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探讨
2014-12-03王勇为
王勇为
摘 要: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楞次定律。这样处理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楞次定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12-02
对于"楞次定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从效果上看,学生也能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发展的位置上,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
本课利用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课堂练习。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自己得出楞次定律。这样处理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一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一、情景体验,引入课堂
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魔术
师:老师这里有一辆小车,现在把它放在平板上,我现在用物块靠近它,现在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小车会运动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这样?
师:此时把纸巾打开,让学生观察到盒内的结构,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内容-----楞次定律
二、实验观察,提出问题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小实验。老师把两个发光两极管并联接入电路中,再接入一个螺旋管。同学们认真观察,磁铁靠近,磁铁远离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靠近时,上面灯亮,远离时,下面灯亮
师:这个实验安全说明了什么?
[过渡]靠近,远离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同的。
师:那么,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科学猜想,自主探究
1、科学猜想
师:请各位同学在小组内讨论、猜想
生: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2、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下面请各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2)学生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探究原理:通过实验得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关系,从而得出感应电流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探究准备:仪器准备和知识准备,同时用投影仪映出思考题:
①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增大或减少)有什么关系,怎样研究?
②列出所用器材和具体步骤;需观察、记录什么?
探究过程:分组实验,探索研究经过讨论,确定利用如人教版教材P88页图4-2装置进行实验,(用导线、灵敏电流计和线圈组成回路),分别用磁铁的N极和S极移近或插入线圈、离开线圈或从线圈中拔出,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①[问1]:磁铁靠近,远离,能反映Bi与B0方向有什么关系?
②[问2]:磁通量的增大,减小时,能得出Bi与Bo方向有什么关系
那么从作用效果来说,Bi是有助于原φ的增大,还是阻碍这个φ增大。
师:那么学生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刚才我们探究后得到的规律。
四、抽象概括,规律理解
1、抽象概括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精练描述:①就磁通量变化而言,“增反减同”。②就磁极相对运动而言,“来推去留”。
2、规律理解
(1)“磁铁穿管”实验:磁铁穿过两管的快慢会不同
a让强磁铁通过塑料筒,会迅速掉下来
b让强磁铁通过铝筒,会发现缓慢的掉下来→“阻碍”不是阻止。
(2)理解“阻碍”
谁起阻碍作用?→感应电流的磁场
阻碍什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如何阻碍?→增反减同
结果如何?→阻碍不是简单地“相反”,阻碍不是阻止,使φ变化变慢
师:教师借助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来增强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五、规律应用,课堂总结
应用1:通过学生练习习题总结: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应用2:定性解释引入实验和二极管实验。
应用3:冲天炮模型。
六、课后思考
电吉他中拾音器是将声音信号转为电流信号的器件,请查阅相关资料
要求学生带总是下得后思考,怎么用楞次定律解释这一现象。
七、课堂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这也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为造福人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当然,在具体实施该教学法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要导的好、导的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崐进行。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必须注意两点:①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②坚持学生活动互动性,生生互动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地讲,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和主动搜索,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5、利用本教学法教学时不能搞"突然袭击",除相对简单的问题外,凡涉及知识面广、对思维活动要求较高、内涵丰富的问题,宜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有必要的思想和知识准备,以便实现高质量的课堂研讨,以利于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