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
2014-12-05侍勇
侍 勇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的创新运用,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从可能走向现实。如:“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建立可视、即时、全面的信息化体质测试监控管理系统,”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可靠性、管理系统性、分析全面性与反馈即时性”,有效提高监测与管理结果的“实效性和应用指导价值。”
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的特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的体质测量理论方法,可以构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广泛运用。以一卡通手持机、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监测与管理集成平台与学生自主监测与管理集成平台为基本技术手段,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课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成绩等数据信息进行监测与管理,以期在推动学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与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效果的监控与考核。
1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信息种类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常规教学、学校体育活动与学生体育锻炼结果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实现数据信息载体、结论与规律总结的现代化。
1.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信息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各种数据信息,是该平台建设的基础性与最主要的内容,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该信息开展。根据国家相关的体质健康标准,这类数据信息有3大类:力量类,主要指速度、耐力与爆发力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训练与各种竞技比赛等方式,获得非常精准的数据,进而详细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体能现状等。灵活性类,即肢体灵活、灵敏性与其他的敏锐性等,这些信息需要通过教师的长期观察,结合学生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的反应等,全面地表现出来,当然,也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信息量化。脏器健康类,当前主要指心肺功能,例如在特定运动条件下的肺活量、心跳、血压与脉搏等。通过这些基础数据信息的监测,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体质健康变化系统,让他们对自己有着较为全面地掌握,进而推动他们科学认识与全面发展自己。
1.2 体育课与体育锻炼数据信息
按照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这类信息有3类:管理类数据信息,即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常规的学校体育锻炼中,对学生的出勤管理情况,如学生的正常出勤情况、迟到早退与旷课等比例统计。过程表现类数据信息,主要是学生的态度、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学前后或训练前后的身体指标等,这些数据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学习与日常锻炼时的常态性状态。结果类数据信息,即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后的结果,以及在某个时间段内体育锻炼的结果,如在课堂短跑训练后的学生心跳和脉搏,在一个月的长跑锻炼后的耐力等。此类数据信息,是上述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基础性信息,两者之间存在较多的一致性甚至互为内容,因而,体育课与体育锻炼数据信息的监测与管理,是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信息监测与管理的最具有变化性、能动性与最能体现规律性的内容。
1.3 体育成绩数据信息
根据高校体育检测类型,大学生的体育成绩数据信息也有3类:体育课堂教师检测成绩。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对学生展开所教学内容相关的成绩测试。这类成绩相对大学生而言,作为平时成绩计入他们的学业,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的学习绩效。体育项目结业检测成绩。即在每个学期或每个体育项目教学内容结束时,体育教师按照学校或体育院系工作计划,开展的项目针对性或学期教学总结性的体育成绩测试测试,这类成绩与前者一起,按照不同的比例折算为大学生阶段性的体育学习成绩,计入个人档案。体育竞赛成绩。即在各种竞赛中的成绩,由于竞赛中参赛选手的优秀选拔性,因而,这类成绩往往是少数项目优秀者的成绩。当然,在一些娱乐性或有益性的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也能从一定层面反映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2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构成
相对信息而言,信息化集成平台不仅是信息的存储载体,也对信息的搜集、分析与建模结论的主要工具与工作方式。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科技的支持下,集“便携性、有效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体质监测设备”的开发,对构建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评价标准体系具有切实的作用。
2.1 一卡通手持机进行数据采集
这是当前高校比较通用的数据采集技术,其有“一卡通”+手持POSE+体质测试仪器+系统软件组成。(1)“一卡通”完成了大学生的基本信息采集,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三围与身体健康的基本指标等数据信息。学生在每次体育课、体育锻炼或其他的运动中运用“一卡通”,去采集与刷新自己最新体质健康信息,实现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即时掌握;(2)手持POSE与体质测试仪器的结合性运用。让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时间安排,动态或定期地采集个人的各种健康信息,实现了信息采集的便携化与时效性;(3)相关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获得上述数据信息后,系统软件会根据某个学生与以往体质健康信息的比对,按照某种模式对该生的最新情况作出科学性的分析,实现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的适时反馈,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提供较为切实或针对性的指导。
2.2 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监测与管理集成平台
这种平台是由学校组织专业的部门,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专业的联网计算机设施,以及运用专门的软件系统,对全校体育教师、学生的管理平台,其中重点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管理。根据信息搜集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模块:主动性功能模块。即学校与教师运用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手段所获得的各种数据,如教师的课堂平时成绩测试数据,每学期学校开展测试成绩数据,学校开展的常规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等;(2)被动性功能模块。即学生主动提供的自己的体质健康数据,如上述“一卡通”等系统设施的运用,则属于学生主动,学校管理相对被动的数据搜集的情况。此种集成平台的建设,能实现全校性宏观研究与分析,既能在相同性别相同年龄学生之间开展体质健康与其体育运动规律研究,也能在不同的各种现象之间展开研究,进而获得各种科学性的结论,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全面性、个性化的体育健身指导。
3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运用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重在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校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教育教学与体育管理,提供规律性、科学性与详实性的指导。因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表现为“机构建设、人才队伍、技术保障与任务体系”等“体质监测网络运行”。
3.1 教师教学考核运用
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本身,就是考核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最直接性与结果性表现。但鉴于学生体质变化的动态性,就需要科学运用信息化集成平台,对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地搜集与分析等,确保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1)过程数据信息能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的教改探索与教研进展。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研实验的进行及其测量调整等,检验了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2)结果数据能反馈教师教学的方法性与内容性的能力与进步。尤其可以直接地检验教师的教法科学性、教具运用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情况,能否满足大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大学生的各项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在按照某种积极地健康地规律实现个人体质健康的提升,则证明该教师的教法与教学能力和学生需求是适应的,具有推广意义。
3.2 学生管理应用
高校体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强健体魄、机敏的应变能力、完整的个性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由于现代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娱乐方式的选择性较多,且由于现代科技产品高频率应用,对他们的管理处于相对失控的状态。信息化集成平台的运用,通过结合“一卡通”等信息化终端的运用,为每个学生在学校总的平台上,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信息页面或数据库,不仅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大学阶段整个体质健康变化的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体质状况在整个学校的变化作出全面地了解。再结合各种数据分析软件的充分运用,按照阶段为每个学生自动生成体质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既包括对其现状恶性变化的预测,也有对其遵从某种建议改善后的健康良性成长展望,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在这种平台中,也要对极少数不喜欢运动,生活没有规律,过分沉溺于网络与其他非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实施健康的预警机制。或以网络信息如电子邮件qq信息等,或以短信的形式如微信等,及时向他们发出健康的警告,促使他们积极地行动起来,科学计划与实施直接的体育活动,为自己的健康、幸福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 结 语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的构建,对高校来说可以即时地、有效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它科学构建一个非常庞大系统化的工程,在具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条件下,既需要有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支持,也需要对体育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体育教师的一般素质普及培养,为大学生的各种体质健康数据信息的搜集、管理与创新运用,创设自由、科学与可持续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1]李大平,李莹. 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5):134-136.
[2]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3]范旭东. 灵敏素质测试仪的开发与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94-97.
[4]许浩,缪爱琴,李森,等. 对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运行机制的探讨:以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为研究案例[J]. 体育与科学,2012(5):86-91,114.
[5]庞建民,侍勇,马鸣,等.高职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133-135.
[6]仲鹏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