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
2014-12-08李克杰
李克杰
摘 要: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课堂中的朗读、品读、得分能力的转化、作文的仿写提升都是很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习能力 知识学习 得分转化 模仿
当一学期的教学进入一个平稳过渡期,初中语文学习规律开始在学生的大脑当中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而对于很多知识来讲,就是反复学习,反复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我坚持以积累为基础,每个早读让学生上台讲精选古诗词,既锻炼部分学生的能力,又让大多数学生完成每天的积累工作,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坚持课前古诗词的背诵练习,达到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功效,背诗词好像唱流行歌曲,总在嘴边就容易记住。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会用很长的时间,反复训练学生的朗读、品读能力。特别是课本第四、五、六单元的课文,有很多独具美感的段落或整篇的课文,每次课都精选一些,首先让学生练习朗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从朗读中体会文字的美,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从而喜欢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品读,实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既能很好地朗读好的文字,又能品評它的好坏,甚至从中得到灵感,写出类似的文字,为写作打好基础。本学期时间比较长,只把目光盯在那一点课本知识上,无味的同时也不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通过朗读、品读的长期训练,学生既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技能,又使知识得到扩展。教学生主动读、品一些课外读物,而不是机械的、象征性地接触那些故事性的课外读物。抓住了这些基本的要素,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回到本质上。所谓“书声琅琅”,就是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描述。
既然确定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如何读,读哪些内容,读到什么程度,都需要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固定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有些死板,优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这种固定模式可以多设几个,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文字,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学生得到的就会很多。
除了以上内容外,我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文课堂的知识学习
叔本华说:“只有不清晰的思想,才会用晦涩难明的文字来表达。”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认为,传授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要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不容易,尤其是语文学科中的口头预习、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他们忽视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渗透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师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即要在每一个40分钟下来都使学生汲取到不同程度的“养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充实,进而引起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力争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知识点。
随着现代学生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对教师进行质疑。这个时候,教师的知识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智慧光环”,认真而准确地应付类似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不仅会树立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的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知识,提高兴趣。
二、知识到得分的转化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教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课后为什么要出一道这样的题?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样一项作业?……学生只要时刻问为什么,就能很好地理解任何一个问题存在的意图和价值,运用知识自然得心应手。这就是把知识把玩于股掌之中,而不是让知识牵着鼻子走。这一点可以用年龄的增长加以验证。许多在当年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三十几岁后却觉得根本不值一提,这个道理如果让现在的学生理解透彻,面对任何知识就会不再畏惧。
第二个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校本作业和学生手中的练习册进行做题训练。尽管语文可以不像数学那样做很多题,但毕竟没有实战演练的情况下上了考场,也不会有明确的方向。本学期的后几周,在规定的时间里督促学生把手头的学习资料做完,并且有计划地讲解期中部分题目,达到反馈和提高的目的。初步计划:大致统计学生手中的资料总类,按不同资料布置不同的作业,力求行之有效。
三、模仿后的写作
写作训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接下来的几周里,争取每周写一篇作文。写作之前首先展示足够的同题优秀作文,让学生首先确立写作方向,在模仿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特色。范文提前准备并做成课件,文章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颜色突出,同时,后面的点评要到位,让学生知道,好的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另外,学生交作文要及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规定的内容。一方面为考场写作练兵,另一方面便于老师及时批改。批改好的作文最好及时点评,让学生得到有效反馈。一般情况下,安排在周三写作文,周五点评。一周共四次课,周一周二两次课训练朗读、品读,周三写作或考试,周五作文点评,每周总结。作文统计要及时,让一些有侥幸心理的学生受到监督。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文这一学科,学好这一学科。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的基本功要扎实,还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初中语文教学始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