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夏季甜脆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4-12-07王润福
王润福
(甘肃甘谷县新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741200)
甜脆豆是软荚菜豌豆的一个种[1]。自2000年引进兰州市皋兰县西岔镇种植以来,迅速推广到甘肃武威市[2]、天水市及清海门源[3,4]等地,种植面积达2 000 hm2以上,产品不仅销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内大市场,而且远销日本、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等国[5]。甜脆豆目前是西北高原夏菜产品中价格最高、种植效益较好,且产量比较稳的一类珍品。但目前生产中缺乏专用新品种。本试验旨在筛选出荚长、荚形正、色深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佳的甜脆豆新品种,为支撑西北高原夏季甜脆豆产业的高效安全发展提供专用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甜脆豆品种共5个,分别是绿珍、奇珍76、合欢、丰产13号,以当地主栽品种台中13为对照(CK),种子均由兰州介实农产品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共15个小区。试验在甘谷县新兴镇康家滩村进行,2012年4月5日播种,4月13日出苗,6月14日始收,7月5日试验结束。田间管理参照甜脆豆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5~8]。观察记载参试品种的物候期[9]、植物学性状、产品商品性及产量等。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察
从表1可知,奇珍76与丰产13号的甩蔓期较其他品种迟5 d,开花期较其他品种迟6~7 d。绿珍与合欢的开花期早,均为5月29日;绿珍与合欢始收期相同,均为6月14日。上述现象表明绿珍与合欢甩蔓、开花与结荚期较早,为熟性较早的甜脆豆品种。
2.2 植物学性状比较
从表2可知,供试甜脆豆品种的花色均为白色;合欢的始花节位为13节,绿珍的始化节位11节,台中13、丰产13号和奇珍76始化节位相同,均为12节。对照台中13和丰产13号节间长为11.92 cm和11.34 cm,节间较短;绿珍、合欢和奇珍76的节间较对照长。从豆荚长、宽与荚厚等性状综合评判可知,绿珍与合欢的豆荚较长、较宽,肉较厚,商品性优于对照台中13,而对照台中13与其他2个品种的豆荚较短、窄,肉较薄。上述现象表明绿珍与合欢甜脆豆的豆荚商品性最好。
表1 不同品种的物候期
表2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比较
2.3 产量比较
从表3可知,合欢、绿珍与丰产13号的单荚质量分别为 5.40,5.34,5.44 g,绿荚较重,而对照台中13和奇珍76单荚质量均为5.12 g,绿荚较轻。合欢产量最高,为1 525.3 kg/667 m2,较对照台中13增产10.38%,与对照相比,相互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并显著高于奇珍76,但与绿珍和丰产13号间的差异不显著。绿珍产量为1 496.7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台中13增产8.31%,与对照相比,相互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与丰产13号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奇珍76。丰产13号的产量为1 492.7 kg/667 m2,居参试品种第3位,较对照增产8.04%,与对照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奇珍76产量为1 368.8 kg/667 m2,较对照台中 13减产0.94%,显著低于合欢、绿珍、丰产13号,居参试品种第5位。
表3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3 结论
合欢甜脆豆熟性较早,嫩荚长,荚形正,色深绿,味甜质脆,单荚质量较大,商品性佳,667 m2产量为1 525.3 kg,较对照增产10.38%,其在参试品种中丰产性最好,且综合性状优良。绿珍甜脆豆较早熟,嫩荚长、荚形正、色深绿,甜脆、商品性佳,产量为1 492.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8.04%,丰产性与合欢相当,居参试品种第2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13号丰产性虽与合欢和绿珍相当,但其产品的商品性一般,应逐渐淘汰。奇珍76的丰产性与商品性较一般,因此,在西北高原夏菜产区应推广种植合欢与绿珍甜脆豆新品种。
[1]邱仲华.8种豆类特菜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30.
[2]李国锋,冯毓琴.高寒冷凉区甜脆豆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4):75-76.
[3]马进福.青海东部农业区甜脆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51-52.
[4]张顺.甜脆豆露地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0(4):27.
[5]张化生,杨永岗,李亚莉.高原夏季甜脆豆复种娃娃菜高效安全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9(6):233-234.
[6]把存芳.甜脆豆——合欢[J].蔬菜,2010(4):30-31.
[7]方玉珍.甜脆豆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J].蔬菜,2011(2):11-12.
[8]羊晓琴.台中十三号甜脆豆栽培技术[J].蔬菜,2005(5):10.
[9]师进霖,马琼媛,纳玲洁,等.两个甜脆豌豆品种苗期生长特性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