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文献查考明清家具中螭纹的形成和演变

2014-12-04上海电力学院档案馆翁佶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3期
关键词:龙纹纹饰家具

文/上海电力学院档案馆 翁佶

历代文献记载可以直接反映当时人类的文化审美、社会意识。不同历史年代具有不同的审美文化,古代家具的纹饰不仅有审美价值,更有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家具装饰纹样是鉴定古代家具年代的一个主要依据。螭纹是古代家具上类似于龙纹,但又区别于龙纹的一种常见装饰。在古代家具、玉器、瓷器等工艺装饰中尤为常见。

一、历史文献中关于螭兽的记载

春秋时期对螭已有文献记载。在文物和史籍中螭兽往往以两种身份出现,一为兽形螭,一为龙形螭。

关于兽形螭,《左传.宣公三年》中记载:“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注曰:“螭,山神兽形;魅,怪物”。其中“螭”字又作“魑”。《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姬周武王伐纣誓师时鼓励将士要如虎、熊、豺、螭般勇武杀敌,文见《史记.周本纪》:“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螭”。又《史记.齐太公世家》云:“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螭和“彲”通假,“彲”字声旁为“麗”,形旁为“彡”,“彡”在《说文》中指:“毛饰,画纹象形也”。《左传》和《史记》中所描述之螭是传说中的山神兽形和山林异兽。

关于龙形螭,《说文》释曰:“螭,若龙而黄”。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羲和者,为太阳驾车之神名,驾车之螭,是为龙属。《楚辞》中有“驾青虬兮骖白螭”和“驾两龙兮骖螭”的撰述。战国时独辕车辆中间夹辕的马匹叫“服”,服外两侧的叫“骖”,《楚辞》中浪漫地将螭描述成一种具有牵舆力量的动物,能与龙并驾齐驱。《汉书·司马相如传》载:“蛟龙赤螭,文颖注曰:龙子为螭,张揖曰:赤螭雌龙也”。可见文献中龙形螭有“若龙”、“龙子”和“雌龙”多种讲法,但两汉的螭造型以兽形螭为主。

古文中“螭”有多种写法,并非独指一种物种。“螭”是“彲”、“魑”、“离”、“ ”字的通假字。班固《文选.西都赋》注引欧阳尚书说:“螭,猛兽也”。作“螭”,其假借字也,螭为龙之无角者,与龙同类;“ ”为兽之浅毛者,与虎同类也。《康熙字典》中解释:“ ”小篆伪作“离”字,《说文》谬将“ ”归入禸部,假借作“魑”和“离”字。由于古代文字通假现象,加之古人对未见物种没作深究,把不同的传说中的物种混为一物了。

在古人心目中,螭既是虎、熊、豺一样的山林猛兽,也是种能同蛟龙并行的灵异神兽,是威猛和神武的象征。汉班固《封燕然山铭》中曰:“鹰扬之校,螭虎之士”。螭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是一种代表了力量、神异、权势的灵异之兽,是我国古代传统装饰中较常见的瑞兽纹饰。

二、螭纹饰源考及历代造型特征

中国古代动物装饰图形主要有两大类,一类直接再现自然界真实物种,另一类则是传说和幻想的物种,后者往往对动物原型上进行臆想和变形,或是局部夸张、变形,或用数种动物的器官部位实施再组合。螭的造型是古人在装饰图形创造中参照自然界中壁虎、蜥蜴、貂、虎等原型,将兽类与爬虫类特征相糅合的想象物种,故有了形态各异的螭虎、螭龙之瑞兽装饰造型。

瑞兽纹饰是商周铜禁、铜俎等金属家具上的主题文饰。战国时期漆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髹漆家具的品种明显增加,东周漆家具出土较多,黄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表面多用彩漆画云雷、回纹、蟠螭、窃曲等图案。①蟠螭即指蟠曲状的螭兽,螭纹装饰从西周以来伴随着青铜家具和漆家具的发展而存在。

西周中期螭纹饰出现上下分岔向两边卷曲状的尾部。在商周青铜器上,交体龙纹的体躯比较粗壮的,旧称蟠螭纹,②一直盛行至春秋战国。螭的形象从西周开始,渐渐从龙纹中脱颖而出,以一种不同于龙的物种形象出现。

汉代螭与龙的造型截然不同,螭更趋于兽类体征。魏晋南北朝,受域外文化和佛教艺术,影响,本土祥瑞四灵、螭兽装饰纹样明显减少。

唐代避高祖祖父李虎名讳,虎形螭兽为所禁之列,故鲜见螭虎装饰,这也是螭纹造型渐趋于龙形化缘由之一。直到宋初复古之风的兴起,参宋代定窑瓷器和玉雕,宋代螭纹受龙纹影响,兽首后毛发呈缕状上扬,有独角,猛兽姿态退化,力感不及汉魏,体态细长盘曲,四足有的仍保持兽形足或趋向卷草纹化。宋以后,螭纹装饰被大量使用,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更似爬虫。③

明代的龙形螭继宋、元的基础上达到了成熟,但无鳞、分叉的卷云尾和兽足是其主要区别于龙的特征。清代螭纹,一种仿汉螭古式,另一种在龙形螭基础上继续演化变形。

对于“螭吻”须同春秋至两汉的文献中所记载的螭给予区分。《旧唐书玄宗纪上》载:“开元十四年六月戊午,大风,拨木发屋,毁端门鸱吻。”螭吻最初称鸱尾,记载见于西汉。《宋朝事实类苑》中释曰:“汉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鱼尾星,宜为其想,冠于屋以禳之,今亦有。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鸱吻,状亦不类鱼尾”。螭吻是以海兽、鱼为原形的神兽。《事物纪原》卷八引吴处厚《清箱杂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压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与屋脊,以压火灾,即今世鸱吻是也。”

三、关于螭纹装饰的等级礼制

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汉代对动物装饰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约。《汉旧仪》曰:“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又“皇后之玺,金螭虎钮。”④古代家具上采用各种瑞兽以及螭兽纹饰不仅有装饰美化功能,更有治邪趋吉、划分门第、等级的深层含义。明洪武四年允许亲王府建筑的宫殿窠栱攒顶中可画蟠螭,饰以金。明代亲王府家具中“前后殿座,用红漆金蟠螭,帐用红销金蟠螭”。⑤

《明史.卷六十五》记载洪武元年令,官职一品至三品方可用金饰银螭绣带青幔作车乘装饰。明代帝后盛放玺、印的盝上是龙凤纹装饰,而亲王的宝盝上则雕饰蟠螭,公主册印的册盝上饰以沥金粉蟠螭。

明代家具上螭纹雕刻和漆饰是等级仅低于龙、凤纹的一种装饰,属于皇族、诸侯及高品级官员使用器物上的一种装饰。清代曲阜孔尚任家故藏镜架框内有黄杨透雕螭纹装饰,孔尚任为孔子后裔,康熙年间历任国子博士、户部主事等职。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中列举的黄花梨座屏的绦环板和披水牙子上系透雕的螭纹,而座屏在古时绝非一般家宅所有。

《红楼梦》第三回中有描写荣国府的荣禧堂的家具摆设,荣禧堂内设一大紫檀雕螭案,还有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红楼梦中的荣国公是参照清代功臣爵位系统而定的,荣国公属超品一等公爵位。浙江省博物馆藏明代紫檀四面平式螭纹浮雕画桌,遍体浮雕螭纹,画桌主人为明成国公后裔。⑥明代对于父、祖为官者,殁后其子孙许居房舍,宅内家具则可传承使用。

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等级礼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明、清两代存在“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这一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因此形成富商巨贾使用品级官员才使用的家具装饰之现象。清末造办处解散后,造办处匠人在民间大量仿制宫廷家具,龙纹螭纹也步入民间,从权势、神威的象征步向纯以吉祥寓意的装饰为主了。造型也日渐成为似兽非兽、似龙非龙的四不像。

四、明清家具的螭纹饰特征和演化

明代家具风格总体而言不作大面积的装饰,局部施以点缀以突出家具本身构造美和材质美。螭兽常作为画龙点睛的装饰点缀于家具的部件上。螭兽的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填充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烫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装饰题材。⑦明代家具的券口牙子、壸门券口、牙条牙板等部件均做头部相对的对称双螭。在圈椅靠背板、条案两侧镶绦环板和柜帮之类的独块面积装饰处,螭兽多为上下构图,以一大一小螭龙相呼应,借“教子升天”和“带子上朝”之寓意,明代官服上也有此类纹饰。《明史》记载嘉靖皇帝曾赐宠臣徐阶以“教子升天蟒”服。家具上以大螭唤小螭升天装饰来借喻世代簪缨的愿望。

明代官帽椅靠背板上还有一种装饰的双螭,喙、尾相抵,身躯中间开光,螭首上顶两层托盘,合拢起来形成一个“寿”字,状似塔刹纹的独特装饰造型。另有一种群螭护龙的装饰,意取王族群臣护拥辅佐真龙天子。

明中期家具上螭兽头部多呈现俯视角度的正侧面效果,常再配一侧面螭兽,组成一对。明晚期的螭兽造型侧面形象渐渐增多,肥瘦相差大。

明末清初的螭兽鼻端略有卷翘。顺治、雍正年后螭纹形成了一种如草龙般卷曲,若环状卷草纹样的四肢和体态。这样就能将螭兽造型作出任意方位的蜷曲布局,象卷草一样的四肢与尾部也能填充布满露光地,从而适应于不规则、大面积或三角型挂榫、牙头等构件处的装饰。螭的头面部也多呈侧影,耳朵向后上方卷翘若角,鼻喙部呈卷突状。

清代螭兽威猛感削弱,清晚期螭兽前喙鼻端夸张地突卷翘出的造型,主要是模仿和吸收了商周青铜器兽纹中嘴形向外翻卷翘喙的装饰效果以及藏传佛教艺术中象鼻龙的造型特征。因螭纹多和卷草花纹相配,四肢尾部多略化或演化为卷草状,故常有人称之为草龙纹。

五、结束语

清道光后,螭纹装饰多限于京作、苏作等家具中。清末民间家具中常见螭纹装饰,但造型越来越粗糙走样。清末至民国,西洋家具逐渐步入了中国人的家居生活,传统纹饰失去了装饰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式古典家具以及红木家具收藏、购买的热潮逐渐升温,有着千年沿革的螭纹又伴随着复古家具而复现,但其造型仅停留于机械的模仿和复制了。

注释:

①王秋墨.中国古家具收藏鉴赏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1.

②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28,322.

③胡德生.家具品鉴与投资[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196.

④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61.

⑤汪庆正,马承源等.上海博物馆集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1.

⑥张廷玉.明史.卷六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1670,1672.

⑦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276.

猜你喜欢

龙纹纹饰家具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雕漆纹饰的修复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元代纺织品中龙纹的形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