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研究
——以丹巴县甲居藏寨观光旅游为例
2014-12-05曾伟
曾 伟
(四川民族学院 体育系,四川 康定 626001)
1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财富的增长,偏远地区的开发、打造受到社会各层次的青昧,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偏远地区,旅游观光的人们更愿意远离大城市,走向原生态的自然景区,了解那里的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1-2]。因此,客观分析观光旅游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含义,拓展丰富旅游观光的意义和功能,才能驾驭旅游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服务。本文通过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甲居藏寨旅游观光为例,分析观光旅游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的作用,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2 观光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2.1 观光旅游的界定
观光旅游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3]。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观光旅游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拓展功能,开发新形式的观光旅游形式和内容是对观光旅游的新探索和新的功力。而体育、舞蹈、艺术等的融入,是观光旅游内涵的延伸,为观光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观光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2.2 观光旅游的特征
观光旅游基本上属于短暂的一次性旅游,到一个地方进行观光的游客基本上不会再回去进行同样的活动。因此,能够将观光型旅游作为长期市场定位的只有少数具备大量极有价值观光资源、被旅游者所广泛认同的地方才可以做到。对于大多数地方来说,单纯的发展观光型旅游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民族特色、 地域等特色,打造亮点。另一方面,由于观光型旅游的审美特性,这种旅游形式和经济消费的关联性最差,旅游者的绝大部分消费用于交通,对于地方来说,开发观光型旅游的经济效益最低。尽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强制或诱导旅游者进行消费活动,但这必然要以声誉的损失和对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为代价,因而也是不可取的[4]。
2.3 观光旅游中的体育元素
观光旅游参与者的主要动机是求新、求奇、求特、求异和求知,主要是满足参与者身心愉悦的需要。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经过漫长的发展,也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4]。因此,观光旅游和民族体育虽然属于不同的社会现象但同属于活动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相似性,倘若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势必产生新的功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要,能满足旅游者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并具有一定的健身、娱乐等功能。所以,观光旅游中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入,能刺激观光旅游者来探索和消费,势必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传承,更利于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和传播[5,6]。
3 四川丹巴甲居藏寨观光旅游概况
3.1 丹巴甲居藏寨概况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现行政区域属于甲居乡, 根据2012年乡上人口统计, 甲居藏寨现有3个行政村、155 户、675人。2005年甲居藏寨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当游客步入甲居藏寨,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游客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观光旅游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独特的碉楼式寨房;明显具有清朝时期宫廷服装的民族服饰;通过节日、耍坝子、转经、庙会、跳锅庄、对山歌等形式来联谊、结交朋友的特殊活动;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分别采用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塔葬等丧葬习俗和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以及最具特色的丹巴锅庄、弓剑舞、嘉绒藏戏、赛马、羊鞭甩石、押加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3.2 甲居藏寨观光旅游的运作模式
丹巴甲居藏寨主要是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和开发,从2004年开始进入景区要收取门票,并对部分公共设施进行了完善和管理,但接待的主体仍然是以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为单位,采取自负盈亏的方式从事观光接待,并未采用企业独立运作模式,即当地集体或者是社区居民并未以股份、土地、现金等形式占有公司股份,因此居民的利益和接待游客资源的多少直接相关。这样就造成了居民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客源,不惜破坏市场运行规律,在景区门口拉客,与导游联合瓜分客源,相互杀价等行为,居民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源,甚至擅自改扩房屋,修建停车场等,导致许多自然景观被破坏,给本来和谐安宁的藏寨谱上了不和谐的音符,无序的商业竞争使甲居藏寨发展陷入困境[7]。2009年通过政府统筹,对古碉进行了修复,对进入藏寨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部分完善,加强了对老百姓的引导,在一些传统节日,游客较多的季节,集中举办当地的民俗活动,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其中的一部分。管理有序了,游客投诉少了,活动更丰富了,藏寨又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3.3 甲居藏寨观光旅游中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
丹巴甲居藏寨观光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1日—15日:藏寨赏花节;农历7月初10—15:墨尔多庙会,宗教仪式、藏戏等活动;9月10日—20日:砸酒节,以新粮酿造的青稞麦子酒喜庆丰收;十一黄金周:锅庄、服饰、赛马、歌舞等表演;10月26-28日:中国·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10月—11月:美人谷金秋摄影活动;农历12月12日:嘉绒藏历年。在这些节日,外地游客较多,也是甲居藏寨向外界展示和丰富当地居民的生活的重要节期。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 锅庄、押加、嘉绒藏戏、赛马、羊鞭甩石、弓剑舞等具有地域性的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锅庄、押加、羊鞭甩石等项目互动性强,游客不但能体验民俗文化,还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4 观光旅游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作用
通过发展观光旅游,不仅能为民族地区的老百姓增加收入,改善藏区老百姓对外界的认识,增进各民族兄弟之间的友谊,还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为实现藏区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发挥积极的作用。
4.1 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效解决了大众健身的问题
甲居藏寨的锅庄、赛马、嘉绒藏戏、羊鞭甩石、弓剑舞等项目就地取材,不需要太多经费的投入,都是平常老百姓生产、生活所积累下来并具有健身价值的一些项目,同时也是当地老百姓最喜欢、最乐意参与的活动。因此,不要什么标准的场地,也不需要全民健身的器材,大众健身的路径完全取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俗和业余爱好,当锻炼变为习惯时,这样的行为举措,才是真正的大众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大众健身的问题,同时由于这些项目互动性强,游客也能亲自参与,观光旅游中也达到了健身的效果,是一种双赢的行为[8]。
4.2 发展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观光旅游的开展,势必带来大量的游客,通过对甲居藏寨游客的近三年分析,每年游客数量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财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据统计,2010年甲居藏寨老百姓人均年收入5470元,2011年人均年收入6145元,而最新公布的2012年数据显示,甲居藏寨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已经突破7000元大关,明显高于整个丹巴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145元[9]。游人在递增、老百姓的收入在递增,是什么在吸引游客?有众多的因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吸引游客的因素之一。据统计,2010年甲居藏寨举办了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少于100人参与的达到了68场次,2012年达到了106场次,而其它各种小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每日都在开展,游客对区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
4.3 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观光旅游产业带动了附加产值,当地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的节奏也在阔步前进。随着游客的增多和外界的介入,许多传统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由单一到多样化,由个人到集体,由老百姓的单打独斗到政府的统一规划,丹巴甲居藏寨正走向成熟开发,基本上做到了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老百姓为了吸引观光游客,不得不改良锅庄、嘉绒藏戏、赛马、羊鞭甩石、弓剑舞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打造新的亮点,来满足游客多方的心理需求,而新开发的民族体育器材和工艺品,正是为了满足观光游客的多样需求。因此,观光旅游产业链条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4 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是哪个民族,大家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动机,寻找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的碰撞不可少,探秘这片土地的神秘性,了解它的民族文化,短期内,彼此求同存异,促进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10]。如:游客在参与锅庄舞过程中,势必对锅庄的由来,锅庄的产生,锅庄的种类,锅庄的基本舞步等问题产生兴趣。这样就促使组织者挖掘、整理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而不是组织简单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观光旅游不仅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和产生文化的碰撞,也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5 结语
旅游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仍然要完善、丰富旅游的内涵和外延扩展,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充分利用观光旅游这个平台,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观光旅游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而观光旅游借助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的体育元素,势必丰富观光旅游的内容,为旅客带来更多深层次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健身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沈林,宋楚欢.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91-95.
[2]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
[3] 兰英,周正龙.丹巴甲居藏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提升方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4(18):231-232.
[4] 李山,王慧,王铮.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研究[J].人文地理,2005,82(2):51-56.
[5] 谭志丽,饶远,刘定一,等.外来迁徙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演进与发展的成因探析——以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村落调查为例[J].体育科学,2007,27(4):72-75.
[6] 王涛,唐炎.论乡村体验旅游在城乡大众体育统筹发展中的作用——以重庆乡村嘉年华体验旅游区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7):21-24.
[7] 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86.
[8] 刘旺.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2(1):142-147.
[9] 郭江涛.走进丹巴 感受巨变——访甘孜州丹巴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宾[EB/OL].四川新闻网,http://lz.newssc.org/system/20120531/001522268.html
[10] 时传霞.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