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及意义
2014-12-03石云生甄跃辉田必琴
石云生 甄跃辉 田必琴
摘 要:本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探索责任教育的开展模式及内容,利用课程制度及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升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将有助于大学生规划职业、规划人生。
关键词:责任意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教育内容;开展形式
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定在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未来之间关系的纽带[1]。它关系到个人与他人、家庭、组织、社会、国家的关系,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的教育。但是,如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如果缺乏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就缺乏灵魂与动力,将使得大学生的职业梦想成为空想。
如何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开展责任意识教育,使之与生涯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职业生涯课程中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薄弱现象较为普遍。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薄弱已是一个广泛认可的现象,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2]。
(二)责任意识薄弱带来了大学生理想的缺失。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薄弱使大学生理想缺失,主要的表现有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缺失、大学生生活状态的混乱、大学生对家庭帮助过度依赖、大学生集体意识的淡薄及大学生国家民族意识的偏向等等。
(三)责任意识薄弱带来了很多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是政府、社会、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国家、社会机构、高校、家庭都在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与方法,然而,很多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是来自于大学生本身自身责任意识的薄弱。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
(一)自我责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让学生勇于承担职业目标探索、毕业求职、职业生存、职业发展的责任,并付诸实际行动,而不是将就业问题推向社会、学校、家庭,抱怨社会、老师及家长。
(二)社会责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必须涉及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大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生发展建立在了解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基层需要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心怀天下,为社会、国家的整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岗位责任。岗位责任是大学生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基石,岗位责任感的缺乏,使得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没有牢固地基的大夏,不能立足。
(四)家庭责任。家族的需要,家庭的实际情况也应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家庭的和谐能够给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五)组织责任。组织责任是每一位组织成员应该承担的有利于组织发展的责任。组织责任的缺失会使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员工只是关心自己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很少考虑自己工作方式或者效果对企业的影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责任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的责任化管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要强调责任教育的首要方式就是实现课程管理的责任化。推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责任化管理可以真正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责任,不承担责任会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职场的责任管理模式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借鉴。
(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1)心理学活动的运用。对于责任意识教育来讲,让学生自己体会履行责任的重要远远要比反复的说教来得更加有效。而一些心理学的活动或者游戏在大学生生涯规划课里的运用则可以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2)职业生涯教练技术的引入。清华大学自2006年起尝试把这种新技术引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来,并命名为“职业生涯教练计划”。运用的教练技术,可依搭起社会与在校学生的沟通桥梁,提升学生对真实社会的认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更好地规划和发展职业生涯提供辅导。(3)实战化实习、实践的运用。实习、实践是大学生体验职场职业现实的窗口。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够让大学生接触真实的职业世界。可以通过签订实习协议、参加新进员工培训、参加公司业务考核、参与公司管理、参与项目推广等形式让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变得真实可靠,让大学生真正体验职业人的快乐与苦恼,来了解职业世界。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开展责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找到生活及学习目标。根据我们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生活及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现象,带来了学习倦怠、生活混乱等状况。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能够激起大学生对自身、外部世界、自己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充分思考,同时,相对于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这四个因素,责任比较容易认识到,而且更为明确,自己所承担责任的明确,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生活及学习目标,让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并促使大学生付诸于实际行动。
(二)课堂环境的改善。一方面课程的责任化管理使得课堂管理有“规”可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学分并不取决于一次考试、而是与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所参与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甚至自己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都有关系;这样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了职业场景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改善了课堂纪律差、教师每次查课等情况。另一方面,多种课堂教学手段的引入,提升了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更为真切的体现,激发了大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规划、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开展责任教育以来,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课堂管理上,因为引入学生团队管理,每一位学生的出勤、现实表现都与团队成绩相关;同时,整个小组在班级活动中获得成绩优劣也与每一位成员的成绩相关;小组长在享受加分、优先的权益时,也必须承担管理小组成员的责任。结合课堂责任管理制度,开展运用心理学、生涯教练技术等技术,让学生对职业世界、及职业背后所承担的家庭责任、组织责任、社会责任、民族责任,有所认识与体会,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大學生就业力的加强,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
业。伴随着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他们所表现出的对自己、对工作、对企业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实习、求职、见习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企业的责任心、忠诚度会得到提升,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工作上获得了优势,就业力得到了加强,改善找不到“好工作”,就啃老、考研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程东峰.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46-49
[2] 闫格.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N].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13-06/07/content_7898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