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竞技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

2014-12-07张路遥翟一飞蔡先锋

体育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低水平攻击行为工具性

张路遥 翟一飞 蔡先锋



不同竞技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

张路遥1翟一飞2蔡先锋1

(1.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淮阴 223003;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210046)

运用运动动机气氛感量表和运动行为量表,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检验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明显高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2)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又明显高于教练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3)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行为;(4)低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易于采用敌意性攻击行为;(5)高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高水平运动员相对于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高的工具性攻击行为,而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的两种攻击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工具性攻击行为;敌对性攻击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变量和情境变量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是有差别的。在运动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个体变量对情绪和行为认知的影响,尤其在动机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中更是如此[1-5]。这些研究表明,高自我和低任务目标定向的运动员更易于采用像攻击行为这种不被认可的成就策略。

在运动领域,情景变量,尤其是教练员创造的动机环境在运动员个体动机气氛感的建立中扮有重要角色。因此,运动员的动机特点和行为本身是相关的[6、7]。Roberts和Treasure强调[8],任务类型、自主感、报酬、团队组织和评价条件是组成成就背景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决定了成就动机气氛是任务掌握定向还是自我表现定向。Kavussanu指出[6],当男运动员感觉到队里是一种自我表现目标定向的动机氛围时,他们更多地会判断某种不法行为是正当的,并且,他们会在随后的比赛和训练中经常采用这些行为,他们也会更多地感觉到教练在鼓励他们运用这些不法行为,以及很多队员也有意使用这些行为。可见,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可能与工具性攻击行为积极相关,而相对于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运动员,高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运动员或许会较多地采用工具性攻击行为。

最后,通过元分析发现,竞技水平影响动机气氛感还很少作为自变量来进行相关的研究。Chaumeton和Duda认为[9],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更倾向于强调比赛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相对于低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162名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91名校队队员和71名业余体校队员,平均年龄=13.4岁,SD=0.65)和21名教练员(12名中学校队教练和9名体校教练,平均年龄=38.5岁,SD=9.35),分成专业组和业余组(高水平队员和低水平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体育运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书籍、文献,确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并制定研究方案。

1.2.2问卷调查法

运动动机气氛感量表:该问卷是参照Seifriz等人(1992)设计的Perceived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 (PMcsQ)运动动机气氛感问卷修订而成的,依据动机气氛感的不同类型,分为掌握性(19个项目)和表现性(15个项目)动机气氛感两个维度,共34题[10-11],记分方法采用5点Likert式记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经检验,两个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8和0.86,说明均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以及可接受的信度。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检验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的相伴概率为0.16,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相伴概率为0.14。这说明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不存在个体差异。

表1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描述性统计结果(均值和标准差)

组别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 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教练员 业余组 14.14(0.56)3.86(0.16)2.37(0.36)2.61(0.16) 24.01(0.85)4.49(0.34)3.19(0.39)2.24(0.14) 34.07(0.93)3.36(0.52)3.03(0.70)2.49(0.70) 44.37(0.36)5.01(0.23)3.56(0.40)2.49(0.34) 54.11(0.75)4.74(0.32)3.28(0.62)1.74(0.36) 64.01(0.63)3.74(0.10)3.40(0.49)2.01(0.23) 74.32(0.63)4.11(0.52)3.03(0.75)2.66(0.16) 83.96(0.77)4.36(0.16)2.69(0.53)2.74(0.11) 专业组 14.08(0.42)4.11(0.17)2.85(0.59)3.01(0.34) 23.79(0.88)3.74(0.10)3.29(0.31)2.51(0.35) 34.31(0.82)4.01(0.32)2.86(0.62)3.01(0.14) 43.87(0.80)4.49(0.34)2.96(0.54)3.01(0.36) 54.12(0.73)3.74(0.10)2.85(0.52)2.61(0.16) 64.34(0.46)4.74(0.23)2.78(0.67)3.24(0.23) 73.57(0.85)4.49(0.34)2.82(0.83)3.74(0.58)

为了进一步地观察各种变量对动机气氛感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竞技水平(业余组*专业组)和不同身份(运动员*教练员)为自变量,以动机气氛感(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业余组和专业组的运动员在动机气氛感上非常相似,Wilk’lambda=0.98,Rao’s R(2,162)=0.65,相伴概率为0.53。但同时,两组运动员的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明显高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业余组运动员的t(1,91)=12.37,p<0.01;专业组的t(1,71)=15.56,p<0.001。而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又明显高于教练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M(运动员)=3.06,M(教练员)=2.68,F值为7.27,p<0.006;但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没有显著差别,M(运动员)=4.07,M(教练员)=4.12,F值为0.10,相伴概率为0.74。

另外,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Wilk’lambda=0.93,Rao’s R(2,162)=4.87,相伴概率为0.007,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同时,对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单变量效应检验中,F值和相伴概率分别为9.64和0.002,表明他们的交互作用对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造成了显著影响,但对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的单变量效应检验中,F值和相伴概率分别为0.24和0.71,表明他们的交互作用没有对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造成显著影响。另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业余组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又明显高于业余组教练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p<0.004,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交互效应。

图1 不同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动机气氛感

2.2 竞技水平和攻击行为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在敌意性攻击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工具性攻击行为上却存在显著差异,专业组运动员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61和1.09,业余组运动员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94和0.87,t(1,155)=16.04,p<0.0001,这说明,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在攻击行为上存在更高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表2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攻击行为统计结果

攻击行为竞技水平 业余组(n=86)专业组(n=69) 工具性攻击行为﹡﹡ M(SD)1.94(0.87)2.61(1.09) 敌意性攻击行为 M(SD)0.33(0.42)0.25(0.27)

** p<0.001

2.3 竞技水平、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

分别对两组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进行相关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低水平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和敌意性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r(86)=0.31,p<0.001;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和工具性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r(69)=0.38,p<0.0001。这说明,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但行为表现却有所不同,低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易于采用敌意性攻击行为,而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易于采用工具性攻击行为,虽然同为攻击行为,但高水平运动员的行为更隐蔽。

另外,在对运动员的不同动机气氛感进行中位数的进一步比较分析表明,高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高水平运动员相对于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高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高的工具性攻击行为,Wilk’lambda=0.77,F(1,69)=13.68,p<0.0002。而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无论水平高、低均在工具性攻击行为(p=0.53)和敌意性攻击行为(p=0.23)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3 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动机气氛感和攻击行为相关分析结果﹡p<0.002

攻击行为业余组(n=86)专业组(n=69) 任务掌握气氛感自我表现气氛感任务掌握气氛感自我表现气氛感 工具性攻击行为0.05-0.040.070.38﹡ 敌意性攻击行为-0.060.31﹡-0.0010.01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任务掌握动机气氛感明显高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2)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又明显高于教练员的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3)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攻击行为;(4)低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更易于采用敌意性攻击行为;(5)高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高水平运动员相对于低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表现出更高的工具性攻击行为,而自我表现动机气氛感的低水平运动员的两种攻击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1] Duda, J.L., Olson, L.K., & Templin, T.J. The relationship of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to sportsmanship attitudes and the perceived legitimacy of injurious ac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1991, 62, 79-87.

[2] Dunn, J.G., & Dunn, J.C. Goal orientations, perceptions of aggression and sportspersonship in elite male youth ice hockey players. Sport Psychologist, 1999, 13, 183-200.

[3] Rascle, O., Coulomb, G., & Pfister, R. Aggression and goal orientations in handball: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sport context.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8, 86, 1347-1360.

[4] Roberts, G.C., & Ommundsen, Y. Moral functioning in sport: Children’s responses to moral dilem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 35(3-4), 23-31.

[5] Tenenbaum, G., Stewart, E., Singer, R.N., & Duda, J.L.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sport: An ISPP position stand.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7, 11, 107-119.

[6] Kavussanu, M., & Roberts , G.C. Motiv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s: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6, 18(3), 264-280.

[7] Treasure, D.C.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effective respons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 19, 278-290.

[8] Roberts, G.C., & Treasure, D.C. Sport de competition et motivation chezl’ enfant: Approche a partir de la theorie des buts d’ accomplissement [Sport and motivation in children: An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pective]. Enfance, 1994, 2-3, 161-169.

[9] Chaumeton, N.R., & Duda, J.L. Is it how you play the game or whether you win or lose? The effect of competitive level and situation on coaching behavior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1988, 11, 157-174.

[10] Seifriz J,Duda J L,Chi L.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motional climate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beliefs about Success in basketball [J].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1992,14:375-391.

[11]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0:100-107.

Motiva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Different Competitive Level Junior Football Players

ZHANG Lu-yao, etal.

(P.E. Department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yin 223003, Jiangsu, China)

Using sport motivation scale and exercise behavior scale, motivation sense of atmospher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junior football play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thletes task mastery motivation atmosphe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elf-expression motivation atmosphere; (2) sense of self-expression motivation of athle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aches; (3) the high level athlete showed more aggressive instrumental behavior than low level athletes; (4) low level athletes in the game more easily take hostile aggressive behavior; (5) high level athletes with high self-expression motivation atmosphere show higher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than the low level athletes with lower self-expression motivation atmospher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attacks of low level athletes with self-expression perceptions of motivational climate.

football player; competitive level;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hostile aggression behavior

张路遥(1977-),江苏丰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心理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低水平攻击行为工具性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低水平HBsAg血清学模式及其临床价值*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向量的巧用
低水平勤奋又怎么啦?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