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2014-12-03单丽
单丽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在这其中,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师在道德方面、知识教育方面、科研方面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作用的发挥,有助于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的逐年增加,我国进入了研究生教育的大国的行列,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取得不断发展的动力。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道德教育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崇高人格的培养,(2)在知识教育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创造性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传播,(3)在科研方面,促进了研究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4)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其建设与合作促进和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作用
一、导师在道德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崇高人格的培养的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导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如何对研究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会产生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一个导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研究生阶段的发展,要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导师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促进研究生形成崇高的人格。导师对研究生优秀道德品质和崇高人格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第一,在进行学术科研过程中,导师的求真务实的精神会对研究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学术科研活动是一项由导师主持,研究生积极参与合作的具有严谨性和严肃性的科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导师将带领研究生去探索未知的科学。一个具备良好科研伦理道德的导师会表现出优秀的科研道德水平,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责任感以及反省的自觉性,都会在学术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了研究生在道德上的共鸣与效仿,这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使研究生学会了如何对待科研的科学而严谨的态度,学会了对自身所参与的科研的奉献与热爱,学会了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反省。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导师以身作则,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研究生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格魅力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潜在的心理示范作用,这种心理影响是一种无形的、持久的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渗透力和推动力。”[1]平时的生活中,导师的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潜移默化地促使研究生产生对导师崇高人格的折服与崇敬,自觉不自觉地向其导师的人格靠近,并逐步地学习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将这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研究生自己所特有的类似导师的道德习惯。因此,无论在学术科研活动中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导师的优秀道德品质都为研究生所仿效和学习,进而促进研究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其在以后的科研生涯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导师在知识教育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创新性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的作用
古人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导师担任着传播创新性知识的任务。一个导师拥有知识储备量多少,知识创新性多少和传播知识能力大小对于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夯实而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高层次的研究生导师,其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研究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具有自己的特有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其独特的研究优势,这样才能使研究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打牢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而确定自身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导师还应具备相当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是一名研究生导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研究生导师除了拥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研究领域以外,也应该具有与自身专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只有这样,导师才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研究生的视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生的研究需求。再次,导师良好的教学方法艺术和学习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导师拥有高水平的教学方法艺术能够使研究生更容易地接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其专业领域的知识能有一个更好的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为研究生下一个阶段进行的习与研究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网络知识体系。同时,导师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研究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研究生培养教学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查阅资料与进行调研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方法进行启迪引导,能够培养研究生逐步学会快速查阅资料、分析各种文献资料、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这些都有利于研究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独自承担各种科研项目。最后,导师的知识的创造性、前沿性与前瞻性对研究生质量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除了具有本学科已经形成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性知识,也只有导师自身的知识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创新,才能为研究生提供最具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知识,才能开拓研究生的眼界,活跃研究生的思维。作为青年人的研究生,其记忆好、精力旺盛、思维灵活、创新观点多,这些特点使其更易于接受各种新观点和新知识,导师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前沿的新颖的观点和知识会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开拓性的研究和原始性的创新。
三、导师在科研方面发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导师在整个学术科研中起着主导作用,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机会,培养其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师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存在质的不同,他是一种基于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而设立的工作岗位,考核与评价导师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导师要拥有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或者是充足的科学研研经费。研究生也不再等同于本科生,本科生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学习,而研究生是在高等学校或者是一些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其主要学习任务是从事科学研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是科研工作项目的主持人和参加者的关系或者是合作者的关系。一个导师拥有重要的科研项目或者充足的科研经费就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研究生进行参与前沿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平台,同时也保障了研究生思维的开拓性。其次,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工作的平台能够促使研究生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将自己的创新意识通过在导师的科研项目中的实践转化为现实的创新生产力,为科研作出自己真正的实质的贡献。因为研究生会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但这种创新意识和思维只有通过科研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创新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既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又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再次,导师在科研工作方面给予研究生的平台能使研究生更加熟悉如何申请、开展、调研以及最终的结题整个科研的流程。一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课题申请书的撰写、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经费的使用、人员关系的协调、科研风险的评估、课题的分解等”,[2]这也为研究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有利于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最后,导师在科研工作中能够让研究生不断地接触学术最前沿的理论问题,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术界的各种高水平的研讨会与研究工作报告会,研究生通过与不同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不同学者进行交流与学习,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到学术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课题和专业发展趋势,培养研究生敏锐地洞察学术研究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增加在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动力与积极性。
四、导师队伍建设与合作促进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作用
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这里的导师既是指单个导师又是指集体导师队伍。高校和研究机构均采取导师制,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给予关注,导师质量的高低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因此,导师队伍的建设对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选配。导师队伍人员的选配就是要把那些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素养、高尚的道德素养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导师,选拔和充实到导师队伍中来。选配导师队伍人员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德才兼备的原则;(2)择优原则;(3)扬长避短原则。导师队伍人员选配合理就会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第二,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培养。为了建设一支精干导师队伍人员,除了做好人员选配工作以外,还必须做好导师队伍人的培养,提高其指导水平。这项工作完成的好坏程度关系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素质提高与否。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各专业发展需求对导师队伍进行实时的培训,使导师队伍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研究生能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第三,加强导师队伍人员的考察,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机制。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导师考核体系,淘汰不合格的导师以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对于导师队伍建设工作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整个研究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实行单个导师制和集体导师制相结合,实现导师之间有效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在研究生教学中的相互合作,更是在科学研究项目中的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之间相互合作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全面而丰富专业知识,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在科研项目中导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导师队伍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同时,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交流对研究生的培养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培养前期(课程学习阶段)、培养中期(开题及中期研究报告阶段)、培养后期(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阶段),包括六个主要环节(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课题检查评估、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答辩)”[3],在这三个阶段导师与研究生做好交流和沟通,能够促使研究生紧跟导师的研究步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今后的从事科研工作的方向。
总之,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在研究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想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素质就必须不断地建设和完善导师队伍,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形成合理的有机结构,发挥二者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礼泉,张红明. 导师人格魅力: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J]. 中国高教研究,2008,07:23-25.
[2] 王勇. 浅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基于学生的视角[J]. 中国研究生,2007,07:47-48.
[3] 赵锋. 浅谈导师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