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聊语体示情手段研究*
——兼论传介方式对不同语体示情手段的制约作用
2014-12-04徐默凡
徐默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提 要 本文把传介方式这个语体变量细分为媒介形式、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三个子变量,在此基础上讨论传介方式对不同语体示情手段的影响。示情手段是交际中传达情绪和情感的手段,可以分为语言外示情手段和语言内示情手段。口头表达可以使用语言外示情手段和语言内示情手段,而书面表达只能使用视觉性的语言内示情手段。在网络聊天中,产生了高示情要求和有限示情手段的冲突,于是发展出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从而大大拓展了原有示情手段的类型、数量和用法。通过对网络聊天示情手段的考察,我们认为在语体研究中,必须找到语言特征的制约因素,才能有效地把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控制起来,从而给予有效的解释。
本文研究新兴的网络聊天中的示情手段。为了寻找现象背后的解释动因从而统摄纷纭复杂的表面现象,避免单纯对语言现象的罗列、描写,我们将先从传介方式这个语体变量入手,讨论其对口语体、书面语体等主要语体示情手段的制约作用,进而分析网络聊天在示情手段上的特殊创新之处。文章前面的理论准备略显复杂,但对深入解释是充分必要的。
一、一个重要的语体变量:传介方式
刘大为(2013)提出了以语体变量为核心的语体研究方法。所谓语体变量,就是从言语活动运作的角度归纳出来的具有解释性的功能动因。语体变量会促使语言产生系统性的变异,一个语言变量或一组语言变量的配合就可以制约形成一种特定的语体。参与组配的语体变量越多,要求与之配合的语言变异就越丰富,由此形成的语体就越具体。
刘大为(2013)还分析了提取语体变量的三个维度,即功能意图、传介方式和人际关系。理论上所有的语体变量都可以归入其中某个维度。其中传介方式这个维度对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区分关系重大,本节对此展开讨论。
1.传介方式及其基本变量
通常理解的传介方式往往简化为口说和书写两种方式,但刘大为(2013)将其仔细分析为三个层面,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不妨将它们看作从传介方式角度提取出的三个基本变量(其内部还可以包含一组具体变量),即:
媒质形式变量:口说(听觉识别的符号序列)、书写(视觉识别的符号序列)
传播手段变量:空气、电话、网络、纸媒等
传播环境变量:现场性、非现场性
这三个基本变量是互相联系的,但不可混为一谈。比如口说媒质形式通常采取空气的传播手段,而且具有现场性传播环境;但是同样可以采取电话传播手段而使通话者分处不同空间;口说甚至可以使用网络录音的传播手段以及非现场性的传播环境,由此就产生了网络语音留言的传介方式(如近来流行的微信语音留言)。传介方式三个基本变量的每一种变化都会带来相应的语言特征变异,从而具有新语体的生成作用。
2.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重新认识
语体研究通常所说的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并不是对传介方式三个基本变量的全面考察,而是仅靠口说/书写这一对媒质形式子变量划分出来的抽象概念。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并不存在由单一的口说或书写形式决定的纯粹的口语体或书面语体,总是需要确定传介方式的其他子变量,再配合功能意图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语体变量,才能落实为一种可供使用的具体语体。比如面谈语体就是由口说-空气传播-现场性、一对一交互性、非正式等语体变量综合制约的结果,其中某个或某些变量的改变将会引起语体的改变,如维持口说-空气传播-现场性的传介方式不变,但把一对一交互性变为一对多交互性,把非正式变为正式,整个语言特征就为之大变,由此形成了演讲语体。所以有必要根据具体的传介方式将口语和书面语细分为各个小类,我们必须对此细加体察。
从理论上说,每个语体变量的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特征的变化,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变量的变化都会带来一种新的语体呢?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变量变化带来的语言特征变化的性质:全局性、成系统的语言变化往往会催生新的语体,局部性、个别的语言变化则容易被人所忽视。另一个方面是导致语体变量发生变化的交际方式在人们交际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如果引发语体变量改变的某种交际方式占据了人际交流的重要地位,那么相应的语言变异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格局,同时在语言使用者心理上产生语体感,这样新语体在语言层面和心理层面就都得到了落实。如广播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环境相较面谈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使其语言特征也发生了系统变异,而且广播方式是当今语言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人际交流方式,所以广播语体就应运而生了。再如打电话和面谈相比,其语体变量虽然在传播手段和传播环境上都发生了变化,但似乎没有引发语言特征的重大变化,所以打电话虽然是一种很重要的现代交际方式,但依然没有形成电话语体。(其实打电话的语体变量变化还是引起了语言特征的不少变化,但这些变化不明显因而没有被普通使用者意识到,所以没有在使用群体中产生相应的语体感,但语言研究者可以去探寻这种语言变异。)
二、示情手段及其分类
本文着重讨论传介方式变量对示情手段这一语言特征的巨大影响,本节则先对示情手段进行界定和分类。所谓示情手段,是指交际活动中为了表现非命题性的情感或情绪而使用的表达手段。示情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语言外示情手段和语言内示情手段。
1.语言外示情手段
语言外示情手段都是自然性的示情手段,是基于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而产生的,但它并非为人类独有,也被动物广泛使用。人类情感或情绪的变化必然会引发人体的体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血压、脉搏、心跳、表情、身姿、动作、嗓音的变化,其中能在交际时被交际者现场观察到的体征变化就可以成为交际者情感或情绪的外在表征,成为一种天然的示情手段。
略加整理,可被现场感知的语言外示情手段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姿体态、行为动作和嗓音四类,前三类基于视觉感知,嗓音则基于听觉感知。
2.语言内示情手段
语言内示情手段是进入语言系统,通过语言单位表现情感或情绪的示情手段,具体又可以分为自然规约手段和语义表述手段。
2.1 自然规约手段
自然规约手段是对部分语言外示情手段进行符号化规约的结果,其示情基础依然是人类情绪的应激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已经不处于自发状态,而是表现为特定的语言符号,并且能进入口语的线性表达序列中。通俗一点讲,就是人类发展出语言交流的方式后,语言系统对部分语言外示情手段进行了符号化“收编”。
在面部表情、身姿体态、行为动作和嗓音四类语言外示情手段中,前三类是基于视觉系统的,和基于听觉系统的口语交际并无冲突之处,可以作为口语表达的有效辅助而自然留存。但是基于听觉系统的嗓音则和口语表达的语音使用了同样的生理/物理载体,因而语言系统就有可能对之进行符号化改造,进而形成了一系列语言内的自然规约手段。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能够独立发出并表达情感或情绪的嗓音(独立性音段成分)被规约化为语言系统中的叹词:首先在发音上被音位系统改造,具有了合乎音位规范的能指;其次在意义上被类型化,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情感性所指意义;最后还获得了独立成句的句法功能。
第二,占据独立音段位置但又必须依附于其他语音单位来表达情感的嗓音(附着性音段成分)被规约化为语言系统中的语气词,同样经历了能指上的音位化和所指上的类型化,进而变成了语言中具有特定句法功能的虚词成分。(语气词的来源大多已不可考,学界的研究也不够充分,但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附着句末的示情性嗓音,如古代的“兮”、“乎”等,现代主要是口语表达中的一些语气词,如“啊”;另一类则是实词虚化的结果,如古代的语气词“已”来自动词“已”,“耳”是“而已”的合音,现代汉语中的“吗”来自“无”。我们这里所论的主要是第一类。)
第三,不占据独立音段位置因而必须依附于其他语音单位才能表达情感的嗓音变化(超音段成分),如附着在语音流上的快慢、高低、疾缓等语音特征,其中重要的部分稳固地和句子模型的特定位置相匹配,形成了语调这种句法手段(在书面语系统中可以转写为标点符号)。其他不太重要的部分则保留其自然示情属性,成为口语表达的副语言特征(副语言特征并没有被语言系统收编)。
以上这些自然规约手段都形成了语言系统内的符号单位,但其能所指之间都是具有理据性的,能指语音是果,所指情绪是因,由果溯因,因而是一种因果性符号。这是语言符号中的另类成员,和一般的能所指之间具有任意性关系的任意性符号有很大的区别。
2.2 语义表述手段
语义表述手段是利用符号的语义内容来表现情感或情绪的语言内示情手段,根据所利用语义内容的不同类型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利用概念意义直接示情。语言符号的概念意义不仅可以对外在事物进行编码,也可以对人类的内在情感或情绪进行编码,形成一系列情感形容词。这样就可以使用包含这些词语的语义命题直接示情,如说“我很高兴”、“我生气了”等。
第二,利用概念意义间接示情。凡是能表现人类情感或情绪变化的人类体征变化,都可以在语言系统中概括为特定词项,我们可以利用包含这些词项的命题来描述体征变化,并从这些体征表现去推理出相应的情感或情绪,从而实现间接示情。如可以被观察到的作为语言外示情手段的面部表情、身姿体态、行为动作和嗓音,用命题表述为“我哭了”、“我的身子抖个不停”、“我把杯子砸了”、“我的声音颤抖”等,都在间接展示说话人的情感或情绪。而在现场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体征变化,也能被命题表述从而间接示情,如“我血压飙升”、“我的心跳急剧加快”等。
第三,利用感受意义示情。语言中某些词项的概念意义和人类的情感反应有较强的关联,因而就会带上一些附加性的情感意义,为了和概念性的情感意义区别,我们不妨称为感受性的情感意义。如“母亲”、“祖国”、“鲜花”等会带来好的情感体验,而“垃圾”、“害虫”、“癌症”等则与之相反。在一定语境下,感受性的情感意义会得到凸显,概念意义会虚化甚至消失,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专用示情手段,最典型的就是原来具有概念意义的詈骂语往往会虚化为类似于叹词的示情手段,如“活见鬼”、“他妈(的)”等。
2.3 自然规约手段和语义表述手段的区别
对于以上两种语言内示情手段还要强调的是,虽然自然规约手段和语义表述手段都经历符号化规约后进入了线性表达序列,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除了有无理据之别外,在用法上也有明显的对立。在表达说话人的自我情感或情绪时,自然规约手段本身就是情感或情绪内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自身来实示情感或情绪,如惊讶时发出高亢的“啊”的声音;而语义表述手段只能在情感或情绪之外通过语言的自我描述来示情,如在惊讶的同时说“我很惊讶”。在表现他人情感或情绪时,自然规约手段不再是对情感或情绪的实示,而是成了一种摹声手段,对他人的示情性声音进行模仿再现,如“他‘啊’了一声”;而语义手段则是对他人情感或情绪的一般性描述,如“他很惊讶”。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语言外自然示情手段极为丰富,任何一个语言系统在对之进行符号化操作的时候,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细微差别都记录下来,必然经历了分类和概括的过程,也就是把各种自然示情手段择其概要,分门别类地归入数量有限的语言符号中。
三、语体变量对示情手段的制约
1.交互性、正式性变量决定示情需要
一种语体是否需要使用示情手段以及使用示情手段的频率,都是由交互性、正式性等语体变量决定的。一般说来,交互性高、正式程度低就会更多地依赖示情表达,要求较高频率地使用较丰富的示情手段;而交互性低、正式程度高就会较少地依赖示情表达,简单示情手段的低频使用就能满足其要求。比如面谈语体的交互性很高、正式程度很低,很多交流内容就会依赖于情感或情绪的沟通,各种示情手段使用频繁。而法律语体交互性很低、正式程度很高,除了有限使用的语义表述手段外,就几乎看不到其他示情手段了。
2.传介方式变量决定示情类别
2.1 两种示情方式:实示反馈和编码再现
传介方式这个语体变量则决定了可供选择的示情手段和示情方式的类别。示情手段的类别上文第二部分中已经详述。示情方式的类别也即示情手段在“发出者表达—接受者反应”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实示反馈的方式。发出者直接面向接收者使用示情手段,接收者可以即时感知,并及时作出反馈。如面谈时,不管使用何种示情手段,接收者总是能当场感受并作出相关反应的。
二是,编码再现的方式。发出者不能直接面向接收者使用示情手段,示情手段在接收者处延时再现,接收者通过事后解码来采取示情反应。比如写传统书信时使用的示情手段都必须通过异时异地的接收者解读以后才能完成示情过程。
2.2 传介方式变量的不同制约作用
传介方式的三个子变量在决定示情手段和示情方式的类型时,起着交错的作用。
首先,传播环境子变量区分为现场性和非现场性两个参数,现场性意味着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际,因而可以利用一切示情手段,既可以是语言内示情手段,又可以是语言外示情手段,既可以是视觉性示情手段,又可以是听觉性示情手段。而非现场性则意味着交际者分处于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只能根据传播手段和媒介形式的不同限制选择有限的示情手段。在示情方式上,现场性决定了实示反馈的方式,非现场性决定了编码再现的方式。
其次,传播手段子变量决定了示情手段的传输方式,因而也决定了示情手段的类型,如空气可以传输听觉性示情手段,纸媒可以传递视觉性示情手段,网络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既可以传输听觉性示情手段,又可以传输视觉性示情手段,而且在传输视觉性示情手段时,使用像似性图案要比纸媒简捷得多,键盘一敲就可以发送一个笑脸,而纸媒书写时要画一个笑脸就不那么容易了。传播手段还同时决定了示情方式,空气可以支持实示反馈的方式,纸媒只能支持编码再现的方式。(网络的示情方式很特殊,详见本文第四部分对虚拟实示的说明。)
最后,媒介形式子变量主要决定了语言内示情符号的呈现方式,口说对应听觉符号序列,所以可以直接使用语音性的示情符号。而书写对应视觉符号系列,必须把口说时的语音示情符号转写为视觉符号形式之后,才能用于书面语交流。口语中音段性的叹气、语气词等被转写为以可视的字形为新的能指的文字符号,而超音段性的语调等则被转写为同样可视的标点符号。此外,口说采用的是实示反馈的示情方式,书写则是编码再现方式。
3.不同语体示情需求和示情手段相互匹配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语体的功能需求与示情表现之间都磨合出了一种相互匹配的格局。面谈语体具有高示情要求,与此同时其现场性和空气传播的特性也使面谈可以利用所有的语言外示情手段(表情、体态、动作、嗓音等)来辅助示情交际,在语言内示情手段中,自然规约手段和语义表述手段也是频繁使用,两者相配合共同实现了实示反馈的示情方式。相对的,法律语体具有较低的示情要求,其非现场性和纸媒传播的特性也杜绝了一切语言外示情手段,只能使用语言内示情手段,而且主要集中于语义表述手段。与之相匹配,法律语体的示情方式也是编码再现。
总之,在不同语体的示情要求、示情手段、示情方式这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匹配模式,高示情要求对应示情手段的丰富性再对应实示反馈的示情方式,低示情要求对应示情手段的贫乏性再对应编码再现的示情方式。
四、网聊传介方式对示情手段的决定作用
1.网络聊天的界定
虽然示情要求、示情手段、示情方式三者之间具有一种匹配规律,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交际的传介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全新的网络聊天模式,导致了三者严重不匹配的情况。
本文所说的网络聊天不包括电子邮件通信、语音视频对话等宽泛的网络沟通方式,而是专指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在线文字交流方式,即交际双方同时在线,虽身处异地,却针对某一话题展开可以即时反馈的文字交流。网络聊天可以依靠多种网络软件展开,如MSN、QQ、飞信、微信等。此外,某一论坛话题或微博话题之下的评论和回复,虽说内容要比网络聊天严肃,发言者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和表达,但实际情况是这些讨论和回复通常比较轻松,交际者的反馈非常迅疾,遣词造句也相当随意,因而和在线聊天并没有太大区别,也可以归入“网络聊天”这一概念。下面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把网络聊天简称为“网聊”。
2.网聊的特殊传介方式
2.1 网聊传介方式的革新
网聊的出现,带来了传介方式的革新。(a)在媒介形式上,网聊使用的是通过键盘输入的视觉符号序列,主要是文字和标点符号,这点和面谈完全不同,和书面交际倒很接近。(b)在传播形式上,网聊使用的是网络技术,可以高速有效地传输信息,其传输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实现即时反馈,这点又和书面交际完全不同,而和面谈很接近。(c)在传播环境上,网聊更是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局面,一方面交际双方分处两地,无法感知对方,表现为非现场性;另一方面,交际双方又可以利用眼前的两块电子屏幕,同时呈现同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还可以随着交际的深入不断同时更新。
2.2 空间现场性和时间现场性的分离
这些网络传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传播环境的创新表现,迫使我们对现场性这一传播环境的子变量进行重新分析。我们需要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分离,把现场性进一步细分为空间现场性和时间现场性。
所谓空间现场性,就是交际双方处于同一个地点,感知同样的空间环境;而时间现场性就是交际双方处于同一个时间,虽不能直接观察对方,却可以随时和对方即时联络。
这样一来,传播环境内部的子变量理论上就可以分为四类:空间现场性/时间现场性、空间现场性/时间非现场性、空间非现场性/时间现场性、空间非现场性/时间非现场性,通俗一点就可以理解为同时同地(如面谈)、同时异地(如电话)、异时同地(如黑板留言)和异时异地(如书信)。在对传播环境进行重新分类以后,我们就可以把网聊归入空间非现场性/时间现场性,这一点和打电话一样。
2.3 时间现场性要求克服空间非现场性进行即时交流
区分了时间现场性和空间现场性以后,我们可以发现,网聊和传统的文字交流方式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网聊借助网络技术提供的时间现场性克服了空间非现场性的阻碍,从而实现了视觉符号的即时交际。这是一种新技术背景下的全新交际方式,但从示情表现来看,其示情要求和示情手段的配置却产生了相互背离的困窘。网聊的交际过程和面谈非常类似,交际双方就某一话题展开交流,不断交换话轮,相互之间进行即时反馈。也就是说,网聊和面谈一样具有交互性和非正式的特点,因此同样也提出了很高的示情要求。但是两者在传介方式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面谈的传介方式是:
听觉符号序列—空气—空间现场性/时间现场性
因而面谈可以利用所有的示情手段、采用实示反馈的示情方式,以满足高示情要求。而网聊的传介方式可以被归纳为:
视觉符号序列—网络传播—时间现场性/空间非现场性
这就决定了网聊只能使用视觉化的语言内示情手段,即文字形式的自然规约手段和语义表述手段等,这些手段是非常有限的,完全无法满足高示情要求。
而且,网聊的高示情要求不仅来自于交互性和非正式变量,还来自于时间现场性带来的交流渴望:交际双方已经处于同一个时间中,强烈地激发了向对方实示情绪的欲望,迫切希望克服空间的阻隔实现情绪的实时交流。这一点可以和传统书信进行比较,传统书信同样也具有交互性、非正式性的高示情要求,同样也是使用视觉符号序列的媒介形式,但是其传播环境既是时间非现场性也是空间非现场性的,因而就不会产生实示情绪并获得即时反馈的强烈欲望,这样使用原有的能够延时再现的语言内示情手段也就够了。
3.网聊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
网聊时示情要求和示情手段之间的巨大矛盾,促使语言系统发展出全新的示情方式来满足情感或情绪交流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在面谈语体和书信语体中都没有出现过的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
所谓虚拟实示①,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将原先交际双方只能在同一空间现场中感知的示情成分,同时实示在分处两个空间现场的两块电子屏幕上,从而使屏幕前的双方产生在同一空间现场感知它的效果。在现有的网聊场景中,虚拟实示的示情手段主要有表现人物表情、体态、动作的头像或图片,这些示情手段都是语言外的,虚拟实示的结果就更增强了面对面的效果——仿佛双方处于同一空间,可以互相观察到对方一样。所以,虚拟实示其实是依赖虚拟的空间现场性展开的,其高仿真阶段即视屏对话,可以把分处异地的交际双方的影像和周遭环境都在电子屏幕上直接相互呈现,而不是简化为表情或动作符号,这就仿佛制造了一个双方可以互相观察的虚拟空间,产生了更强的空间现场性的感觉。目前的网聊显然仅是一种低保真的虚拟实示,它还需要把现场因素转换为视觉符号序列才能在异地的屏幕上同现,这就促使语言系统产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
4.虚拟实示制约下的网聊示情原则
要想使示情手段在网聊中实现虚拟实示,要满足三个示情原则,分述如下:
示情原则Ⅰ 规约化原则——网聊中的示情手段必须是规约性的示情符号。②
示情手段只有经过符号化操作,通过能所指的规约,产生了具有编码和解码共识的示情符号,才能在网聊的虚拟实示中起到示情作用,如交际者临时任意使用未加约定的示情手段,就有可能因无法解读或者误解而导致交际障碍。
其实,在自然口语中这种规约化的符号约定早已广泛发生,如前述语气词、叹词的形成都是对自然示情手段的一种规约。而在网聊中,除了利用原有的符号化机制进一步扩大符号化的范围外(即增加更多新的叹词和语气成分),还对表情、体态等原来没有经过规约化操作的示情手段进行了约定,使之成为新的示情符号。
示情原则Ⅱ 视觉化原则——网聊中的示情手段必须实现视觉感知。
在网聊的虚拟实示中,示情符号必须在分处两地的两块屏幕上共现,因而所有的示情手段都必须通过视觉化改造获得视觉能指后才能出现在交际中。
这种视觉化改造分为两种,一种在文字记录语言的时候已经发生,即用字形和标点记录口语中的语气词、叹词、语调等听觉示情手段;另一种则是把表情、体态等原来口语中现场实示的示情手段也转化为视觉性图像,这是原来口语中所没有的创新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示情原则Ⅰ中的符号化操作和示情原则Ⅱ中的视觉化操作是同时发生的)。
示情原则Ⅲ 线性化原则——网聊中的示情手段必须纳入线性序列。
网聊虽然发展出虚拟实示的新示情方式,但毕竟仍是以语言系统为主要媒体的交流活动,不可能激变为立体型的图像交流。所以网聊中还是要遵循文字表达的线性惯例,把所有的视觉示情符号编入线性序列中。
5.网聊示情手段的增生策略
为了通过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满足网聊的高示情要求,网络语言必须增生大量的示情手段,同时这种增生又要受到以上三个示情原则的制约,于是就产生了三种增生策略:
策略Ⅰ 创设示情手段类型——创设自然语言中原先不具备的视觉性示情符号,丰富网聊中示情手段的类型。
这一增生策略利用创新机制开拓了语言中示情手段的制造方式,生成了新的示情类型,其具体表现是:(a)表情/体态/动作图像化;(b)哭笑声音叹词化。
策略Ⅱ 拓展示情手段数量——充分发掘语言收编自然表情手段的方式,增加更多的示情手段。
这一增生策略造成的新示情手段虽然大大扩展了语言中原有示情手段的数量,但生成机制的学理却是一致的。其具体表现是:(a)更多的音段成分被符号化;(b)更多的超音段成分被符号化;(c)更多的语义表述手段被拓展。
策略Ⅲ 创新示情手段用法——通过词汇化和语法化操作,把原来不具有示情功能的语言成分发展为示情手段,生成新的语义性示情手段。这一增生策略的具体表现是,表情和动作词语虚化为语义性示情手段。以上增生策略的具体表现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第五部分中详加描述。
五、网聊示情手段的创新
1.创设示情手段新类
网聊中,有一些示情手段是利用原来语言系统无法利用的手段新创设出来的,形成了全新的示情手段类型。
1.1 表情/体态/动作图像化
口语中的示情符号其能指是语音,因而只能通过因果性和语义性的方式来对示情手段进行符号化操作。但是网聊是基于视觉符号序列的,就有可能采用像似性策略直接对视觉性示情手段(面部表情、身姿体态和行为动作等)进行符号化操作,形成一种不经过口语符号中介的图像化符号。这些图像符号虽然没有语音,但能在异地的两块屏幕上直接共现,从而实现虚拟实示③。这种新型的视觉示情符号可以分为表情符号和表情图片两个小类(由于网络中它们的实例已经较为普及,甚至在一些输入法中也常出现,以下分析不再举例),这已经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特征。
表情符号是利用键盘上的英文字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组合而成的复合符号,是对人类表情的图画性模拟。主要描摹眼睛和嘴巴两个部位,也可以临摹体态和动作,还可以作更精细的区分以描摹细腻的情绪。
表情图片则是一种抽象图画,它比表情符号更直观也更形象。表情图片也不仅用来描摹表情,同样可以刻画体态和动作。随着商业开发的介入,网聊中可供选择的表情图片越来越丰富,用各种卡通人物或动物的图片来表现各种情绪,而且出现了可以活动的动画形式。著名的QQ表情就有几十个系列几百种之多,用户还可以使用开发工具自己创作。
1.2 哭笑声音叹词化
人类主要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在表露时,有时会带有特定的嗓音,主要表现为笑声和哭声,它们是说话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因而也是一种语言外的因果性示情手段。在口说表达中,哭笑声虽然不是语言符号,但由于它们和语音一样都是属于听觉性的,所以可以夹杂在语言符号的线性序列中辅助进行感情的表达。
在文字系统中,我们虽然也把哭笑声音符号化,转写为“哈哈”、“呵呵”、“呜呜”等文字形式,但由于书写交际非现场的延时特点,它们只能被用来描述这种声音,而不用于实示说话者的情感,所以这些由文字系统造就的词语一般被称为拟声词。
但是在网聊中,借助于时间现场性的帮助,这些文字形式被直接用于示情,仿佛是说话人直接发出的哭声或者笑声一样来示情,这就成为虚拟实示中的又一种新创的示情手段。而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考察,这些虚拟实示的声音词都和叹词具有同样的属性,由此产生了一种“哭笑声音叹词化”的现象,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叹词④。如⑤:
(1)呵呵,尝过咖啡鲜果的人估计不会喜欢这种水果。
(2)才知道明洞离南山很近 无意陪老妈来到中国领事馆 才发现旁边就是南山哈哈 都来韩国二十多次了 怎么才发现!
上例中“呵呵”实示一种无奈的情绪,“哈哈”实示一种欢快的情绪,这些用法和叹词几无二致。网上有所谓的“呵呵党”和“哈哈党”,就是指习惯性地使用“呵呵”和“哈哈”来展示情绪的人。
网聊对大量的笑声和哭声进行了叹词化操作,不同的嗓音被细化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如笑声就可以细分为:
呵呵/赫赫/喝喝:带点无奈的苦笑。 嘻嘻、西西:普通程度的开心。
嘿嘿/嗨嗨:带点阴险地笑。 吼吼/HOHO/厚厚:极其得意地笑。
哇咔咔/咔咔/kaka:得意忘形地笑。 嘎嘎:得意的怪笑。
噗哈哈:滑稽得引人喷饭地笑。 忽忽/呼呼:可爱地笑。
一个熟练的网聊者,能够准确辨析和利用这些“笑声叹词”来传达有细微差异的情感或情绪。
2.拓展示情手段数量
上小节中我们所论述的网聊示情手段是以往语言表达中所没有的,属于一种类型创新。而在开发新示情类型的同时,网聊语言更为常见的做法是在原有示情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内部示情手段的数量,以满足网聊时的示情需要。
2.1 更多的音段成分被符号化——新兴叹词和新兴语气词
如前所述,嗓音中用来示情的音段成分有两种,独立性音段成分和附着性音段成分,被语言系统规约后的产物分别是叹词和语气词。网聊中除了使用原来书面表达中已规约的叹词和语气词外,还对更多的音段性嗓音进行新的规约,由此生成了很多新的叹词和语气词。
新叹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把原来口语中的语音成分符号化,另一个是引进方音或外语中的已有叹词(相对于普通话来说是新叹词)。如:
(3)切,你以为穿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4)额,一个摇滚歌手,回家带孩子,对比太过强烈,强烈的对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所以感动!
“切”表达对事物的不齿,“额”表示的是出乎意外,这两个叹词来自对口语中语音成分的新规约。
(5)矮油,原来重发是为了强调自己cool毙了的形象呀~
(6)看到这些美味的泡芙,想象着第一口咬下去。艾玛,我的小心肝儿都酥了。
(7)OMG,竟然被忽悠了那么多年!
(8)纳尼?是肉肉诱惑我不是我吸引它!
“矮油”是模拟叹词“哎呦”的南方话发音,表示惊讶、调侃、讽刺等语气。“艾玛”模仿东北话叹词组合“哎呀妈呀”的发音,表示十分惊讶。OMD是英语“Oh my god(我的天啊)”的缩写,“纳尼”是日语“什么”的音译,表示惊讶的情绪。这些例子中的叹词都是普通话系统对方言或者外语的借用。
新语气词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对口语中语音成分的符号化,另一个是对方言中语气词的借用。如:
(9)对自己有点自信啊喂,到底是为什么让你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被保护呢?
(10)终于吃到了传说中的@南宁泰府 泰国菜好评么么哒!
例(9)中的“啊喂”可能是“啊”和“喂”的杂糅,主要表示一种提醒别人注意的语气。例(10)中的“么么哒”本来是模拟接吻的声音,现在出现在句尾用来表示亲热或喜欢的感情,已经发展成语气词了。
此外,还有不少源自方言的语气词,根本没有汉字可以记录,就采用谐音的方法加以规约。如:
(11)瓜瓜最近越来越喜欢给妈妈拍照了,还会要求看看拍得好看伐
(12)我要吃小笼包啊!!!但是这里的小笼包居然都是用红醋和红姜的一刚!!厨师你们都是傻X嘛!!
“伐”和“一刚”都是来自沪语的语气词,前者表示疑问语气,后者表示出乎意料,可能源自“伊讲(他说)”,在上海话中“伊讲”已演变成一种句末的语气成分,网聊语言把它借用了过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特定方言区的使用者才选用这些方言语气词,它们是作为一种通用的示情手段被大家普遍使用的。
2.2 更多的超音段成分被符号化——标点符号和修辞格式
嗓音中必须依附于音段成分的超音段成分也有示情功能,在口头表达中被符号化为语气语调,在视觉符号系统中被转写为标点符号。在网聊中,新的标点符号被不断开发,拓展了示情手段的数量。如新出现了一个“~”符号,描述音长的增加,表示轻快的情绪,经常连用,不用于谈论严肃的事情:
(13)哈哈~~特写老公的包包~像蜘蛛侠!~哇咔咔!~~
(14)咳~我宣布,新版~铁甲~工程~机械网~论坛~~现在~上线啦!(此处应有掌声)
“。。。”则是省略号的变体形式,原来是因为中文状态下输入省略号不方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用多了便成为一种新的标点符号,经常用来表示无语状态,如:
(15)这。。。。。我不能告诉你们我看到了什么。。。。只能说太变态了!!!
(16)跑步进教室,发现今天老师居然请假停课了。。。。。。。。
从上述例子中还可以看出,使用者可以根据无语的程度来选择句号的多少。
原有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很大改变,产生出一些新的用法,如:
(17)我!永!远!也!搞!不!懂!
(18)为什么张杰居然是我是歌手第三场第一名?!!!他有咩资格!
例(17)每隔一个字用上一个感叹号表现了一字一顿、咬牙切齿的语气,这些感叹号也可以替换为顿号或者句号,表现的情绪就稍微缓和些。例(18)则是感叹号、问号被反复叠用以表达复杂强烈的情绪。
除了标点符号外,网聊还创造出一些特定的修辞格式,用来模拟超音段成分的变化,成为新兴的修辞性示情手段。如:
(19)双眼皮纤维不可能那么好用啊掀桌都涂成这样了还没有失去粘性简直神物但是不太适合厚眼皮吧,有眼袋真是老十岁,瞳色浅好像是肾不好吧(要你管!)(我知道后面戴了美瞳)
(20)这天气就像个色狼一样!冻手冻脚的!冻手冻脚的!!冻手冻脚的!!!
(21)原来参加了冬季长跑还要跑八百米我被坑了,被坑了,坑了,了,e。。。
以上三例都通过格式的变化再现了嗓音中的节奏变化和强弱变化。例(19)可称为“急促句”,全句不用标点,一口气念下来。这种用法在意识流小说中早已出现,用来表现主人公意识的连续不断。但在网络语言中却是模拟说话急促不加停顿,表现了焦急、激动的情绪。例(20)可称为“渐强句”,句中的信息焦点被说话人不断重复,语音渐强,表现了激动、愤怒的情绪。例(21)可称为“渐弱句”,描摹了一句话说出以后声音逐渐变弱余音不绝的现象,常用来表现无语、无力的情绪。
2.3 更多的语义表述手段被拓展
通过语义表述手段产生概念性的情感意义或者感受性的情感意义,本来就是语言内示情手段的重要方式。网聊语言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力拓展,首先是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情感形容词,如:
(22)今天我的心情犹如过山车...刚刚经历了生气、郁闷、焦躁、无奈、伤心和温暖...
(23)一个人的时候最纠结的就是吃什么。。。好纠结。。。废好多脑子。。。
上例中的“郁闷”、“纠结”,再如“蛋疼”、“囧”等,都是近几年在网络交际中出现的新词,这些新词也很快进入了日常语言,丰富了书面语的情感词语义场。
此外一些语言单位的感受性情感意义被强化,成为专门的示情手段,如:
(24)我顶你个肺!!!这位大姐,别玩过火了,要相信因果报应哦!!!
(25)唱着吴莫愁的price tag,那小腰扭的!!额滴神啊!受不鸟了!真有冲上前去一巴掌拍死他的冲动啊!
(26)近些年来银行的风险就从来没断过:银行卡被人复制有木有?POS机盗刷有木有?柜员机取出假毛爷爷有没有?不能即时挂失钱被转走有木有?户头资金被盗横竖不赔有木有?你柜员机得了痴呆症却抓别人坐牢有木有?
“我顶你个肺”表示对对方的愤慨,“额滴神啊”来自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女主角的口头禅,表示极度惊讶。“有木有”是“有没有”的谐音形式,原来是一个疑问格式,逐渐演变为表示强烈的质疑。
最典型的是很多脏话成为专门的示情手段,如“草泥马”、“尼玛”(“你妈”的谐音)、“你妹”(可能来源于“你妈”的仿写)、“我靠 /哇靠”(可能为方言“我尻”之谐音)、“我去”(“我去你妈的”之省略)等。其中一个词族来自于“我肏”,谐音形式包括“我操”、“我草”、“我艹”、“卧槽”等,其实都来自于“我肏”。这些脏话除了字型变异外还通过语言游戏“洗白”自己的出身,如“次奥”通过类似于反切的方法指“操”,“氧化钙”则是哑谜(氧化钙的分子式是CaO,按照拼音来读就是“操”)。这些变化都减低了这些脏话的不雅程度,使之成为一种表达愤怒情绪的手段,而在简省为单音节的“靠”、“操”之后,其作用和叹词几乎无异,如:
(27)靠!真的灵!淘宝免单不说!爸爸还给我打钱了!
(28)操!真的有用的!!大家都试试!
3.创新示情手段用法
表情、动作等视觉性的示情手段不仅可以如本部分第1.1小节所述创新性地图像化为像似性符号,还可以通过任意性符号化操作转变为词语,如表示表情的“哭”、“笑”,表示动作的“抱抱”、“掀桌”等。这些表情、动作在现场实示时是强烈情感反应所带来的结果,因而会给人带来很强的情感体验,但在转化为任意符号性的词语之后,只是对相应表情或者动作的描述,不能用于直接示情。但在网聊中,这些动词发展出了全新用法,成了一种新兴的示情手段。先来看表情的例子:
(29)(哭哭哭哭)这是我最爱看的美剧之一,也就这样结束了!!
(30)同样都是搁置了一个月,橙子才开始皱皮而苹果却已经腐烂了,所以说脸皮厚对于生命的意义非常重大。(大笑)
例(29)和例(30)中的“哭”、“大笑”用括号形式置于句首和句尾,和话语内容隔离,以此显示这一表情是依附在说话行为上的,这就实现了表情的虚拟实示,成了一种新的示情手段。当这些表情进一步夸张化的时候,其示情功能就变得更加明显,如:
(31)(哭瞎)看来我只能靠自己努力做女王了。
(32)等等LIVE和LIFE一本才120!??要是我在国内多好啊!!(已哭瞎)
“哭瞎”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发生的,因而其概念意义虚化,只用来表示强烈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哭瞎”已经词汇化为一种专门的语义示情手段。
网聊中一些描述人体动作的词或词组发生的情感化表达的变化更为明显,其虚化过程表现为:行为义逐渐转化为情感义,演变为纯粹的示情手段;与之相适应,其分布环境也从句中主要动词逐渐演变为全句依附成分;同时,音节发生简省。我们认为,其实这也就是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历程。我们试以“掀桌”为例来说明这一过程:
(33)吃饭的时候遇见个熟人,我定睛看了两眼,没错,是认识!这货刚坐下低头玩手机,就坐我斜对面!咋办?这饭,这汤...?我一咬牙,差点没掀桌。
(34)打边炉我讨厌木耳海带竹笋,喜欢羊肉可惜现在市场上充次颇多不大敢买,酱料方面没有鲜小辣椒定掀桌。
(35)跟客户讨论行政区划讨论得我都要掀桌了!真心听不懂什么区县乡镇的行政划分逻辑啊。。。555?
(36)记错单词意思比不记得意思更让人窝火!还得忘记错误意思再记新的意思啊掀桌!
例(33)的“掀桌”就是“掀翻桌子”的本意。例(34)的“掀桌”既可以表达“掀翻桌子”的实际意义,也可以表达“翻脸走人”的引申含义。到了例(35)“掀翻桌子”的意义已经不成立,只能表达“翻脸不管”的含义。而例(36)的意义进一步虚化,“翻脸”的意思也没有了,仅用来表达“恼怒”的情绪含义。从句法位置看,例(33)中“掀桌”处于谓语位置,例(34)和(35)已经到了从属小句中。例(36)中的“掀桌”已经相对独立,甚至位于语气词之后,表明这已经是全句的附属成分。这种形式上的从属化是与意义上的不断虚化相配合的。
类似的词语或词组在网络语言中有一大批,如“(我)倒、怒摔、抱抱、摸摸”等。它们的虚化用例见下:
(37)我倒,如果是真的,真是太奇迹了,孩子反而供给母亲健康的血液。所以说,一切自有因果。
(38)看到了么!跑了45分钟10°坡8k速,消耗197卡路里,吃两袋40g的80卡的薯片牙都没塞好就白跑了啊,你妈妈知道么!!!怒摔!!!还好我不是减肥啊,否则你们是只能喝水么!!!
(39)亲爱的,好好加油考试,以后玩的机会多得是,到时候咱俩背上乖包包,穿上花衣衣,管它啥破事情,都是浮云,玩不爽不回家,耶!抱抱~
(40)摸摸别伤心我们也很舍不得它我们也很怀念它
以上这些用例中的动作都没有实施,在句法位置上多是独用,从而演变成为表达说话人情感的专门的语义表述手段。
从生成机制上来考察,这些虚化示情成分的形成过程其实与语法化的语气词是一样的——原本具有实在的概念,逐渐演变为专门的示情手段,同时变为意义虚化、功能依附的虚词。它们中有一些也确实常依附于句尾,有演变为新的语气词的可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聊语言在示情手段的类型和数量上都有很大发展,充分利用时间现场性和虚拟实示的手段,克服了空间非现场性的限制,达成了特殊的示情需要。
六、余 论
在目前看来,网聊的交际行为还受到交际者年龄、使用时段、交际话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聊语言也只是网络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影响力无法同口语和书面语相比。但是,随着网络交际的普及,网聊现象正在日益蔓延,而且在语言特征上也发展出一些完全不同于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特征。本文所论的示情手段就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更重要的是网聊中的示情手段还发展出一些口语交际中所没有的功能,如充当反馈性话轮,不表示任何命题意义,仅实现“我在说你在听”功能;如单独充当结束性话轮的功能,网聊中一般很少用“再见”、“拜拜”这样的词汇手段来结束会话,最常见的是使用表情符号或者表情图片来充当话轮结束的收尾语(限于篇幅,这些现象我们拟另文讨论)。这些现象都昭示着网聊已经发育出自己独有的、系统性的示情手段,也进一步提醒我们,网聊有可能成为一种应传介方式变革而诞生的新兴语体。
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确立“网聊语体”并借用语体研究的丰富理论资源来进行相关研究,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前网络语言的研究把注意力都聚焦在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网络新词或流行语上,也许根本并没有抓住网络语言的最重要特征,网络语言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应该在于适应新的传介方式而创造出的那些新的表达手段。本文对网聊中示情手段的研究希望能成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注 释
①关于“实示”和“虚(摹)拟实示”概念的详细阐述,参见刘大为(2006)。
②这里的“符号”是广义的,仅强调能所指之间的约定性,不限于任意性符号,也包括因果性符号、像似性符号。
③文字是对口语符号的记录,而这里所说的图像符号是对自然示情手段的直接符号化,已不是文字符号,而是网络语言的一大创新。
④严格地说,所谓的叹词的分类只适用于书面表达,口语中并不能严格区分叹词和其他未经规约化的、具有示情功能的嗓音。
⑤本文的语料都来自网络聊天或微博,所以无法一一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