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与课程实施路径——基于贵州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开设视角

2014-12-04王先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苗族贵州博物馆

王先华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民族文化是贵州普通高中课改实验三级课程管理中地方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地方课程教材《贵州自然与人文》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为了贵州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的有效实施,笔者在《<贵州自然与人文>课程开设的实施构想与评价建议》与《<贵州自然与人文>课程的定位、内容与教材编写体例》两文的基础上,再就贵州“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与课程实施路径作如下阐述:

一、贵州“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

《甲申文化宣言》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起源、地域环境和历史过程各不相同,而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辩识、竞争、对话和交融的动力。我们期待,经历过全球的洗礼,原生状态的、相对独立的多样文明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参照,更为坚定的认同。”[1]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地方课程教材《贵州自然与人文·多彩贵州——守望精神家园》中,对贵州民族文化这样描述:古代贵州,不仅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区,也是苗族、百越、氐羌和濮人四大族系的交汇地。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各民族的迁徙、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各民族在贵州高原上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一些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文化现象,在这里仍鲜活地延续到今天,构成一座座民族文化的“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千岛”现象。[2]

贵州的“文化千岛”现象亦称“千岛文化”,其呈现形态绚丽多彩。截止2013年,进入国家级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有“大屯土司庄园”、“增冲鼓楼”等73个,进入省级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有260个;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侗族大歌”、“苗绣”、“三月三”等77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40项。面对贵州千姿百态的文化奇观,普通高中地方课程教材《贵州自然与人文·多彩贵州——守望精神家园》参照国家非遗分类标准,兼顾高中学生课程普适性原则,按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手工技艺、节日文化、歌舞戏剧等五种文化形态介绍了贵州“千岛文化”现象。

(一)斑斓的民族服饰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族徽,蕴含着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历史传承、审美情趣、生活习俗等内涵。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贵州多彩厚重的服饰文化,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头饰)色彩斑斓、风格迥异,共同成就了贵州这个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大观园”。

贵州苗族服饰色彩浓艳,质感厚重。银饰、苗绣和蜡染,是苗族服饰中三个重要的符号。值得一提的是,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而服饰上象征着图腾、传说、故事的刺绣图案,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记录和传承了他们的历史。因此,苗族服饰又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贵州苗族支系众多,服饰千姿百态,种类繁杂。黔东南苗服不下200种,是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布依族是古越人的后裔,其服饰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特征。贵州布依族同胞喜居水边和平坝,这些地区通常气温较高,所以服饰比较宽松。青、蓝、白、黑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色调。布依族人喜欢在衣襟领口、袖口和裤脚镶上蜡染或刺绣花边,再配以银饰点缀,清秀雅致、含蓄质朴。

侗族服饰通常以一种底色为主、其它色彩为辅,喜青、紫、白、蓝色,具有明净、清雅的特点。贵州的侗族服饰大体分成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二)古朴的民族建筑

在贵州苗族、侗族、瑶族、水族等民族聚居地,遍布着一种独特的建筑——“吊脚楼”。吊脚楼依山而建,是干栏式楼房的一种,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堆杂物。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支撑,形成悬空吊脚,故此得名。究其历史成因,是贵州山高坡陡的地貌,加上潮湿多雨的气候,共同催生出了吊脚楼这样一种适合山区建造,通风良好、独特别致的木楼建筑。

贵阳、安顺等地的布依族地区盛产石灰岩石板。当地人民就地取材,村寨路面以石板铺成,房屋墙体、屋顶皆用石板建成,石磨、石臼、石桌、石凳等生活用品一概以石制成。布依族的“石头村寨”,石板层层叠叠、建筑古朴敦厚,别有一番风情。

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寨最神圣的建筑,整座楼宇由纯木质构成,不用一钉一铆,全凭木榫、木栓穿合,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鼓楼的外观高大、古朴、威严,塔身如层层宝塔,其形态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本地杉树的原型上,揉合了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现在,鼓楼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它不仅是侗族头人商议集会的地方,还成为群众休闲娱乐、青年男女社交的场所。

风雨桥也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侗族喜欢临水而居,侗寨以桥为多,其中以风雨桥最富民族特色。风雨桥集桥、廊、亭为一体,内壁饰有彩绘,所以又称“花桥”。风雨桥造型雄伟、工艺精湛、被誉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三)精巧的手工技艺

贵州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这些手工技艺凝聚着人民的智慧,经历时代变迁,世代传承下来,用非文字的方式和艺术的手法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与记忆。

贵州苗族地区流传着世代相承的刺绣技艺,被称作“苗绣”。苗绣色彩艳丽明快,图案、纹样多多取材于自然物,造型质朴、粗犷、优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由于苗族支系繁多,所以各地苗绣的风格技艺各不相同。如雷山等地以辫秀为主,剑河以锡秀著称。贵阳花溪的挑花十字绣,贵定、龙里的十字锁边贴绣、六枝梭嘎的挑花、织金的缠丝绣等也各具特色。苗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华刺绣艺术中的瑰宝。

蜡染作为我国古老的纺染工艺,历史悠久。苗族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以其特殊的工艺、夸张的想象力、特殊的美感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贵州安顺,被誉为“中国蜡染之乡”,近年来多次举办蜡染艺术节,让蜡染艺术在创新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银饰锻造技艺是贵州特有的手工技艺。白银在苗族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丽、智慧、财富和勤劳,银饰不但品种繁多,而且工艺精湛。每逢节庆,苗族妇女从头至腰银妆密裹,走起路来银铃叮当作响,呈现出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分30多道复杂的工序,凝聚着世代苗族银匠的聪明才智。漆器在贵州凉山彝语中被称为“祖古几达苏”,以彝族传统的黑、黄、红三色为主色调,彩绘图案取材于自然与神话,多为写意抽象的几何图案,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彝族人制造漆器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漆器使用优质“紫荆”木材作为胚胎,以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由于选用天然材料,工艺考究,堪称是“绿色生态漆器”,享誉海内外。目前,苗绣、蜡染、银饰等十六项民族手工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贵州民族节日众多,有“千节之省”之称。民间流传着“三天一小节,五天一大节”的说法。根据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农事性节日、祭祀性节日、年节性节日、社交性节日等。这些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覆盖民族信仰、礼仪、生产、社交、婚嫁、丧祭、娱乐等,是多元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年节是迎接新年第一天的节日。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大部分都保留着以农历九月或十月为“岁首”的纪年法,有“苗年”、“侗年”、“彝年”、“赶年”、“端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年节性节日集会隆重,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各族人民通过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譬如水族的端节,至今保留着血缘氏族部落年节庆典遗风浓郁的特色,被称为世界上延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

祭祀性节日在少数民族节庆中也拥有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万物之神的敬仰及对祖先的崇拜,祛除人间灾难,保佑人畜平安和五谷丰登。如仡佬族的“祭山节”、土家族的“牛王节”、瑶族的“盘王节”等。鼓藏节是苗族最盛大的祭祖节日,仪式以“鼓”为核心来进行,13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4年,热闹非凡。

社交性节日在民族地区也很常见,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三月三,侗族的吃瓜节,彝族的赛马节,仡佬族的求婚节等都属于这类节日,以年轻男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具有浓厚的择偶氛围。目前,鼓藏节、端节、姊妹节等十七项节日民俗文化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原生态的歌舞戏剧

贵州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并有自己独特的歌舞戏剧艺术。他们用歌声、舞蹈、戏剧来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对生活的热爱。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民歌、八音坐唱,芦笙舞、木鼓舞、锦鸡舞等,都是贵州民族歌舞艺术中的瑰宝;撮泰吉、傩堂戏、地戏此类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戏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中难得的活化石。

被称为“侗族三宝”之一的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在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聚居区,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中外民乐中及其罕见。鸟语虫声、溪流瀑布等自然之音,是侗乡人民创作大歌的灵感根源。其被国外听众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芦笙舞”这种一边吹奏芦笙一遍舞动的传统民间舞蹈,遍布贵州民族地区,流传十分广泛。芦笙舞是力量型的舞蹈,因此表演者一般为男性,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贵州的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都有芦笙舞。

傩堂戏在贵州东北部的德江县流传,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傩堂戏又称傩戏,土家族人叫“杠神”,是一种民间小戏剧种,从远古时期的巫师还傩愿的酬神歌舞发展而来,演出时演员要戴上古怪的面具,具有神秘而古老的意蕴。目前,侗族大歌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芦笙舞、苗族飞歌、撮泰吉等三十六项民族歌舞戏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贵州“千岛文化”地方课程实施路径

赵世林教授认为,“从一个民族人们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3]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家庭与族群(社会)教育培养。贵州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长期和谐共处,创造了原生态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然而,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几数十年间,贵州逐渐形成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使民族地区已经不再封闭;逐渐普及的现代教育科技悄然改变着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廉价的现代工业商品正逐渐取代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全方位的现代传媒严重地冲击着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可以说,赖以承载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贵州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已经被现代化进程所打破,民族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依赖家庭与族群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链条已经开始断裂。据统计,目前贵州有外出务工农民630万,留守儿童116万[4]。贵州外出务工农民多数来自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他们远在异乡,对子女的抚育管理尚且不能解决,更勿论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了。

作为文化传递主渠道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贵州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对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2002年,省教育厅与民宗委下发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 (黔教发〔2002〕16号);2008年省教育厅与省民委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 (黔教民发〔2008〕216号);2012年,省教育厅将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列入《贵州省2012年秋季-2013年春季普通高中教学用书目录》,进入贵州普通高中课堂。《贵州自然与人文》教材把民族文化作为重要的核心“人文”元素纳入地方课程实施范畴,并力图通过以下课程实施路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教材文本及其延伸阅读

贵州虽然是多民族省份,长期土流并治,但是贵州建省六百年来,中原主流文化得到了强势推进。明清两代,出现了“七千举人,八百进士”的盛况。[5]清朝末年,贵州建立各级各类新式学堂840余所,近代教育体系初步确立。然而,以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彝族、水族有本民族的文字,且这两种文字还有待完善,其使用也主要局限于宗教祭祀活动,只掌握在少数巫师教徒之中,并未在本民族中大众化的教化使用。因此,只能依靠家庭和族群传承的现实决定了贵州既是“文化千岛”又是“文化孤岛”的民族文化现象。由于文字载体传播的缺失,贵州民族文化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长期缺失,各民族缺乏相互了解学习的有效途径。

文本阅读是文化传播重要方式,同时也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重要路径。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6]为此,《贵州自然与人文·多彩贵州——守望精神家园》专题分六个板块,辅以图说的方式全面介绍了省域“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旨在为学生提供总体了解省域民族文化的普适性载体。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文本、图片及其相关文献的阅读,全面了解贵州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感悟贵州文化“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消除民族偏见,培养民族认同感。进而理解、接纳、欣赏其他民族文化。

(二)以博物馆为第二课堂

博物馆从十七世纪发源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地域与民族文化内涵,故博物馆被誉为“文明之窗”、“挂在墙上的教科书”。在西方以及我国发达地区,博物馆早就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贵州除了省会贵阳的“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外,还建立了“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贵州酒文化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寨露天博物馆”、“贵州乌江博物馆”、“安顺蔡官地戏博物馆”、“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雷山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贵州傩戏博物馆”等20多个区域性与专题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绝大多数把民族文化作为核心承载内容,并通过文物、标本以及多媒体展示省域各民族的文化元素。

贵州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多彩贵州——守望精神家园》的实施,可以把上述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博物馆鲜活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学习,了解感悟贵州民族文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多彩贵州风》,感受贵州服饰斑斓、节日多彩、古建筑朴、手工技艺精巧以及歌舞原生态等美丽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领悟多彩贵州“千岛文化”的内涵。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倡导这种学习方式。2000年,在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提出研究性学习,并把它纳入综合实践活动领域;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理念,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我省2010年秋季启动普通高中课改后,省教育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厅制定颁布了《贵州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意见》建议将“地方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状况”纳入研究性学习范畴。因此,将《贵州自然与人文》地方课程纳入研究性学习,既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又很好地解决目前普通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的学校教学只注重国家课程内容而疏离自身文化环境的问题。

本世纪之处,贵州在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同时,在普通高中阶段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已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从贵州省教科所组织评选的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论文)来看,已有一批学生把民族文化纳入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毕节市第一中学阮履云等同学的《毕节地区的可开发资源和民族文化》,安洋等同学的《从毕节地区现代彝族婚俗看彝、汉民族文化的交融》等。但是,从贵州省域,尤其是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民族自治州广大高中学校来看,运用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方式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还有巨大的空间。因此,学校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传承与社会现实,选择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民族文化,为学生营造适合其生命成长的文化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参考资料:

[1]张承鹄,王先华.贵州自然与人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08;56页.

[2]许嘉璐.季羡林等.甲申文化宣言[M].中国青年报,2004-09-05.

[3]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4]张承鹄.王先华,贵州自然与人文43页.

[5]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

[6]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N].人民日报,2012-01-06.

猜你喜欢

苗族贵州博物馆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博物馆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露天博物馆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