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教学中的情感劳动

2014-12-08王斓琦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英语学科高等教育

王斓琦

【摘要】伴随近几十年来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情感劳动理论之所以在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是由于该理论充分满足了高等院校外语教学发展历程中的新时代学生学习习惯与特点的要求。

【关键词】情感劳动理论;高等教育;英语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飞速提升,社会意识形态也开始向着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在社会中空前膨胀,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人处事从利益角度考虑。大学相当于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其中的学生难免受到现实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学习在许多学生心中早已成为了一个换取工作、创造远大前途的一个利益工具,不再是以学习为乐,在功利心作用下,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渐渐淡去。所以,为了让学生找回对学习的快乐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情感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劳动与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关系

(一)当代高等教育的特性角度

社会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加,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过程中,社会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乐于奉献”“舍己为人”等思想得到了人们的推崇,这一切都向我们昭示着在当代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更富有感情与人文关怀的方式替代以往生硬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当代教育界认为,各个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知识灌输,它所传达给学生的应该是各类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理念。这就要求我国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视作极具个人情感的一种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其中去与学生用心交流。

(二)整个社会的大背景角度

在古代,我国对教师有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定义,随着社会发展至今,教师这一身份跨越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始终倍受社会敬仰,人们用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教师的感激之情。与此同时,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为学生无私奉献,同时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压力过大,疲劳的情感诉求慢慢显现在教育工作者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

(三)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角度

在服务性行业中,工作人员往往可以通过交换感情或利益互惠与服务对象相处,然而相比于服务性行业,身处于教育行业中的教师与学生虽然与许多服务性行业员工与被服务对象的关系一样,具有稳定性与高接触率,但此时的教师在教学中却是不以任何利益回报为目的去工作的。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它要求从业者对工作需要充满热情与热爱。不仅如此,在具有强制性规则与规范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虽然是规则规范的监督人,却并不能通过强制性手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而需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以热忱教学、无私奉献的态度去教授学生学业。

二、情感劳动在大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深层表演性情感劳动、自然表演性情感劳动与表面表演性情感劳动是情感劳动在行业活动过程中的三个主要表现形式。情感劳动理论的提出者霍西查尔德认为,当服务对象或顾客感受到企业员工经过调节与控制的某一表情后,自身的感受将发生相关的变化,并对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上面提到的情感劳动的三种主要表达形式中,员工通过调整自己情感以让内心感知某种工作时须向客户展示的情感,被称为深层表演性情感劳动。而那些无需任何调节与控制,由员工自然而然、妨碍内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则被称为自然表演性情感劳动。另外那些单一变化自身所呈现的情感,不将自身的内心情感做出变化的行为被称为表变表演性情感劳动。

(一)情感劳动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学科教育得益于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的听力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在听力课教学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如事实访谈、新闻报道等众多的语言教材能在课内课外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学习外语营造了良好的语境与语言。一言概之,在当代传媒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下,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外语的素材与资源,更能通过听力教学的应用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营造出的纯正外语环境中学习。

(二)情感劳动在阅读课程中的运用

不同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其他环节,大学英语的阅读课程要求教师将以往诉诸与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转移到教学文章的章节、段落、意境与情景等部分,从而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从教学的教师角度来看,教授大学英语的阅读课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文章充满热情主动积极地探索,更需要教师能调动其自身去设想文章内容的情景,并进一步领会其中作者的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经历的是深层表演性情感劳动,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让情感激励贴合到文章里的故事情节中,以便能将文章中传达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些环节之后,教师才能完成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中感受与作者的感情互动。在最后的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将前面积累好的情绪呈现给学生,因为在此之前已经练习过了,所以此阶段的情感劳动只是停留在表面性表演层面。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教师在感情劳动的间隙获得休息时间,避免厌倦情绪,更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保持了旺盛的精力与饱满的精神状态。

(三)情感劳动在写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在教授大学英语过程中的情感劳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写作范例结构及体裁分析、写作任务以及预先构建系统的使用建议组成了写作课堂前期教师对既定教学课堂的介绍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根据写作范例的意境与构建系统将自身的外在情感呈现到学生面前,从而对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写作灵感与热情产生一定激发作用,这时教师的内在真实感情并未外漏,只是处于表面性情感劳动的层面。当写作教学开始开焊即兴文章写作或进行随堂练习时,由于教师与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经历与感情,通常会出现“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对于同一个事物,大家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在上一阶段通过表面表演性情感劳动营造的写作环境中,教师需要课堂上帮助学生避免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趋同性心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符合自己特性的差异化文章创作。当面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通过自由表演性情感劳动保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自由空间进行自发性写作,让学生将自己的灵感、思想、本性与写作热情都在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不再感觉写作只是完成任务的一种对付性工作,相反,他们将全身心投入到写作过程中。诚然,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情感劳动必然是属于自然表演性情感劳动层面的。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高等教学的新特性,情感劳动不仅仅在大学英语学科教学而是在各个学科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感劳动概念在社会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研究,同时情感劳动在大学英语学科教育与教学关于情感劳动的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大学英语学科教学不难看出,情感劳动可以与大学各学科教育的众多环节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代入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蓝仁哲,龙丽. 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关于外语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 中国外语,2014,03(24):55-57 .

[2] 李娜,乔贵春. 行动学习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2(65):28-33 .

猜你喜欢

英语学科高等教育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英语学科实现课前有效预习方式方法的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