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设计与建造中的“同济设计”
2014-12-05
10月14日至16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由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5家机构组成的“同济设计”联合参展。“同济设计”在本次展览建造中,通过新的数控加工技术使传统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表现力。六轴机器人强大的空间定位能力使得建造可以抛开传统砌法的限制,解放设计师的想象力,让材料表现出完全有别传统的肌理。运用数字设计方法和机器人加工手段所搭建的展位将是本次“同济设计”的一大看点。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展示的“都江堰西街故事”使用时下热门的APP线上技术,再现了都江堰灾后重建中西街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使更多人了解西街的历史、震后重建的思路,以及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同时展出多款研发的设计分析软件,包含C-Smart 1.0提供低碳辅助规划设计工具的软件;“RAPCT”从城市用地规划到交通分析处理的软件平台;规划技术支持系统是一组应用于规划技术指标分析的软件系统。
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展出了上海世博会与青岛园博会人流时空模拟技术,给我们展示了数位化手段采集历史建筑资讯的技术运用。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TJAD)展示的主要是BIM协作下的建筑设计成果,包括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等多个项目的3D打印模型及BIM模型的现场互动。其中BIM技术在上海中心这样的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包括了集成设计、三维分析、碰撞检查和辅助安装等,也是全球首次将BIM技术系统应用于400 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借助多个项目积累的经验,目前TJAD已经将BIM应用到各种规模的不同项目类型中,涉及不同专业、不同项目阶段的应用并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方式过渡发展。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展出多款自行设计开发的交互APP程序,包含从日常的生活、出行、就医、教育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转变。同时,在城市规划、建筑及艺术设计领域,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可能性。大数据的提取与云平台技术、空间分析与模拟技术等也对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而在建筑及艺术设计领域,数字技术则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设计和建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