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高原官兵骨密度检测分析研究

2014-12-03岳增文徐莉史润泽刘欢胡博哈振德叶海利张裕刚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海拔高度平原海拔

岳增文徐莉史润泽刘欢胡博哈振德叶海利张裕刚

(1.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710600;2.兰州军区卫生部保健办,730000;3.新疆军区高山病研究所,844900)

高原地区军人长期驻守在祖国边疆,生活和工作在高寒缺氧、干燥风沙、强紫外线与强辐射等特殊恶劣气候中,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1-2]。以往报道生活在海拔2 800 m高原居民骨密度值显著降低[3],与生活的环境有关。为了促进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我们对高原守防官兵及平原官兵骨质情况进行了检测,以利了解高原官兵的身体骨质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8月从不同海拔区域哨卡刚下山的守防官兵31人,其中海拔4 000 m组:8人,海拔5 000 m组:23人;守防6个月组:7人,守防12个月组:24人。随机选择平原(海拔400 m)官兵58人为对照组,年龄(28.73±3.5)岁。给予骨密度检测期间,不服用影响代谢系统的药物,不饮酒,正常作息,以此保证正常的生理状态。

1.2 检测方法 采用法国型号OSTEOSPACE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测量环境温度16~20℃,仪器每天开机后用标准膜校正,由同一有经验操作人员测定所有受试者右足跟,跟骨置膜于探头间,测量骨密度,检测前输入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重指数(均用同一身高体质量检测仪)。检测诊断标准[3],正常值:T值>-1.0;低骨质:T值<-1.0且T值>-2.5;骨质疏松:T值<-2.5。Z值在±1之内就是正常值,Z值是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病人的骨密度值和其参考值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收集测量结果,并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指标的变化以相对变化量表示,即各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骨密度检测情况(表1) 高原官兵、平原官兵共89人,20~25岁48人,26~36岁41人,按照T值检测诊断标准,骨质正常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86%,低骨质占总人数比例为14%。

2.2 不同海拔高度官兵骨密度检测结果 与平原组相比,海拔高度5 000 m组骨密度T值和Z值显著升高(P<0.05),海拔高度4 000 m组骨密度T值和Z值则无显著性差异。海拔4 000 m组和海拔5 000 m组之间相比,T值和Z值无显著性差异(图1~2)。

2.3 不同守防时间官兵骨密度检测结果 与平原组相比,26~36岁官兵守防12个月组骨密度T值和Z值显著升高(P<0.01),而守防6个月组骨密度T值和Z值则无显著性差异。守防6个月组和守防12个月组之间相比,骨密度T值和Z值无显著性差异(图3~4)。

表1 骨密度检测人员情况分布表

图1 不同海拔高度官兵骨密度检测T值变化

图2 不同海拔高度官兵骨密度检测Z值变化

图3 不同守防时间官兵骨密度检测T值变化

图4 不同守防时间官兵骨密度检测Z值变化

3 讨论

骨密度(BMD)是诊断骨质减少(低骨量)、骨质疏松,评价骨丢失率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用来定义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的诊断标准[4]。曾有报道检测高原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正常健康体检者中骨密度结果异常者占半数,且高于内地有关报道[5-6]。结论40岁以上人群骨质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是预防治疗的主要人群。资料显示骨质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平原的有关报道,是否与受检者均长期生活高海拔地区(昆明市平均海拔1 894 m)受紫外线照射时间较长有关[7]。

本实验选择从不同海拔区域哨卡刚下山的守防官兵和平原官兵检测其骨密度(表1),图1~2发现,高原官兵与平原组相比,海拔高度5 000 m组骨密度T值和Z值显著升高(P<0.05),海拔高度4 000 m组骨密度T值和Z值则无显著性差异。守防海拔高度4 000 m组和5 000 m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海拔越高,紫外线照射时间较长,官兵较平原同龄人的骨质含量明显增高。图1~2显示,与平原组相比,26~36岁高原官兵守防12个月组骨密度T值和Z值显著升高(P<0.01),而守防6个月组骨密度T值和Z值则无显著性差异。守防6个月组和守防12个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也说明在高原时间越长,接受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其骨质含量越高。

骨密度T值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骨密度与正常同龄人群的骨密度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8-9]。检测中证实,26~36岁高原官兵骨质疏松症较同龄平原人员低,高原环境脱钙情况缓慢。海拔越高(5 000 m以上),守防时间越长(12个月),接受紫外线照射时间较长,官兵较平原同龄人的骨质含量明显增高。但由于此次试验检测人数偏少,今后还需增减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1]高钰棋.高原军事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85-86.

[2]王伦安,周其全.用力肺活量对急性高原病易感人群的预测价值[J].华西医学,2003,18(2):231.

[3]傅晨,刘兴炎,葛宝丰,等.西北高原地区居民骨密度研究[J].中国骨伤,2002,15(4):198-201.

[4]张曼华,王保岚.骨密度测量技术诊断骨质疏松的评价[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11):818.

[5]高钰棋.高原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5-116.

[6]吕先昌,饶邦复.骨质疏松防治[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54.

[7]许燕,罗霞,倪琼,等.亚高原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6):47.

[8]王玉春.3 463例定量超声跟骨骨密度检测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2):1655.

[9]黄涛,张云飞,郭莉,等.襄樊市正常人骨密度调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6):36-37.

猜你喜欢

海拔高度平原海拔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高海拔的甘南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平原的草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浪起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