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分析

2014-12-03邓宗奎植懿丹伍桂枝林华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血脂年龄段血脂

邓宗奎 植懿丹 伍桂枝 林华玲

(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检验科,54100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和多种代谢紊乱。其所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病死率居于我国疾病病死率之首[1]。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查找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调查高血压与HUA、高GLU、高血脂的关系,探究其内在联系,旨在为预防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对2013年度1 425例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调查1 425例来源于2013年度在广州军区桂林疗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桂林市政府公务员及退休老干部,年龄21~82岁,平均(45.5±4.1)岁,其中男性1 077例,平均(46.8±3.7)岁,女性348例,平均(41.7±6.3)岁;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检测结果分为高血压组339例,正常血压组1 086例;并将观察对象分为4个年龄段比较,≤40岁555例、41~50岁381例、51~60岁303例、>60岁186例。本组病例男女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血压测量取坐位,用台式汞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3次取平均值。血生化的检验,抽血前1 d保持清淡饮食,空腹10 h以上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标本,1.5 h内分离血清检测。所用的试剂和质控品均由中山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0 mmHg[2]。HUA:男性UA>420μmol/L,女性UA>360μmol/L[3]。血脂异常:依据我国2007年指定的诊断标准,TC>5.7 mmol/L、TG>1.7 mmol/L、LDL-C>3.12 mmol/L、HDL-C<1.0 mmol/L,以上有一项异常定义为血脂异常。高GLU: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空腹GLU≥6.1 mmol/L为高GLU[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高血压检出情况 本研究1 425例健康体检者高血压的检出率为23.79%(339/1 425),其中男性28.13%(303/1 077),女性10.34%(36/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4个年龄段人群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4.86%、24.41%、27.72%和72.58%,高血压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1~50岁与≤40岁相比及>60岁与51~60岁相比高血压的检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51~60岁与41~50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 高血压组HUA、高GLU、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42.78%、25.66%、75.22%,正常血压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0.44%、5.80%、45.8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2);同时,高血压组UA、GLU、TC、TG、LDL-C检测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而高血压组HDL-C检测水平低于正常血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不同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检出情况

表2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HUA、高GLU、高血脂检出率比较[n(%)]

表3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UA、GLU、血脂检出水平比较(±s)

表3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UA、GLU、血脂检出水平比较(±s)

组别 UA(μmol/L) GLU(mmol/L)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LDL-C(mmol/L)高血压组 411±29.5 5.80±0.69 5.25±0.11 2.82±0.95 1.10±0.27 3.0±0.18正常血压组 346±19.2 5.22±1.42 4.97±0.46 1.80±0.93 1.24±0.16 2.8±0.25 t值 3.27 6.37 2.55 5.83 3.18 2.96 P值 <0.01 <0.01 <0.05 <0.01 <0.01 <0.01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该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约60%的脑卒中和50%的冠心病[5]。本调查1 425例健康体检者高血压的检出率为23.79%,其中男性28.13%,女性10.3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40岁、41~50岁、51~60岁和>60岁4个年龄段人群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4.86%、24.41%、27.72%和72.58%,高血压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高于女性,这与国内报道一致[6]。51~60岁与41~50岁两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检出率相差不大(P>0.05),可能与这两个年龄段人群都属中年群体有关。>60岁与前一年龄段人群相比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0.01),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体受生理或外界因素长期影响,使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减小,导致血压升高。

本调查还可以看出,高血压组HUA、高GLU、高血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血压患病率随着UA、GLU、TC、TG、LDL-C检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随着HDL-C检测水平升高而降低。可见HUA、高GLU和高血脂与高血压存在一定关系,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据文献报道25%~50%的高血压患者存在HUA,UA水平升高是引发高血压最强的独立预报因子,UA水平每增加59.5μmol/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就会增加23%[7]。开始许多学者认为HUA并不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而是继发于高血压之后出现。但据有关报道,HUA常比高血压早发生,而且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本调查结果也发现,高血压组HUA检出率(42.78%)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20.44%)。高血压导致UA水平升高,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生,引发全身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使肌肉组织缺氧和血乳酸水平升高。因血乳酸对UA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于是使UA排泄减少,导致HUA[9]。

本调查结果还显示,高血压组的UA、GLU、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而对人体有益的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血脂升高可导致自身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受到损害,造成血液黏滞性升高和血管反应性异常。另外,过高的血脂黏附在血管壁上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变窄,促使血压升高[3]。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一种甚至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包括HUA、高血脂、高GLU、肥胖等。本调查高血压患病率随着GLU检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高GLU促使机体大量动员脂肪,引起血脂代谢紊乱,使脂肪合成代谢减少,脂肪组织从血浆蛋白中清除TG和脂肪酸能力降低,引起血液中TG浓度增高,成为高脂血症,而高血脂又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HUA、高GLU、高血脂与高血压存在一定相关性,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HUA、高GLU、高血脂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渐进和全身性的,这也许是多数人不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但是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已成为目前致残、致死率最高的慢性病[10-11]。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上,除了要控制血压外,降低血脂、GLU和UA至合理水平等措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1-649.

[2]刘新民,王涤非.全科医生诊疗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2-156.

[3]产芳晓,白宜涵,马全福,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变化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6):438-444.

[4]李晓英,贾晓清,赵黎明,等.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4):321-322.

[5]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Reducin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R].Geneva:WHO,2002,20(3):104-106.

[6]吴正.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515-516.

[7]于丽敏,司晓晨.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221-222.

[8]Forman JP,Choi H,Curhan GC.Uric acid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rik of Incident hypertension[J].Arch Intern Med,2009,169(2):155-162.

[9]朱小军.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J].中国血流变学杂志,2007,17(1):83-84.

[10]胡大一.更新理念转换模式——应对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的挑战[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03-1804.

[11]陈红艳,邢玉娥.高脂血症、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59-360.

猜你喜欢

高血脂年龄段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