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教师角色定位

2014-12-09朱娟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9期
关键词:评价者角色定位

朱娟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的方式等众多方面,都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者,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围绕着“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与思考着,现结合数学教育工作实践,以初中数学教师的视角,就“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阐述一些个人见解,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供同行们参考交流。

关键词:角色定位 引导着 倾听着 评价者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背景,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在这种“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做好自身角色定位,完成教学的预期目标,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做好教学中“引导者”的角色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是“一人课堂”,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们机械地听课、记笔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长期缺少互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枯燥、沉闷、压抑,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考虑做好数学学习“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数学教师要掌握好指导的时间点,指导过程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练习。例如:在讲解因式分解时,以ac+ad+bc+bd为例,引导学生提取公因式,变为a(c+d)+b(c+d),再提取公因式即为(a+b)(c+d),从而直接可以看出ac+ad+bc+bd=(a+b)(c+d)。然后运用类似因式分解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过程与结论,教师针对情况适时点拨。

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好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合理选择所教的内容。在对全体学生教学时,不能围绕尖子生转,反而更要注意那些发言极少的学生,给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例如八年级数学上册“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课本设置为一课时,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三至四课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以便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时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使他们拥有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信心。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的指导,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讲授“勾股定理”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已知两条直角边的情况下,计算求斜边,然后再讲授勾股定理的性质及其应用。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画的图形,这个过程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的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教学中“倾听者”的角色

初中数学教师不是单向的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去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心理。做好“倾听者”的角色不只是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数学教师同样也要做一个积极善意的倾听者,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绝对权威的观念。当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身旁,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首先,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诉说,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更容易辨别出学生的悟性和理解力,掌握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从而判断出学生理解的深度,及时调整数学教学方案,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也会产生变化,真心感受到教师是从内心愿意帮助他们的,师生在交流过程中,亦师亦友,相互之间能够更加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等。共同地探讨、平等地交流,能够更方便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出他们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

最后,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陪同学生“共同成长”,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可以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从而有目的地去教什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出不同的对策来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的潜能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挖掘与展现。

三、做好教学中“评价者”的角色

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及时给出相应的评价。初中数学教师做好数学学习“评价者”的角色,能够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及时调整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对学习的评价内容要做到“三个到位”和“三个关注”:“三个到位”即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要评价到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要评价到位,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要评价到位;“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反馈,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与过程。

其次,教师要创新评价模式,改变传统“全凭教师一句话”的单一评价方式,积极运用多方位、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家长校外评价和社会辅助评价。评价方式也可以采用书面考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成长护照等。数学教师对各种评价加以综合考虑与利用,突破教学传统评价模式的瓶颈。

最后,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接地气”,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根据自己所在的学校特点、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课中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寓教于乐。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巨大的成效,关键核心在于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教育教学改变的先导性条件,角色定位准确了,教学行为才能随之真正改变。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做好角色定位,为全力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俊.初中数学教师的几个转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2).

[2]宋长安.初中数学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J].吉林教育,2013(32).

[3]孔德龙.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福建中学数学,2013(3).

猜你喜欢

评价者角色定位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应扮演的角色初探
嵌入课程的儿童发展评价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我与教师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