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对运动训练的影响及对策①
2014-12-06覃勇
覃勇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 530021)
乒乓球是世界流行的小球类项目,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在清朝光绪年间传入中国。20世纪60年代时,我国的乒乓球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行列。自90年代开始,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乒乓球的比赛规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无疑代表着乒乓球运动的革新,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改革和发展,然而,这种规则的变化也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比赛和训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规则,我们首先要了解新的比赛规则,认识到比赛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训练方法,让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
1 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演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对乒乓球的竞赛规则有了很大的改动。悉尼奥运会后,又公布了几种重要的规则变革。在公布的规则变革中主要有三点较为突出,第一,就是乒乓球的比赛用球的直径发生了变化,原来是38mm,改革后增加了2mm,也就是40mm;第二,每局的分数制由21分改为了11分;第三,对发球的规则进行了限制,无遮挡发球等。虽然,这些修改是细微的,但对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是革命性的。据调查显示,1990~1994年我国乒乓球比赛成绩处于低潮时期,一是优秀老将们的退役,后备力量没有合适的人选补缺;二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不适应新的比赛规则,训练方法没有创新,乒乓球技术水平也较为落后。不管这些改革是否科学合理,为了保证我国乒乓球运动的领先地位,我国必须与时俱进,对新的比赛规则进行不断的研究。这次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
2 规则演变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规则的演变会直接影响到乒乓球的比赛成绩。如果我们对比赛规则的改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然采用原先的训练方法那必然会影响到比赛成绩,影响到我国乒乓球运动的领先地位。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不断提高和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乒乓球比赛规则的变化对运动员训练的影响。
2.1 比赛用球的大小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虽然球的直径只是大了2mm,但球的飞行速度、旋转速度以及球的重量等都因此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革球拍,研发新的符合比赛规则的球拍来适应40mm的乒乓球。其次,球的速度降低后,比赛中回合增多,这对运动员的相持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大球要求运动员要具备在相持中利用落点、力量轻重的改变和节奏的变化来打乱对手的能力,并且能够在激烈的相持中,抓住主动的战机。针对这一点,在训练时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连续进攻能力,还要保证多回合能力的训练,保数量,重质量。要重视运动员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
2.2 11分制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11分制使得比赛充满悬念,更加精彩,却降低了乒乓球技战术的内涵,缩小了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从21分制到11分制,比分减少较多,l1分制中局阶段明显缩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去一局,这就要求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必须快速兴奋,尽快进入比赛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比赛当中。11分制要求运动员要险中求稳,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训练时,要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合理地对体能训练进行创新,要加强运动员反应速度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
2.3 新发球规则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我国的战术向来讲究“先发制人”,乒乓球也是如此,我们将发球看得很重要。新规则实施后,要求运动员要无遮挡发球,因此限制了运动员动作的隐蔽性,不能给对手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失了先机。在规则范围内,运动员要采取其他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干扰对手的思维判断,为自己的进攻提供更多取胜的机会。在训练时,要根据新的发球规则对原有的发球套路进行合理调整和改革创新,采取灵活多变的打法,培养快速、凶狠、主动接发球的意识。
3 如何在新的竞赛规则下进行运动训练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必须要积极应对,深入研究新竞赛规则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新的竞赛规则来调整现有的训练方法。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其次是比赛过程中的战术策略;最后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方面。针对运动训练对这三方面加强训练,让运动员尽快适应新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合理范围内运用战术策略,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赢得比赛。
3.1 加强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
规则总是变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为了在比赛过程中赢得胜利,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灵活的步法、强劲的爆发力和耐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加强训练的。针对身体素质的训练来说,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充分发挥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快、准、狠、变、稳”的技术风格。由于新的竞赛规则要求使用40mm的大球,比赛时球的速度、旋转等都发生了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误。此外,还要加强相持能力的训练,注重耐力素质的训练,可以采用哑铃的屈臂练习、中等重量的杠铃撑推练习、轻重量前臂旋转练习、仰卧侧起练习和轻负重左、右跨跳练习等等。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则多采用持重拍挥臂练习、持瓶转手腕练习、腿手绑沙袋训练和多球发力扣杀球练习。
3.2 加强战术方面的训练
新的竞赛规则对我国运动员来说相当不利,因此,我们在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战术策略方面的训练。要在比赛前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战术策略,同时,运动员还要根据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仔细观察对手的状态,并合理调整战术策略,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在乒乓球比赛时,我们将发球看得尤为重要,然而,新的竞赛规则要求“无遮挡发球”,这样减少了发球的隐蔽性,对手可以清楚地看到发球的状态,从而根据发球的动作速度判断接球的方式和地点。无遮挡发球减少了发球直接得分的机会,减弱发球抢攻的威力,从而使比赛更多进入相持阶段,斗实力比硬功将会成为普遍现象,对于我国运动员不仅存在适应无遮挡的发球技术,还将面临适应性技、战术的创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训练时应加强运动员对反手进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技术的角度讲,反手技术直对侧身技术来说,缩短了击球前的准备,因为侧身进攻还需要步法移动到位,这样也就缩短了对手反应的时间性,赢得了主动;并且在实战中反手攻也能起到改变比赛节奏,打乱对手部署,特别是反手拉等技术的应用的作用,使球的旋转变化增多,增加了对手回球的难度。
3.3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部分运动员对新的竞赛规则不能很好的适应。在比赛时,就会出现紧张、害怕失误、担心等不利于比赛的消极心理。因此,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赛前要对运动员进行合理开导,让运动员能够轻松上阵,避免压力过大导致不能正常发挥。在平常训练时,教练也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不同状况来合理安排特殊的训练,让运动员能够尽快适应新规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还要加强对运动员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要多进行模拟比赛训练,要让运动员适应比赛时的紧张兴奋感,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11分制在技战术上的特点,心理训练比21分制时代更为重要,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科学训练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训练是一种辅助手段,运动员赛场上的镇定与自信,主要来自对于自己高技术水平的信心。所以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使运动员敢于拼搏,去争取好成绩。
4 结语
纵观国际乒乓球联合会颁布的几次竞赛规则的变化,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但这种改变几乎可以说就是针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我国是乒乓球大国,在世界乒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些规则的改变可以说意在“抑强扶弱”,整合各国乒乓球实力,改变一边倒的局面,打破我国乒乓球比赛的垄断地位。为了继续保持这种领先地位,我们就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创新、打破常规、不断摸索、不断研究新规则内在规律,探索积极、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乒乓球技战术水平。从变化中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勇于拼搏,推动祖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
[1]李今亮.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24-25.
[2]刘朝明.析乒乓球新规则对运动员的影响[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6):56-58.
[3]于庆川.乒乓球规则的演史对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3):45-47.
[4]胡跃华.从乒乓球发球规则的修改看发球技术的新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4):75-76.
[5]张新.浅谈乒乓球技术创新与竞赛规则的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2,34(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