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误区及对策研究①
2014-12-06户蕴情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户蕴情(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不光要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原则,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还需要将所有学生看作是基本的教育对象,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教学理念。然而从目前的通识教育视角来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积极解决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1 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审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两个误区
1.1 将公共体育教育狭化为运动技能教育
这种误区主要就是对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存在误解,把竞技运动当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单纯地追求动作的准确性和技术的完美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的目的就变成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实际上这理应是一种教学手段。公共体育教学当然首先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运动技能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同时它也隶属于高校的通识教育。这应该是一种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人文教育,因此更应该接近教育的本质。所以如果单纯地将公共体育教育看作是运动技能的教育,这不但本末倒置,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重“教”而不重“育”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教育对象是所有的大学生,对专业没有任何要求,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在于如何教学,而是在于如何育人,这和教育的本质目的不谋而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教学不过是一种理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育人,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这既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误区的主要表现形式
2.1 偏重技术教学,忽略理论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理念上的误区,因此在实际的课程中一般注重教导学生相应的运动技能,这样一来学生的运动技能的确有了提高,身体素质有了保障,但是其他一些重要的体育品质却被忽视了,理论教学只作为技能教学的附属品,甚至一些学校并不进行理论教学。根据相关的纲要规定,体育课程的理论学习时间不得少于整体课程时间的12%,但实际上目前各个高校仍然以技能教学作为主宰,而学生很难接受到例如“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等意识的熏陶。但是将12%的时间全部留给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将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彼此渗透,既确保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又确保了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2.2 注重群体成绩考核,忽视个体健康需求
注重群体成绩考核是每个学校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认识误区,这也是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所产生的的必然后果,这样一来考试结果就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这必然对体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影响,使得教师只教导考试内容,而其他内容几乎提都不提。公共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主要可以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再次,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状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体育教育的评判绝不可以从单方面进行,不仅仅是成绩合格就代表体育教育的目标达成,这其实也是各个高校体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陷入误区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对于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足
高校公共体育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列入了高校通识课程,但是相关的理念并没有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那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也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对教育对象认识不清。通识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包括了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学生,因此它比专业性的体育课程要复杂的多,教育模式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是教育目标的不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发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它的着重点在于如何育人,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很难做到通过教学手段育人的目标,这也使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变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共课,学生不仅学不到真正的体育技能,全面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下也会对教学感到迷茫,只是机械地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
3.2 对于体育人文价值教育的缺乏
通识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一点就在于人文教育,它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育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作为专业教育,体育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专业的体育技能,而通识教育更看重技能、意识和文化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体育,对体育真正产生热爱,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要求教育者不光要具备相应的人文体育意识,还需要不断探寻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人文价值。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要求往往被忽视,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公共体育既无法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无法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
4 深化通识教育理念,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4.1 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营养,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会具有更加健全的人格和更加专业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快适应复杂的社会,看待问题也更加长远,拥有广阔的胸襟,可以在专业人才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4.2 以通识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
改革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摒弃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其次,要重视体育教学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最后,要积极改进教学的方法,使枯燥的体育课程变得生动活泼,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4.3 提高通识教育水平,重构公共体育教学的人文性
从本质上说,公共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因此在确保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要提高通识教育水平,重构公共体育教学的人文性。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使公共体育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它的效用。
5 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找到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是目前体育教育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1]刘朝猛,蔡东,韦霞.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误区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86.
[2]张梯,李晓斌,王献福等.走出体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77-78.
[3]张继辉.谈高校体育课选修时的误区[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9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