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2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的);3分: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呈块状,对压力有阻力);4分:弯曲(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缩);5分:挛缩(瘢痕永久性短缩导致残废与扭曲)。

1.5.5 瘢痕厚度测量方法 切下瘢痕标本,从瘢痕的基底面到瘢痕的最高点测量厚度。工具:千分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

2例儿童患者皮片存活欠佳。1例患儿所植薄皮片液化,异种脱细胞真皮愈合较好,换药致新鲜肉芽生长后重植自体薄皮片,创面痊愈;另1例患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薄皮片全部坏死,拆除异种脱细胞真皮换药创面干净后继续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创面痊愈。余28例患者复合皮全部存活。患者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可见植入复合皮区域皮肤颜色接近正常,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可提捏,耐磨。供皮区无瘢痕。3例患者出现在正常皮肤与复合皮交界处有轻度瘢痕增生,略高于皮肤表面。功能部位活动正常。供皮区色泽正常,无瘢痕增生。

2.2 对照组

20例患者所植邮票皮片大部分存活,存活率为65%~90%,平均(74±7)%。8例患者在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中厚皮片基本存活。6例患者术后14 d再行残余创面邮票植皮,创面痊愈。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返院复查:可见所有邮票植皮区域外观凹凸不平,颜色潮红,充血,感瘙痒,时有张力性水泡。瘢痕增生较严重,无正常皮肤张力,不耐磨。8例患者功能部位植中厚皮片,外观平整,触之质地稍硬,不可提捏,边缘可见瘢痕增生。3例患者功能受限,需再次行整形手术修复。中厚皮片供皮区瘢痕增生较重,充血,感瘙痒。

2.3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x±s)

3 讨论

自体皮片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的常用手术方法[2]。薄皮片移植后质地薄、皮肤破溃发生率高、僵硬、韧性差,后期瘢痕增生较重,挛缩畸形发生率高,功能恢复较差,给患者预后生活和劳动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厚皮或全厚皮片移植又常因自体皮源不足和供皮区遗留瘢痕而未广泛使用[3]。故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真皮的缺失[4],人体真皮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其富于弹性,质地致密坚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和耐摩擦性,足够厚度的真皮还可以抑制瘢痕的形成和断层薄皮片挛缩[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品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后应当具有长久的皮肤美容外观,并与正常的皮肤一样,例如色泽、质地、弹性,且没有远期并发症问题,具有耐磨擦等特性。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是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保留了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等真皮组织,将能引发宿主识别的外来物质去除,降低了抗原性,减少了炎性反应和机体免疫排斥反应[6];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形态结构,可引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异体真皮支架中生长,促进了创面的愈合,使得重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外观[7]。同时还完整保留了基底膜,它能引导新生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诱导自体成纤维细胞有序长入,是表皮与真皮之间连接的重要结构[6]。故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具有抗原性小、无排斥反应、无毒性、吸收少、柔软、可塑性强等特点[8]。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临床途径[9]。

本文运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发现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色泽好、瘢痕轻,功能部位活动度好,皮片供区也未见瘢痕生长,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复合皮移植失败,考虑原因可能如下:①创面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毒素,细菌蓄积,创面感染致皮片液化、坏死;②创面止血不彻底,出现皮下血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③术中操作不仔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向下、真皮面朝上[10]。

综上所述,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可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是修复深度烧伤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复合皮还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分泌、排汗和代谢功能,尤其是皮肤附件的重建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韩春茂,封占增,范友芬,等.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的多中心疗效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5):361-362.

[2]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2):386-387.

[3] 张斌杰,马阳.微型皮片移植创面覆盖聚酰胺薄纱对烧伤切痂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319-320.

[4] 朱清海,张会堂,杨崇志,等.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20-121.

[5] Rnjak-Kovacina J,Wise SG,Li Z,et al.Electrospun synthetic human elastin:collagen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dermal tissue engineering[J].Acta Biomater,2012,8(10):3714-3722.

[6]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等.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1):8048-8052.

[7] 姜笃银,陈壁,徐明达,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1):15-18.

[8] 王晓川,李川,单菲,等.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3):201-206.

[9] 尹志刚,王翠霞,郇京宁.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杂志,2009,11(8):1185-1186.

[10] 韩进.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及整形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72.

(收稿日期:2014-09-15 本文编辑:郭静娟)

1.5.4 柔软度(P) 0分:正常;1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2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的);3分: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呈块状,对压力有阻力);4分:弯曲(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缩);5分:挛缩(瘢痕永久性短缩导致残废与扭曲)。

1.5.5 瘢痕厚度测量方法 切下瘢痕标本,从瘢痕的基底面到瘢痕的最高点测量厚度。工具:千分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

2例儿童患者皮片存活欠佳。1例患儿所植薄皮片液化,异种脱细胞真皮愈合较好,换药致新鲜肉芽生长后重植自体薄皮片,创面痊愈;另1例患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薄皮片全部坏死,拆除异种脱细胞真皮换药创面干净后继续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创面痊愈。余28例患者复合皮全部存活。患者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可见植入复合皮区域皮肤颜色接近正常,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可提捏,耐磨。供皮区无瘢痕。3例患者出现在正常皮肤与复合皮交界处有轻度瘢痕增生,略高于皮肤表面。功能部位活动正常。供皮区色泽正常,无瘢痕增生。

2.2 对照组

20例患者所植邮票皮片大部分存活,存活率为65%~90%,平均(74±7)%。8例患者在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中厚皮片基本存活。6例患者术后14 d再行残余创面邮票植皮,创面痊愈。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返院复查:可见所有邮票植皮区域外观凹凸不平,颜色潮红,充血,感瘙痒,时有张力性水泡。瘢痕增生较严重,无正常皮肤张力,不耐磨。8例患者功能部位植中厚皮片,外观平整,触之质地稍硬,不可提捏,边缘可见瘢痕增生。3例患者功能受限,需再次行整形手术修复。中厚皮片供皮区瘢痕增生较重,充血,感瘙痒。

2.3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x±s)

3 讨论

自体皮片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的常用手术方法[2]。薄皮片移植后质地薄、皮肤破溃发生率高、僵硬、韧性差,后期瘢痕增生较重,挛缩畸形发生率高,功能恢复较差,给患者预后生活和劳动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厚皮或全厚皮片移植又常因自体皮源不足和供皮区遗留瘢痕而未广泛使用[3]。故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真皮的缺失[4],人体真皮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其富于弹性,质地致密坚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和耐摩擦性,足够厚度的真皮还可以抑制瘢痕的形成和断层薄皮片挛缩[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品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后应当具有长久的皮肤美容外观,并与正常的皮肤一样,例如色泽、质地、弹性,且没有远期并发症问题,具有耐磨擦等特性。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是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保留了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等真皮组织,将能引发宿主识别的外来物质去除,降低了抗原性,减少了炎性反应和机体免疫排斥反应[6];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形态结构,可引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异体真皮支架中生长,促进了创面的愈合,使得重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外观[7]。同时还完整保留了基底膜,它能引导新生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诱导自体成纤维细胞有序长入,是表皮与真皮之间连接的重要结构[6]。故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具有抗原性小、无排斥反应、无毒性、吸收少、柔软、可塑性强等特点[8]。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临床途径[9]。

本文运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发现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色泽好、瘢痕轻,功能部位活动度好,皮片供区也未见瘢痕生长,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复合皮移植失败,考虑原因可能如下:①创面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毒素,细菌蓄积,创面感染致皮片液化、坏死;②创面止血不彻底,出现皮下血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③术中操作不仔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向下、真皮面朝上[10]。

综上所述,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可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是修复深度烧伤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复合皮还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分泌、排汗和代谢功能,尤其是皮肤附件的重建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韩春茂,封占增,范友芬,等.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的多中心疗效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5):361-362.

[2]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2):386-387.

[3] 张斌杰,马阳.微型皮片移植创面覆盖聚酰胺薄纱对烧伤切痂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319-320.

[4] 朱清海,张会堂,杨崇志,等.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20-121.

[5] Rnjak-Kovacina J,Wise SG,Li Z,et al.Electrospun synthetic human elastin:collagen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dermal tissue engineering[J].Acta Biomater,2012,8(10):3714-3722.

[6]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等.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1):8048-8052.

[7] 姜笃银,陈壁,徐明达,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1):15-18.

[8] 王晓川,李川,单菲,等.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3):201-206.

[9] 尹志刚,王翠霞,郇京宁.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杂志,2009,11(8):1185-1186.

[10] 韩进.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及整形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72.

(收稿日期:2014-09-15 本文编辑:郭静娟)

1.5.4 柔软度(P) 0分:正常;1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2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的);3分: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呈块状,对压力有阻力);4分:弯曲(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缩);5分:挛缩(瘢痕永久性短缩导致残废与扭曲)。

1.5.5 瘢痕厚度测量方法 切下瘢痕标本,从瘢痕的基底面到瘢痕的最高点测量厚度。工具:千分尺。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

2例儿童患者皮片存活欠佳。1例患儿所植薄皮片液化,异种脱细胞真皮愈合较好,换药致新鲜肉芽生长后重植自体薄皮片,创面痊愈;另1例患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薄皮片全部坏死,拆除异种脱细胞真皮换药创面干净后继续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创面痊愈。余28例患者复合皮全部存活。患者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可见植入复合皮区域皮肤颜色接近正常,质地柔软,基底松动,可提捏,耐磨。供皮区无瘢痕。3例患者出现在正常皮肤与复合皮交界处有轻度瘢痕增生,略高于皮肤表面。功能部位活动正常。供皮区色泽正常,无瘢痕增生。

2.2 对照组

20例患者所植邮票皮片大部分存活,存活率为65%~90%,平均(74±7)%。8例患者在功能部位植入中厚皮片,中厚皮片基本存活。6例患者术后14 d再行残余创面邮票植皮,创面痊愈。院后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并辅以康瑞保、瘢痕贴等外用制剂,使用压力衣(套)等综合治疗措施。6个月后返院复查:可见所有邮票植皮区域外观凹凸不平,颜色潮红,充血,感瘙痒,时有张力性水泡。瘢痕增生较严重,无正常皮肤张力,不耐磨。8例患者功能部位植中厚皮片,外观平整,触之质地稍硬,不可提捏,边缘可见瘢痕增生。3例患者功能受限,需再次行整形手术修复。中厚皮片供皮区瘢痕增生较重,充血,感瘙痒。

2.3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存活率及VSS评分的比较(x±s)

3 讨论

自体皮片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的常用手术方法[2]。薄皮片移植后质地薄、皮肤破溃发生率高、僵硬、韧性差,后期瘢痕增生较重,挛缩畸形发生率高,功能恢复较差,给患者预后生活和劳动带来巨大的痛苦。中厚皮或全厚皮片移植又常因自体皮源不足和供皮区遗留瘢痕而未广泛使用[3]。故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瘢痕形成主要是由于真皮的缺失[4],人体真皮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其富于弹性,质地致密坚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和耐摩擦性,足够厚度的真皮还可以抑制瘢痕的形成和断层薄皮片挛缩[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品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后应当具有长久的皮肤美容外观,并与正常的皮肤一样,例如色泽、质地、弹性,且没有远期并发症问题,具有耐磨擦等特性。

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是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保留了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等真皮组织,将能引发宿主识别的外来物质去除,降低了抗原性,减少了炎性反应和机体免疫排斥反应[6];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三维形态结构,可引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异体真皮支架中生长,促进了创面的愈合,使得重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外观[7]。同时还完整保留了基底膜,它能引导新生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诱导自体成纤维细胞有序长入,是表皮与真皮之间连接的重要结构[6]。故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具有抗原性小、无排斥反应、无毒性、吸收少、柔软、可塑性强等特点[8]。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皮肤深度烧伤后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开辟了一条新的临床途径[9]。

本文运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发现复合移植修复深度创面色泽好、瘢痕轻,功能部位活动度好,皮片供区也未见瘢痕生长,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复合皮移植失败,考虑原因可能如下:①创面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毒素,细菌蓄积,创面感染致皮片液化、坏死;②创面止血不彻底,出现皮下血肿,异种脱细胞真皮与创基不粘;③术中操作不仔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底膜面向下、真皮面朝上[10]。

综上所述,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可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是修复深度烧伤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复合皮还不具有正常皮肤的分泌、排汗和代谢功能,尤其是皮肤附件的重建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韩春茂,封占增,范友芬,等.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的多中心疗效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5):361-362.

[2]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2):386-387.

[3] 张斌杰,马阳.微型皮片移植创面覆盖聚酰胺薄纱对烧伤切痂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319-320.

[4] 朱清海,张会堂,杨崇志,等.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20-121.

[5] Rnjak-Kovacina J,Wise SG,Li Z,et al.Electrospun synthetic human elastin:collagen composite scaffolds for dermal tissue engineering[J].Acta Biomater,2012,8(10):3714-3722.

[6]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等.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1):8048-8052.

[7] 姜笃银,陈壁,徐明达,等.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作和临床应用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1):15-18.

[8] 王晓川,李川,单菲,等.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3):201-206.

[9] 尹志刚,王翠霞,郇京宁.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杂志,2009,11(8):1185-1186.

[10] 韩进.复合皮移植治疗功能部位烧伤及整形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72.

(收稿日期:2014-09-15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烧伤修复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