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效率的教学对策
2014-12-08姬文霞张建国
姬文霞 张建国
摘 要: 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对策
就中国教育现状而言,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主角,很多老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学生只能被迫地接受教师传达的部分知识,不能很好地汲取信息。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他们在课堂上临时接受的知识会很快遗忘,因为那些知识相当于临时寄存在学生的大脑内,课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如果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参与了新知识的认知与探究过程,那么学生就会有自主能动的思考过程,如此一来,新知识就会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易遗忘。
为了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策划者,应该通过精心策划,对课堂整体教学过程进行巧妙地设计和安排,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情境,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多维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1.创设与知识相匹配的情境
教师的行为应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为首要目标,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和融入。
1.1利用生活常识引入知识
教师最好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也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有趣性和实用性,以此方式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良好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风”的产生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用类似的生活现象向学生引入“热力环流”知识,并解释原因。再如,在学习“天气系统”的过程中,就“为何在不同季节和时节,下雨前和下雨后的天气情况全然不同”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自己认为的原因,然后教师引入“冷锋、暖风、准静止锋”的概念,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学习这一课的新知識,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再如,就“很多人选择太阳没出来前晨练”这一现象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带领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大气逆温”和“温室效应”等相关知识,使新知识润物细无声般地被学生接受。
1.2利用实验法引入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验法,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积极性,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把实验法引入教学的另一大好处是它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知识奥妙的途径,通过实验明白一些自然现象发生的原理和原因,让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而且心领神会。例如,学习热力环流时,可以通过观察玻璃缸内烟雾飘动的方向,探究大气环流的原因和规律。再如,学习地球运动这一块知识时,可以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等器材演示模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晨昏线的变化和昼夜交替及四季更换的原理,如此一来,很好地帮助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很形象地接收这一块知识。
2.采取适当方法激发学生
2.1引导学生巧妙使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大的辅助,正所谓“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利用地图传授地理知识,通过教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绘制地图,教会学生掌握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图片比文字更容易让人记住,而地理图像则是地理信息的高度浓缩和直观表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率和持久性,而且地图形象直观的呈现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是辅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很好的辅助途径。
图文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绘制地图,因为在绘制各类地图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领会与图相对应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勤动手、多看、多练,通过动手绘制地图,在大脑里建立地理空间模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也可以用地理模型教具或者媒体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学习水循环或锋面运动等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亲自板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一边画一边讲解,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眼睛和大脑保持一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2引导学生使用跨学科思维方法
地理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涉及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所以学习地理要有很强的综合思维。如,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将数学思维方法利用到地理学习中,如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就是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分类,并逐类求解,最后综合得解。这是一种逻辑方法,体现为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所以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地理学习中。如,探究某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时,可以进行多角度分类研究,对影响某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包括的各方面,如海陆位置因素、经纬度因素、海拔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进行分类讨论,逐个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将各个影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它们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再如,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时,亦可对其单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还有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个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后综合整理得出最全面的答案。再如,研究东北地区为何盛产甜菜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和化学等学科知识分析原因,这样既易理解又便于记忆。总之,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点比较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及思维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有突破解地理学习的局限性,发挥跨学科思维互融的优势。
3.注意反馈,强化正确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行为反馈。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课堂表达和行为反馈做出良好的及时回应,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言行,积极引导良好的课堂氛围,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反映适当调整课堂安排。
总而言之,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根本出发点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通过创设合适情境和适当方法引导及及时的总结反馈,促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