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以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为例
2014-12-04任兰兰王良范
任兰兰 王良范
(1.安顺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2.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处理自身及其自然环境关系时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它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在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生态伦理问题成为学界及政府研究、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的视角逐渐从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贵州黔中一带屯堡地区,形成于明朝初期朱元璋巩固西南的大规模军民迁徙,经过六百余年的历史积淀,在相对封闭的山区条件下,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建出独特的屯堡文化体系。屯堡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积累出生存与发展的宝贵经验,并从生产、生活上形成了独有的生存智慧。通过对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梳理和研究,思考其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性作用
生态伦理是人类在从事自然生态活动过程中反映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问题,具有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近代工业文明把人与自然完全推置于一种对抗状态,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最终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生态伦理问题。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Aldo Leopold)建立了大地伦理学。随后的生态伦理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生态伦理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禁止伤害生命和破坏自然;(二)提倡保护、促进生命与自然界的发展;(三)尊重自然权利。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应把自己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个体生命延伸到整个生态系统,并对其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些思想正好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谋而合,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众生平等”均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其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以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人与自身生存环境一体以及生命本质现象的统一性为基础,是整个传统生态伦理的核心。屯堡文化通过对儒、释、道文化的碰撞融合,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创造出适宜山区地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把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包含着生态伦理的智慧,对于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平衡,以及解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等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屯堡文化符号、文化事项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鲍屯村神榜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屯堡文化中,神榜文化是一大特点,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及人物,甚至是撰写神榜时讲究的禁忌,都蕴藏着较为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从鲍屯村村民普遍供奉的神榜内容来看,很多地方都显示出对天、地的敬畏。如神榜横批内容为“受天之禄”、“受天之祜”、“受天百福”中的“天”;中间条幅中“天地国亲师位”的“天”、“地”;神联“食禄每怀天地德安居常念祖宗恩”中以天地为衣食父母的感恩怀德,“天高地厚君恩重祖德宗功师范长”中对“天”、“地”的敬重;子联“天有日月星辰地有五谷丰登”、“天地盖载恩日月照灵恩”中以天地自然为生存根本的情怀,这些内容都可看出鲍屯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再看神榜中所提及的人物,如“神农轩辕”、“教稼后稷”、“三官大帝”的天官、地官和水官,均流露出朴实的鲍屯人对于使其生命得以存在及延续的天地万物的敬重与感恩。
鲍屯人对于神榜的写法也有很多规矩和禁忌,比如在写正中的条幅“天地国亲师位”要求极为严格,不能出任何差错,必须严格遵守“天不顶天,地不沾土,国(君)不封口,亲不比肩,师不冒头”[1]的标准。所谓“天不顶天”就是天字的一撇不能顶着最上面的一横,这是因为在鲍屯人心里,天是无穷大,没有谁能与天齐高,顶天就是对天的大不敬。而“地不沾土”就是地字的土旁一竖不能与一提相连,土地对鲍屯人来说就是生存之本,俗话说黄天厚土、天高地厚,土对黎民百姓的恩情是最厚重的,地字沾土了就是对地的大不恭。由此,可从这个规矩中对“天”、“地”二字的书写禁忌,体会到鲍屯人对天地自然的恭敬之情。这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崇拜、关怀和感恩的心理,构成了鲍屯文化中天、地、人合而为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鲍屯村风水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鲍屯村地处环境宜人的杨柳湾,“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负阴抱阳,逐步升起,面向平坝,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适宜农耕。”[2]整个村落的北边是居住用地,南边则是生产用地,平坦开阔的良田所生产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的鲍屯村人。鲍屯村有着“狮象把门、螺星塞水”的神奇景观,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即相地之术,古时候称为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蕴含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并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以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在民间广为流行。鲍氏始祖鲍福宝在当年选址建村时,也很讲究风水,“面对这块宝地,始祖鲍福宝在此建砦,就地取材,用这里丰富的石料木材建起一座名为‘永安屯’的原始古村落,表示要在这里永久安身下去。先民们以三块岩石连成的直线为中轴线建砦,并且以紫禁城为模式开工动土。同时,他们按照传统的五行学说做到‘靠山不近山,恰水不傍水’的原则进行村落的房屋建造。”[3]鲍福宝所注重的建村风水,也正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实地考察,合理利用区位、土地等自然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居住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鲍屯村建筑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贵州安顺一带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满山遍布着薄灰岩,屯堡人就地取材,房屋建筑全部选用薄灰岩修葺,用石板垒砌墙壁和以菱形形状石板瓦搭建屋顶的石板房形成了屯堡建筑民居的特色。石板房冬暖夏凉,特别适宜山区气候,是建筑设计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居住方式。“在鲍家屯行走,那些‘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加上古老的石墙与砦中的碉楼,碉堡,一个个石头的往事在眼前纷纭,令人叹为观止。”[3]鲍屯村本身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走在鲍屯村,脚下踩着的是石头,手上摸到的是石头,放眼望去看到的还是石头,整个村子像是赋予了石头以生命,石墙石壁石瓦石巷,修建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之中,将生产与生活分开的村落布局,充分展现出鲍屯村人古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四)鲍屯村碑刻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为了保护村子的山林河流,鲍屯村人在石碑上刻下文字,以规范村民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习俗。世世代代鲍屯人依照碑文规定形成了保护山林和野生动物的民风习俗。在鲍屯村周围,广阔的原始森林形成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如世外桃源,成为鲍屯村的一大生态景观。在保护水利河道设施的“禁水碑”中,严禁村民在饮水区洗衣、洗澡等以保证饮用水卫生;严禁对野生鱼虾的恶性打捞(毒鱼、炸鱼等方式),以保证河流生物圈的生态循环。在鲍屯村至今仍保存的明代《移马井碑记》上,明确规定了村民要维护并管理好水利设施;清代《大坝河碑记》上刻有村规民约,要求鲍屯村民在开发利用河流的同时,更要重视维护河道设施,保护河流生态。通过“禁林碑”、“禁水碑”这种碑刻文化形成的规范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约束效应,使得生态资源在得到保护的同时,形成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五)鲍屯村古水利工程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始建于明代的鲍屯村古水利工程,经过数代人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水利网络,六百余年来的不断维护,一直保存并使用至今。从功能以及建构原理上来说与四川都江堰古水利极为相似,被誉为“黔中都江堰”。鲍屯村古水利工程的一大特点就是水仓坝,采用“鱼嘴分流”设计施工建造。水仓坝的水通过“鱼嘴分流”使得水往下游分流,以维持整个河流的生态平衡。此外,鲍屯村的河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鲍屯村人还充分利用水流产生的能量,按梯级开发建造了水碾房,用于村民的碾米、磨面和面条加工等。这种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模式,既不消耗燃料,也不使用畜力,通过水的流动自然形成动力。2011年,鲍屯村水碾房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最高奖“卓越奖”;2012年5月,鲍屯村古水利工程获得中国“水利遗产保护奖”;同年12月,鲍屯村还入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鲍屯村古水利工程包括雨水利用、河水利用与防洪、井水(泉水)利用、污水处理及利用四个系统,它说明鲍屯村先民早在六百多年前就树立了环保意识。始祖鲍福宝定下每年“岁修”的祖训以及村民们数百年来的精心维护,古水利工程历经数百年时光,至今仍保存完好。古水利工程是鲍屯村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在生产方式上它解决了北面农田的自流灌溉问题,使得鲍屯村北面的农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并多次避开了较大的旱涝自然灾害;在生活方式上它还具有供水、排污等功能,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屯堡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化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从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态伦理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构建与发展息息相关。屯堡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协调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经济是以牺牲、破坏大量生态资源为前提的。“十二五”规划以来,我们在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建设又带来了极为严峻的考验。经济的发展是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在发展基础上坚守生态这条底线,就更要尊重生态伦理。在近年来国家推行的政策中,一再提到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从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寻找到宝贵的思想资源,作为生态伦理的支撑点,以应对生态环境危机下的诸多难题。屯堡生态伦理思想从直接的生存经验出发,通过人与自然的同生存、共发展,不仅把先于人类产生的天地万物当成可资利用的生活资源,同时也当成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根源,从生产、生活、生态上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意义。
(二)强调了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的问题
在屯堡文化展现的生态文明中,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等所构成的生态环境既是一种尊重生态伦理的外显,又是一种坚守生态伦理的结果;而依靠神榜文化、碑文内容形成的崇拜禁忌、民风习俗,则深深植根于每个屯堡人的生产、生活中,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得到有机循环。屯堡人正是通过敬奉、禁忌、习俗、村规,从而约定俗成了一套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以此来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这种保护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也即是一种生态伦理道德内化后形成的文化自觉。在这种文化自觉背景下,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解决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等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创建了生态示范的榜样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规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从生产、生活、生态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建设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屯堡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从生产、生活、生态上对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最直接的生态示范。
四、结语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这种美不能只是停留在外部环境的视觉感官上;某种程度上说,它更是对于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即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态伦理道德内化的要求。在屯堡生态文化中,呈现出的不只是村容村貌上的优美环境和良好生态,还有屯堡人在对待天地万物与自身发展时融洽的相处意识,因此,对于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借鉴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屯堡生态文化,汲取其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增强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从而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
[1]李建军.屯堡文化研究2011卷[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2]彭 瑛.安顺鲍屯人的生态文化观[J].安顺学院学报,2010,(1).
[3]杨友维等.大明屯堡第一屯鲍家屯[M].成都:巴蜀书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