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适应模式角度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2014-12-08王明
王明
摘要:通过对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也带来了一些启发。所以本文主要从文化适应理论的角度出发,并从影响因素的两个方面: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分析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文化适应模式的四个阶段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字:文化适应模式;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距离;心理距离;适应阶段
引言
近些年,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对外汉语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也为了对外汉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的对比分析理论,通过预测学习者的难点提高了对外汉语教学效率;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则解释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所犯的一些语言错误的原因;而第二语言习得顺序假说则解释了学习者学习语言是讲究一定的先后顺序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遵从一定的顺序;克拉申的语言监控假说则提出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不同方式;而根据社会文化模式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出现问题原因。在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的研究中,很多人都更愿意从语言本体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对外汉语的研究,常常忽略了文化的角度。当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遇到一些用语言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看时,就会发现问题所在。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就从文化角度解释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中所遇到问题的原因,在这里就专门从文化适应模式来分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首先通过从文化适应模式的重要性来来简要说明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然后从影响文化适应模式的的两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怎样对学习者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后从文化适应模式的四个阶段来提出关于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 文化适应模式的重要性
事实上,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对目的语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而对于学习者而言,如果他们能够较快的适应目的语文化,那么就会非常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和掌握,反之,则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而这也就是美国学者John.H.Schuman所提出的“文化的适应”假说,文化适应理论是从社会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第二语言习得的外在因素。它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方面都能融入目的与群体中①,而当留学生从本身已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另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便脱离了他所熟悉的社会体系。而新环境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与其本民族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必然会给留学生带来适应压力,尤其像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相比,有着极大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给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带来更多的障碍,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调整适应,则会极大地影响留学生目的语的学习,甚至严重的可能酿成社会问题。所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对第二语言学习非常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在词汇,语法还是文字等方面都涉及到了文化方面,如果学习者能很好地适应汉语文化,如在教红包,红色这两个词时,我们不单单要向学生解释词的理性意义,还要向留学生讲解词所蕴含的文化色彩色,让他们感受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类似的还有“哪里”就要向留学生解释这个词语常常表示中国人的自谦,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渐渐从心理上接受中国文化,从而对他学习汉语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二 文化模式的表现形式及分析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这一研究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就已经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文化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由此而提出了“文化适应”理论假说,它开辟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他也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使对外汉语教学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其中他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主要从两方面解释了影响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因素:第一个是社会距离,第二个是心理距离。
在社会距离上,社会主导模式与融入策略是影响学习者的是两个较为主要因素,因为当一个学习者他本身所属的社会群体比目的语所属社会群体发展程度高的话,则会影响学习者对文化的适应程度,不利于学习者目的语的学习。社会主导模式主要是指学习者所处的母语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地位关系,当学习者进入另一个社会群体中,他总会是不自觉的将自己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目的语国家进行对比,当自己所在国家的各项水平比目的语国家的水平高时,在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所谓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就会使得学习者对此国家的目的语的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因素是融入策略,当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时,如果能够采取“适应策略”的话,那么学习者则会更容易融入目的语群体,并更好地学习目的语。而在融入策略上,适应策略是学习者学好目的语的一条捷径,但从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来看,发现留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目的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样就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多的困扰,而这些困扰会使得留学生丧失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很容易形成“圈子”,而这个“圈子”并不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圈子——人们经常会因某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特定的目的而联系在一起。这里所指是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往往与他们拥有共同母语的人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在这个社会团体中,他们往往是不会讲目的语的人或者学习目的语但不用目的语交流人,在这个团体中很难接受将其他语言的人。例如,在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他们来到中国学习,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常常会选择与自己国家的人形成一个团体,并在这个团体内进行人际交往。由于韩国人的夜生活比较丰富,这与中国学生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所以他们常常与团体中的人继续本国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很难融入这个群体,所以这就造成了很难解决的一个现象,而这正是因为留学生没有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导致的,以致于留学生很难融入目的语群体。这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为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留学生汉语的学习、。
心理距离是从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产生心理距离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与文化相关的,主要表现就是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所谓文化休克是指“初处以文化环境中的人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的心情,并由此产生的抗拒新文化和留恋旧文化的病态心理反应”。“文化休克”可以说是学习者普遍所遇到的大问题,所以对文化休克现象,我们要更加重视。当留学生自身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并进一步引起文化抗拒心理。这使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样他们就会“放大”自己的情感,认为与本民族不同的事物和观念都是不好的,并采取厌恶和拒绝的态度,更加远离目的与群体,把自己独立起来,这样就加剧了汉语学习的难度。
三 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国学者普遍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教学。这不仅会使学习者产生“文化休克”现象,而且也会造成语言知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却不能够很好的与目的语群体进行顺利交流的“交际瓶颈”现象,那么如何应对这类问题呢,我们通过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一些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个在本国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文化休克”现象,即使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欧美文化与本民族的不同,他也不会在意,更不会因此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就拿我们自己而言,在初学英语时,我们可能都会读过那些欧美的小幽默,但我们总是会感到那些笑话并不是很幽默,事实上那却是欧美国家的幽默形式,还有AA制等等不同的习惯和观念,我们起初只是惊奇,但是随着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就会理解,而且我们可能也会接受这种处事方式。所以说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只会发生处在与本族文化异同环境下学习目的语的学习者身上,因此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启示: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时,可以让学习者在本国进行学习,把语言基础知识交给他们,注重结合文化教学,这样在本国学习2年后,来中国这样的目的语环境后,就更容易适应,从而更利于留学生与目的语群体的交往,更利于留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既保证了语言知识的教授,使得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也从中学到了相应的文化知识。而对于那些已经来到中国的留学生,我们可以根据文化适应模式的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所表现出留学生不同的心理及行为状态进行不同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并结合学习策略来辅助学习者的学习,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特定阶段先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1)蜜月阶段:从徐家祯阐述了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教授方式中,得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而在蜜月阶段,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普遍很高,这样就应该安排尽量多的语言知识学习,让学习者尽量学习语言知识,并采取直接学习语言策略,只有在遇到相关文化知识点时,再进行相应的讲解,并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2)挫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汉语失去原有的热情,并对目的与语文化感到不适应,是关键期。一方面,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的增加文化知识的教学,更多的向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讲解,来吸引留学生的兴趣,并适当减轻语言知识学习的负担,安排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互交流的活动,活动最好采用将任务型与学分挂钩,形成一种强制性,因为这个阶段的留学生普遍会避免与外界交流,这样学习者才有目标和动力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是文化教学的主要阶段,教师可以课上布置相关与文化有关的作业,如了解中国的节日,中国的饮食习惯等等,并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反馈,进行相应的讲解。
调整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是留学生对目的语文化适应的一大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对目的语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并能够适应一些文化习惯。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采用结合文化式的汉语教学,并恢复之前的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汉语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但又不乏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最后的适应阶段。
适应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他们已经能够从心理上接受目的语文化,并意识到他们留学的目的,此阶段应尽量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从交际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以上只是从教学角度提出的看法,但好的教学方法是离不开好教材的,但于文化方面的教材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水平是与语言知识的掌握有更大的关系的。但根据Schuman提出的“文化适应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文化适应程度的每一个等级都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个水平相对应”这一说法,我们就可以根据此来编写有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书籍,可以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发展汉语》的基础汉语这门以讲语法知识为重点的书相对应,使得学习者既可以学到汉语语法知识,又能了解文化,这样就比单独的设一门的中华文化课程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相互结合的。因为对汉语的学习可以说是对汉文化的适应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上应该建立系统的文化教学方法,促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为学习者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的心理距离,并从学习中去适应中国文化,去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真正的掌握这门技能,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持有语言教学为本位的思想,不要本末倒置,让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在手段,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注释
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12年第四期
② Schuman曾使用心理变量概念,但心理距离概念使用的更普遍
③ 是由人类学家奥伯格与1995年提出的
④ 毕继万在《跨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教学》一书中所提出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 2009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 潘国文 2004 《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刘珣 2012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 王建勤 201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
[5] 《论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