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不同疗程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014-12-03代新年马修堂王杨刘杰胡西梁涛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压氧步行偏瘫

代新年 马修堂 王杨 刘杰 胡西 梁涛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康复中心,266071)

步行功能通常被认为是决定脑卒中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1]。已经证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步行能力改善显著[2]。但是,高压氧治疗疗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少见报道。我们分析了4周、8周疗程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6—2013-12本科收治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经CT/MRI检查确诊。②生命体征平稳,存在单侧下肢活动障碍。③步行能力较差,但能够独立站立至少1 min。④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够完成各项检查评定。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小脑或前庭受损导致的平衡功能障碍。②不能配合完成全程治疗。③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原发病、精神障碍。④有视觉障碍。⑤病程超过6个月。⑥高压氧治疗禁忌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卒中性质、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①良肢位的摆放和关节的被动活动训练。②下肢分离运动训练。③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从坐到站训练及站位平衡训练等。④站立床训练,减重平板步行训练。⑤平地步行训练,上下楼梯等。⑥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患肢进行电刺激治疗。⑦ADL训练。2次/d,45 min/次,6 d/周,连续8周。高压氧治疗:采用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生产的YC229010.3-101型10人座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 MPa(2 ATA),加压及减压时间均为20 min,舱内压力稳定后患者戴面罩吸纯氧20 min,中间休息5 min,反复3次。每次高压氧治疗共持续110 min,1次/d,5次/周,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连续治疗8周。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①独立步行能力: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衡量。②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下肢运动功能:共17项,各项最高得分2分,总分0~34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③改良Barthel指数(MBI)[4]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对患者入组及训练情况不知情的同一康复医师各评价1次。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入组共5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卒中性质、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WS、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两组MWS、FMA、M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MWS两组较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FMA及MBI较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WS、FMA、MBI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加以高压氧治疗4周,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高压氧治疗配合康复训练8周,能够进一步改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提高步行速度无明显帮助。

脑卒中后,由于患侧肢体控制能力减弱,肌张力和运动模式异常,导致运动能力下降、不能行走、异常步态、步行稳定性下降[5]。功能恢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活动促进大脑皮质功能重组,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的重要依据[6]。不论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其最终的病理生理均是脑组织的缺血缺氧。高压氧主要通过高压的方式扩大氧弥散效果,能有效促进微血管形成修复受损血管[7],并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8],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异常步态,减少健侧和患侧步幅差,提高步态对称性,从而强化正常运动模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步行速度在第8周较第4周没有明显提高,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努力使自己的步态最大限度正常化,也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患者不敢进一步加快步行速度。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8周高压氧疗程较4周高压氧治疗对偏瘫患者步行速度的提高无明显影响,但适当延长高压氧治疗疗程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1]毕胜,燕铁斌,王宁华.运动控制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6-317.

[2]梁涛,陶珍,李远征,等.高压氧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4-6.

[3]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9-261.

[4]闵瑜,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表及其评分标准[J].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会刊,2006(2):6-9.

[5]Maeshima S,Osawa A,Nishio D,et al.Efficacy of a hybrid assistive limb in post-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s:A preliminary report[J].BMC Neurology,2011,27(11):116.

[6]且大文.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疾病概况[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1):57-59.

[7]俞宁,李通,黄启良,等.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41-43.

[8]Tekle WG,Adkinson CD,Chaudhry SA,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e response to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mong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iatrogenic cerebral arterial gas embolism[J].Neurocrit Care,2013,18(2):228-233.

猜你喜欢

高压氧步行偏瘫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步行回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