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中、小型团体操创编(二)队形设计之一

2014-12-06陈健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15104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散点团体操退场

陈健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15104)

校园中、小型团体操创编(二)队形设计之一

陈健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15104)

编者按:校园中、小型团体操因为参与人数众多,方显气势磅礴。然而,正是因为人数众多才需在队形设计上深入钻研,否则不仅难以突出主题效果,还会因为编排不周,出现场面呆板,甚至混乱的尴尬场景。本期在“团体操队形的种类、团体操队形的变化”上作详实、直观的指导。文中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将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模板,带去心智上的启迪,下期将进一步对校园中小型团体操的队形设计的创编原则和制图等进行说明。

队形图案是团体操表演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团体操表演中由于观众距表演者较远和表演人数众多的特点,表演往往以多人组成的多种多样的队形图案来表达团体操的主题,并取得较明显的大动势的表演效果。表演队形与图案展示是构成团体操表演的主要因素,也是团体操创编工作中极为关键的一环,队形与图案设计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整体效果。

目前在校园团体操表演上存在诸如队形运用“缺乏主线”,忽视对上下场队形的设计;队形的变化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多数不在“情理之中”等不足,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对团体操队形创编知识的了解程度。本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际”、“实用”和“实惠”),从团体操队形创编入手,分别就各队形的种类与变化配合相关图例作简要的说明。

一、团体操队形的种类

团体操的队形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队形表演贯穿于整个团体操演出的始终。每一场操的表演都是由进场队形(团体操开幕或许在准备好的图形上开始)、场内表演队形以及退场队形3个部分组成。

(一)进场队形

进场队形是一部(场)团体操表演的开始,不同的进场队形有着不同的表演效果;而进场队形表演的优劣是能否将观众情绪带入到团体操主体表演的先决条件。

1.周边聚集队形进场

(1)从后面向前进场(同时、放射、依次、同时分段进场。见图1);

(2)从场地两侧进场(两侧同时、依次、分组依次、交叉进场。见图2);

(3)从场地4个角或2个角等进场(单角、双角、四角同时或依次进场。见图3)。

2.各种队形变化进场

(1)综合队形进场(同时、由分散到集中、依次、分段进场。见图4);

(2)花样队形进场(分队分段、同时、由集中到分散等交替进场。见图5);

进场队形是团体操反映主题的一部分,本场操是活泼的、优美的、或者是刚毅有力的,从进场就要充分体现,抓住观众的视线,使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把观众带入到团体操的表演中去。

(二)场内队形

团体操的场内表演是1部(场)操表演的主体部分,是团体操队形展示和变化的集中体现。它的精彩绽放是能否将观众情绪保持激情高昂的首要因素。

1.散点队形:散点队形(俗称满天星)是间隔、距离相等的体操队形(见图6)。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间距为1.5~2米,大、中学生的间距为2~2.5米,如果多场使用长道具的则间距可延长到3米。在散点队形上可以表现整齐划一的动作,且场面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有强大的震撼力。散点队形既是团体操表演中的典型队形,它还是其他队形变化的基础队形。

2.直线队形

直线队形包括有纵队、横排和斜排等(见图7),它们可以是单线条的或双线条的,也可以是多线条的,线的长短根据需要而定。纵队队形有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横排给人以舒展开阔和平稳之感;斜排既有舒展的气势,又比横排富有动感。

3.带角的队形

带角的队形包括有矩、方、菱、三角、五角、锯齿形等(见图8)。这类队形可以是单线条、双线条或多线条的;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带角队形见棱见角,整齐规格,用以表现某种特定图案或表达特定含义(如三角形象征前进,锯齿形表示道路曲折等)是组成综合队形的重要素材。

4.曲线队形

曲线队形包括有弧线和圆(见图9)。弧线的正反组合可以形成1组波浪;圆又可设计成单圆、双圆、交错搭接圆等。曲线队形给人的总印象是柔美、流畅,常常用来表现抒情、欢快的内容和情绪。

5.综合的队形

综合队形是各种队形的综合运用,以图案的形式表现。通常用于某一段(场)的典型场面或结束部分,以形成表演的高潮,点明主题。它要求构图严谨、布局合理、新颖巧妙、虚实结合、寓意深刻,还应该注意安排适当的静止时间,以显示综合队形的全貌。综合队形素材丰富,设计得好往往会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综合队形包括有一般性图案(见图10)、象征性图案(见图11)和组字图案(见图12)等。

设计新颖而独特的场内表演队形,配上各种相应的动作,既可以反映团体操表演的中心思想与风格特点,又能扣人心弦地将观众带入团体操表演的特定意境中。

(三)退场队形

退场队形是一部团体操表演的结束,往往在结束时的精彩与否会使观众对1部操的好坏作出最后评价。它的巧妙运用是将观众情绪保持回味的最终手段。

1.密集队形后退场(统一、分段、分批、分向退场。见图13)。

2.表演队形上退场(直线、曲线、散点、以及折线和综合型退场。见图14)。

退场是在表演最后一个队形的基础上迅速密集成纵队或横排等,整齐快速退出场外;也可边退场边表演。当然,作为全操的结束,队形的设计要便于交流并能把表演推向高潮。另外还要为下一场操的入场创造条件,使各场操之间衔接紧凑(一般情况下整场表演结束演员会停留在最后的造型位置上,不退场,待欢送观众离开场后再自行退场)。

二、团体操队形的变化

团体操表演的精彩与魅力之处就在于它有着无穷无尽和出人意料的队形变化。定格的队形图案是一种表演,队形的变化过程更是一种表演。所以说了解队形变化的方法、走位和过渡非常重要。

(一)队形变化方法

团体操队形变化的方法一般分合并、分散、分段和分区等四种方法。在团体操众多队形的创作中根据现实需要都会较为均衡地运用到这四种方法。

1.合并法:合并法是将各种分散的散点、圆形、弧度和带角队形合并成相对集中的队形的方法(见图15)。

2.分散法:分散法是由集中的直线、圆形、弧度和带角队形或图案等变成分散队形的1种方法(见图16)。

3.分段法:分段法是指把1个单行或多行的直线、弧线、带角或图案等队形,分成若干小段,然后进行变化。例如,由密集横排变锯齿形等(见图17)。

4.分区法:分区法是根据下一场面表演队形的要求,将前一场面的表演队形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或不相等的区域,然后在各区域中进行变化(见图18)。

在队形变化中采用合并、分散、分区及分段的方法,能取得全场变化的大效果;为使队形变化迅速而准确,采用基准人,基准排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队形变化,要从表演的效果和实际需要出发,采用渐变、速变和隐蔽变(下面有专门章节叙说)的方法来完成。

(二)队形变化走位

团体操队形的变化走位有“有序”和“无序”之分。“有序走位”它是把1个大的团体操队形分成若干个模块,而每个模块之间的队形变化走位完全相同;“无序走位”(乱场)它是按队形的要求,各自走到相应的点上(在此不再列举)。

注:以下图例中每组左右两张,左图为跑位图,右图为定位图;每组图中蓝点为基准学生(不动),红点为走动学生。

1.散点的变化走位(见图19、20、21、22、23、24);

2.直线的变化走位(见图25、26、27);

3.图形的变化走位(见图28、29、30)。

队形的“有序走位”是团体操队形变化走位的主要手段,适合一般队形之间的变化以及大场面中上下左右图案队形分组对称的状态下使用(千篇一律,有规有矩,快速、震撼);“无序走位”适合大的图案队形和不规则的图案队形状态下使用(从混乱到有序,对比强烈,意想不到),但不能多用。

(三)队形变化过渡

团体操表演中由一个队形变化成另一个队形称之为队形的变化过渡。队形的变化过渡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主题思想的指导下“主线贯通”的1组队形图案,它可以是快速变化成主题,也可以是慢慢的经过几个轮回最后艰难成就主题。

1.队形与队形间的过渡(见图31);

2.队形与图形间的过渡(见图32);

3.图形与图形间的过渡(见图33)。

团体操队形的变化过渡可以是“意料之外”,也创导“意料之外”,但是队形之间的过渡关联必须在“情理之中”自然有规律。

(四)队形变化速度

团体操队形变化的速度可分为速变、渐变和隐蔽变3种。

速变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节拍,由前一队形直接变为后一队形。它能够收到巧妙、突然的效果。这是团体操队形变化中常用的速度方式,也是最简单变化速度方式。

渐变是由前一个队形经过过渡队形,一步一步地变化为后一个队形,它能起到让变化成为特殊而有新奇的表演过程。它是团体操队形变化中最有魅力的变化速度方式。

隐蔽变是队形变化时,利用各部分、各方位的多个队形依次变化,使得一部分队形变化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另一部分队形较为迅速地变为下一个队形;或者在队形变化中,利用场上其它条件做掩护(如背景画面的变化等),隐蔽变能让表演“惊奇不已”,牢牢锁住观众的眼睛。这是团体操队形变化中最奇特的变化速度方式。隐蔽变要设计合理,考虑周到,否则只能是杂乱的。

[1]倪旭芬,汪际慧.大型文体表演(团体操)的队形设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 1):80-84.

陈健,江苏省高中体育特级教师,全国礼仪教育标兵,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艺术类体育教学、体育艺术活动策划创编、礼仪教学。发表学术论文《团体操队形及其变化例说》、《“校园16人团体操队形”微探》等30余篇。主持课题《体育课渗透礼仪教育的可行性研究》、《高中艺术体育特长生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等4项。1996年担任江苏省第四届师范生运动会开幕式《跨域世纪》总编导;2002年担任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这方水土》总编导助理;2007年担任江苏省高等师范首届运动会开幕式《健康每一天》总编导。

猜你喜欢

散点团体操退场
福建南靖塔下民居·写生
退好人生的每一个“场”
浅析中国画“散点透视”
人定胜天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团体操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冲击波散点和定点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临床观察
职业打假者还不到退场的时候
高校团体操组织进行模式的研究①
你会怎样对待“沉没成本”
团体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