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2014-12-03李长征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小学数学

李长征

摘要:阿基米德的理论是“给我一个支点,我们撬动整个地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个撬动整体教学效果的支点,就是质疑,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敢于质疑,就能够让学生们弄清楚知识的本源,进而发展学生们的数学应变能力,也为小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质疑能力;小学数学;应用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08-02

在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占据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要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独特的观点,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们梳理自身的问题,并且将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帮助大家集思广益,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升。本次论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具体分析质疑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一、在质疑当中能够发展学生们的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一种自古以来的学习规律,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问题产生见解,才能够保证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每一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都应该是有不同之处的,众多学生们的思考就会使得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千差万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们的思想都是整齐划一的,这样不利于学生们的思维创新,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当遇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时也应该充分理解,允许学生们的质疑,鼓励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铺垫,通过学生们不同的问题达到相互的影响和共同的促进。

比如说在苏教版的五年级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的面积》教授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这样一个联系实际的问题:在长25分米,宽18分米的长方形的布料上剪下来几个3分米等腰的直角三季形,问最多能够剪下来几个?学生们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通常会首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后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得出了剪下来的三角形个数。但是有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还有其他的算法,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进一步地追问原因,学生觉得可以将两个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然后沿着长方形的边缘进行摆放,却发现25并不是3的倍数,在长度上存在着剩余,所以不能够通过计算面积的方式来简单算出可以剪下来的等腰三角形个数,在这位学生的提醒下,大家开始尝试手动解决这个问题,发现确实要满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最终绘制出了可以剪下来的等腰三角形为96个。

二、.在质疑当中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质疑本身是一种意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才能够更好地被激活,学生的质疑能力则更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够逐步培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用疑问带领其他的同学共同达到“目的”,进而更加顺畅地展开数学问题的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能够将问题的提出结合到关键节点上。

比如说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中,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体积统一公式》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基本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一定意义上就等于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在小结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应该辅助学生们回顾全程,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有的学生提出了“公式不统一”的问题,很多学生也表示对这样的现象并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让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如何统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质疑之后的答案,同时这种思考的过程本身就会充分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将更多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扮演者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能够给学生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来在合适的时间举行一次数学问题的辩论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们通过课后的搜索和考察在课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自己总结的知识进行论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判断,最终决选出正确的观点作为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实现了小学数学的素质化教育,综合性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质疑当中能够改革学生们的学习策略

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提升因素,但只是提出问题还是不够的,学生们在质疑之后,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们进行所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思考和多样化活动,在不断的反思和尝试过程中,让学生们自行发掘解决问题的诀窍,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增长实际的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在学生们形成习惯之后养成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比如说在苏教版的五年级教材当中,出现了《认识分数单位》的知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首先要通过大量的表象积累,然后逐步地抽象出对于分数单位的实际认知,通常可以总结为:以单位“1”被平均分成的份数来表达分母,表示出其中的一份的形式就是分数。在分数的最大单位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们都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一部分学生认为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1,因为当分子是一的时候,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的单位就会越大,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因为1/1其实就等于1,不能够成为一个分数。在这两种观点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们自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最有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用事实说话。于是乎教师同学生们相约了下一节课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并且在下一节课上做出最终的定论 ,那么在这之前,持有两种观点的同学就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各种途径来寻求有利的证据了,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各类途径和手段进行证据的搜集,上图书馆或者是通过报纸书籍,甚至是互联网的手段,指导数学活动课上的全面探究,实现问题的解决。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们思维品质的开发,质疑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充分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勤于利用并善于利用学生们的质疑能力,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 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5):196.

[2] 张生贵.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内容[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4):195-196.

[3] 唐 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新课程学习(中),2013(06):79.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