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步骤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2014-12-09陈博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陈博

摘 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的过程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教无定法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是灵活的,因此是无定法。本文通过预习与引导、听课与记录、思考与练习、归纳与总结四个步骤,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初中数学 步骤教学法 教学策略

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出现了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步教学法”以及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可见,教学的过程该如何去组织是有方法和步骤的,不同的学科方法可能不太一样,比如语文课的课文教读、阅读训练、写作训练,不同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就应该是不一样的。数学内容的构成就相对简单一点了,没有分这么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过程虽然不能保证可以按照课前设计的那样一步一步去实现和完成,但教师也要尽可能完整地去实现每一个步骤。个别的步骤可以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一、预习与引导——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因此,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准备好,在听讲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还可以使学生明确重点难点,听课的目标也更清晰。再者,学生在预习过后,对知识点也相对熟悉一些,比较容易听懂,听起来也会比较有兴趣。虽然预习的好处这么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落实这一点,教师每天都强调要学生去预习,但实际上做到预习的学生寥寥无几。解决这一问题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后面再带上两个小题的预习作业,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出的题,也可以直接去找下节课的课后练习,需要注意的就是难度要低一点。

例如作者在讲完“正数和负数”这一节时,布置完这节课的作业之后,可以再加两道题,这两道题是下一节课“有理数”里面的探究题:1.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各表示哪个数?2.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新课进行预习,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引导就是课前的引导或导入,学生在预习之后,对所要学习的新课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再一次为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用导入的方法进行引导。导入部分时间不应过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安排。

二、听课与记录——明确重点难点,记录知识要点

尽管现代教学中提倡发现式教学,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内容还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原因导致不能顺利地实现发现式教学,同时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发现的方法。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听课仍然是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讲授的过程要求精讲,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准备好所讲的内容,条理要清晰,过渡要自然,这样学生听起来才比较容易理清思路,听得明白。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点名的方法来督促学生们认真听课。提问不但可以检测学生们听课的效果,还可以提起学生们的精神,让那些昏昏欲睡或者上课精神不集中的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记录就是记笔记,有些书上没有归纳出来的重要知识点或者内容,学生要学会把它记下来。笔记该如何去记呢?很多学生会记,但记得太乱,自己要查阅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教学中作者是这样要求学生记笔记的,如果是一些概念或者总结类的知识点,就把它记在教材上和这个知识点关联最相近的某个知识点的旁边;如果是一些典型例题的话,可以记在教材上例题的旁边,但最好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进行记录,因为例题的内容会比较多,教材上的位置可能有限。记例题主要是为了记一些典型题的特殊解题方法,或者是一些教材上没有的难题,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思考与练习——理解教学内容,检测学习效果

学生应养成思考的习惯,教材的设置在这方面是比较实用的,课本中每讲一小段内容就会有探究题或者思考题。比如在“有理数的加法”这一小节,就有三道思考题、两道探究题。教材的编排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多些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按照教材上的编排内容来让学生们进行思考,也可以自己另外给出一些探究题或思考题。总之就是要学生多思多想,而不只是听教师讲课。经过探究和思考能使学生加深记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学的内容。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还可以发起讨论,让学生自行思考或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

练习,这里指的是课堂上的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们的听课效果,边讲边练是常用的方法。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准确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决定教师是继续讲这一块内容还是讲接下去的内容。课堂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课堂练习忽略了。其实课堂练习一般直接采用教材上自带的小练习,题目比较简单,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必不可少的安排。

四、归纳与总结——梳理巩固知识,清晰知识脉络

在上完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学生们再一次对知识进行梳理。比如对“有理数”这一节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都学了什么内容。首先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和有理数的简单应用,还学习了数轴以及和数轴相关联的相反数和绝对值。这样经过简单的总结,也能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学生们对知识的脉络也更清晰。

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有方法可以使用的。在这几个步骤中,每一个步骤该如何去实现,教师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按步骤来教学可以让课堂的安排更有条理、更容易把握,教学的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海燕.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学园教育科研,2012(10).

[2]刘艳镯.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11).

[3]杨素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2(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