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体育教学对运动弱势大学生影响的理论分析

2014-12-08谭贡霞张允蚌

考试周刊 2014年86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谭贡霞 张允蚌

摘 要: 本文从适应体育相关概念的界定、运动弱势群体教学现状的弊端着手,对影响运动弱势群体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快该类群体学生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有关学者主动探究运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长效机制,构建符合运动弱势大学生实际的体育行为干预教学模式,激发该类群体学生的隐形体育行为,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 适应体育 运动弱势大学生 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许多体弱病残学生有机会迈入大学校园,形成目前高校特有的“运动弱势群体”,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如何促进这一人群平等地参与正常的体育活动,建立“和谐、平等”的观念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事业是一项重大的使命。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适应体育

“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与普通体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其将普通体育的成分加以調整改变,以符合特殊学生的能力与需求,所以“适应”可理解为“调整”,即包括从目标到做法再到实施环境等的改变。适应体育可说是“为身心障碍者个别需求而调整的体育活动”[1]。

“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一词最早由美国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适应体育”这个术语,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体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适应体育运动已是洲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IC·SSPE)确认的成熟的十九门体育学科之一[2]。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使用适应体育概念,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与国际上还有一定差距。

“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强调“平等”和“协调”。“平等”是指在体育教育中,不再以特殊眼光看待残疾人,而是作为普通的社会人来对待。“协调”是指让特殊群体学生以自己适合的体育参与(活动)方式与周围的学生(人)、环境(社会)充分融合,共同进步[3]。

2.2运动弱势群体

本研究中的“运动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急、慢性疾病或运动器官功能不全、或体型过度肥胖(BMI≥26.5)或瘦弱(BMI<20)、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分低于60分或体质虚弱的群体。

3.我国高校运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现状的弊端分析

对于“运动弱势”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并明确指出:“保健课:系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我国《体育法》有相关规定,要求学校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为此类学生组织适合他们身体情况的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这类特殊群体列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对象,可见学校教育中的“完全参与和平等”最终会延伸到社会的“完全参与和平等”是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所有学生(包括“运动弱势”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事实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部分体育活动内容只能服务于正常学生,而不能为“运动弱势”学生共享。这使得高校“运动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与正常学生的体育教育之间是相分离的,没有交流和互动,对于病残弱学生,他们的体育锻炼常常被忽视,或干脆是免修体育课,或以特殊化的方式进行着,被人为地划分在普通大学生体育教育之外,看似照顾他们的身体,但伤害的却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不仅仅需要身体的健康,更需要尊重、理解、交流和信任。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目前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适合他们身心发展需求的体育课程,包括教材、活动、场地、教师等;二是将他们孤立于正常体育教育轨道之外,成了特别的群体,丧失了与正常教育环境的互动,这也成为他们日后不能很好融入社会并与社会脱节的诱因之一[3]。因此,让每位在校“运动弱势”学生都能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就要将他们作为普通的社会人对待,但这并不是忽视他们自身的特殊性,而是不夸大、不绝对化他们的特殊性。因此,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应注重从身心上进行科学、客观地判断,即对他们参与体育的可能性、参与什么体育活动(项目)、如何参与、目的如何等进行诊断,由此对他们的身心情况进行全局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其能得到与正常学生同样接受健身教育的权力,这对促进特殊需要群体的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4.影响运动弱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主观上运动弱势群体对其增进健康途径的认识不足,由于他们的体能体质相对弱势,而从心理上不能消除本身的自卑、惧怕、厌倦和逆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教学实际调研发现,该类群体学生主动寻求体育锻炼的意识较薄弱,85%以上的该类群体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身是免于享受体育教育的异类,认为常规的体育保健课是走过场、凑学分的形式课。

这直接造成目前多数高校针对运动弱势学生的体育课程客观上缺乏规范统一教材,师资相对较薄弱,专门的教学场、设施不完备、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实困境。该类课程名义上标榜主要是以自我健康管理和适应性体育内容为主,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而实际上课则大多处于“理论课和形式课”的边缘。鉴于该类群体的人数和正常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因此目前高校大多安排一名年纪相对较大、接近退休的老教师给他们上课,上课内容、上课模式也较为单一和简单化。综上可知,主客观的不作为是造成该类群体始终处于边缘化,漠视该群体的体育运动参与权利的主要原因。

5.适应体育教育对高校运动弱势群体影响的分析

体育教育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媒介,体育活动的参加对于学生的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是十分必要的,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得到公平参加体育学习机会,然而运动弱势学生体质较弱,生理机能差,通常比健全學生自卑,甚至在多数场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体问题,而体育运动的实施又必须直面自身的身体缺陷。因此,就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消极和回避的态度,身体机能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身体素质更得不到充分提高。

适应体育教学主要是针对运动弱势人群而设计的,为他们体会生活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的经历与乐趣而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种教学既可以在普通的体育教学中应用,又可以在为有特殊需求学生的体育课堂中实施。其核心是通过修改或者改进使体育教学中的活动,跟适合正常人群一样适合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4]。

因此,在适应体育教育过程中,使他们享有平等的运动权利,最大限度地体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让他们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发现自己有能力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有能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从体育运动中找到、发现并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和勇气[5],加快他们适应社会的步伐。

此外,适应体育也有一套完备的课程设计理念,要求任课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较全面,除具备常规的体育保健知识外,更应具备较完善的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知识,只有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才能较好地开发切合该类群体实际的“适应体育”课程资源,才能设计好激发该类群体主动锻炼的“适应体育”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改变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化”,而且有利于打破该群体的“体育课厌学心理、技能学习的畏难心理、体能低下的自卑心理”等消极反应,避免该群体主动锻炼的动力不足和难以坚持的现象出现,进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6.结语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运动弱势群体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日趋严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深入探究该弱势群体的隐形体育行为的激发,设计较合理的运动弱势群体适应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该类群体体育教学困境着手,呼吁高校加大推进适应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以期为构建和谐校园、丰富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卢雁.中国适应体育学科研究[M].北京:中体音像出版中心,2008:127.

[2]金季春泽.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体育科学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5.

[3]李波.“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理念在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中的阐释[J].浙江体育科学,2011.1(33):83-85.

[4]卢克,凯莉.适应体育教学法的设计与有效执行[M].萨加莫尔出版社,2011.

[5]庄茂花.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4):22-24.

2014赣州市社联课题,项目编号:1426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