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提醒效应研究概况

2014-12-03陈友庆李新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世界观测验研究者

陈友庆李新星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的归宿,但这种归宿感平时并不在人们的意识之中,而是在潜意识层面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死亡想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种影响的理解,并对这种影响进行干预和引导,死亡提醒效应的研究就是在这种需求之下应运而生的。死亡提醒是恐惧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意指对人们“必死性”的提醒和揭示[1]。死亡提醒效应是指在死亡提醒后个体会更加强烈地捍卫自己所认同的世界观或寻求实现某些与自尊紧密相关的价值标准的现象。如进行死亡提醒后,个体对亲社会行为、对自我的评价都开始提升。个体由于死亡提醒而引起的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2]。恐惧管理理论认为,当人们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将可能产生巨大的压力并因而导致心理适应能力的降低。但是绝大多数的个体尽管意识到死亡的危险性却仍然能够开心地应对每一天并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部分原因是因为个体拥有个人意义感和价值感,即自尊[3]。高自尊的个体通过成为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员,与思想相同的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分享理想和信念,能够成功处理令人窒息的死亡恐惧并且相对平静地生活;反之,低自尊的个体则由于未能很好地满足文化价值标准而不能有效地处理死亡焦虑[4]。所谓世界观防御是指对自己所在文化、价值观的一种认同度。由于死亡提醒引起了个体的焦虑,所以个体就以自己所处文化的价值观作为抵御这种焦虑的工具,但是随着个体自身自尊的提高,这种利用社会价值观进行抵御的功能便会下降,这就反映了自尊在死亡提醒中所起到的缓冲作用。但许多研究对于自尊的缓冲作用还未有一致的结论,甚至出现了互相矛盾的结果。根据死亡提醒效应的观点,死亡提醒效应只有在死亡想法通达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只有死亡这种想法在潜意识中被启动时,死亡提醒效应才会出现,但是有关这一假设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影响死亡提醒效应的因素并未得到很好地控制。也有研究表明死亡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独特性,即只有死亡想法才能引起死亡提醒效应,而其他同样是令人厌恶的并且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引起焦虑的刺激,例如剧痛、在公众场合进行发言等并不会产生和死亡提醒同等的效应[5]。但是其它与此性质相似或不相干的刺激能否引起死亡提醒效应,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可见,自尊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缓冲作用、死亡提醒效应的机制以及死亡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特殊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地开展研究。

1 自尊缓冲死亡焦虑的研究

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自尊对于死亡提醒效应的缓冲作用。例如,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个体相对于中等自尊的个体会产生更少的世界观防御,这可能是由于高自尊对于死亡构建的抑制会导致较少的世界观防御[6];有研究者把被试随机分为死亡提醒实验组和控制组,并对其自尊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死亡提醒实验组的自尊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组,这表明个人心理结构中自尊对于死亡的影响作用[7];有研究者让被试在测量内隐自尊之前或之后回答一系列与恐怖相关的问题,结果发现,先回答恐怖相关问题然后再进行内隐自尊测量的被试比实验顺序相反者出现了更高的内隐自尊倾向,即当面临使被试有挫败感的恐怖袭击时他们有更好的自我感觉[8]。跨文化研究也表明了自尊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缓冲作用。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中自尊水平越高者,其死亡焦虑越少,从而证明自尊对死亡焦虑的缓冲作用是一个普遍的心理学现象[9]。日本有学者发现,在死亡提醒的条件下,个体对于写反日本文章的作者相对于写亲日本文章的作者更具有批判性并且更加愿意选择高品味的商品而不是低级商品,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死亡提醒条件下个体的世界观防御和提升个人价值的需要[10]。

然而,这些研究并不能真正得出自尊在死亡提醒中具有缓冲作用这个结论,因为很多研究只是对自尊的一种间接测量而并非直接测量。经典死亡提醒效应多以积极的人格反馈作为高自尊的表现,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积极的人格反馈就意味着较高的自尊,并且一些直接测量自尊的研究还得出了与此结论相矛盾的结果。例如有研究发现,当同时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时,高外显自尊(而不是低外显自尊)的个体面对有关死亡的单词时产生了比面对中性词更多的防御[11]。我们认为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自尊操作的非标准化。许多研究都是以个体某一方面的自尊代替总体的自尊,而自尊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生理上的自尊和心理上的自尊,并且根据自尊的意识性又可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在操作过程中侧重面的不同必然会导致结论的不一致,因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自尊的定义、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尊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这种缓冲作用。

2 无意识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作用

死亡提醒后并不会立即出现死亡提醒效应,即并没有出现死亡想法通达性,死亡想法被抑制住了,也就是说这个时期自尊尚未起到缓冲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死亡想法通达性会提高,世界观防御也跟着出现,这时自尊才发挥了调节作用。对于这其中的原因,目前的研究主要认为是经验和理性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认知系统的结果。经验系统使人的认知处于潜意识之中,根据最原始的、直接的反应来应对死亡提醒,而理性系统则使人们将死亡问题置于意识关注的中心,从而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来应对死亡提醒所产生的焦虑[12]。这种观点和恐惧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死亡想法通达性只有在潜意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并不是在意识之中。

Greenberg等用一系列的实验对引起死亡提醒效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5],在第一个实验中将被试分为沉思组和非沉思组,要求沉思组认真思考与死亡相关的想法,而非沉思组则只需简单思考一下死亡事件。实验结果表明,非沉思组出现了相应的世界观防御,而沉思组则未出现世界观防御,也即未出现死亡提醒效应。但这并不能说明潜意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或许是由于在对死亡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情感表达消减了世界观防御,起到了防护作用。为了对这一可能提供更加直接的证据,Greenberg又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即在死亡提醒之后设计了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是用测验的方法使被试的思想集中在死亡相关的想法上;第二种条件是使被试从死亡的意识中脱离出来;第三种条件则是让被试随意思考并写下头脑中的想法,在后面的处理中则把这些想法分为集中于死亡的想法和脱离死亡的想法两种。结果表明,集中于死亡想法的被试并未检测到世界观防御,而从死亡意识中脱离出来的被试则出现了明显的世界观防御,而随意思考组则出现了和预想一样的结果,即当被试思考的是有关死亡的想法时并未产生世界观防御,当被试思考的是与死亡想法无关的想法时产生了和从死亡意识中脱离出来时同等的世界观防御,这种结果为先前的假设即死亡提醒效应只有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由于实验者让被试进行死亡思考的时间比其他条件下的时间都长,也就是说死亡想法思考组用了更多的时间对死亡概念进行思考,因而有可能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世界观防御与否的深层原因,为此,Greenberg进行了第三个实验,以检验这种假设的可能性。在第三个实验中,实验条件的不同主要是操作顺序的不同,第一种实验条件是按照死亡提醒、死亡相关的测验(以使注意力集中在死亡想法上)、干扰测验(使注意偏离死亡相关概念)的顺序进行;第二种实验条件则是按照死亡提醒、干扰测验、死亡相关的测验的顺序进行。在两种条件下被试对于死亡的思考时间都是相同的,因此,若时间是死亡提醒效应产生的深层原因,那么在这两种条件下产生的世界观防御应该是相同的;若无意识才是死亡提醒效应产生的深层原因,那么只有在干扰测验是最后一个任务时世界观防御才会出现,而死亡测验作为最后的任务时并不会出现世界观防御。实验结果证实了后一种推测,即是无意识而非时间导致了死亡提醒效应的出现。还有一些研究也为死亡提醒效应的无意识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12-13]。

有关认知负荷的研究也证实了死亡提醒效应的无意识性。研究者通过分配回忆数字任务把被试分为高认知负荷组和低认知负荷组,结果发现,高认知负荷的被试在死亡提醒后立刻就会出现死亡提醒效应,而低认知负荷的被试则在死亡提醒的瞬间不会产生死亡提醒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即当对死亡的想法进入到潜意识之中,死亡提醒效应才会出现[14-15]。这主要是由于高认知负荷占用了更多的意识资源从而使个体处于无意识之中,而低认知负荷则使个体更能集中注意于当前的死亡提醒。

显然,目前对于死亡提醒效应产生的机制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只有当人们的意识处于潜意识层面时,死亡提醒效应才会出现。结合前述一些研究得出的自尊对死亡焦虑的缓冲作用混乱、矛盾的结果,可以进一步看出,在死亡提醒效应的研究中测量内隐自尊的重要性和可靠性。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并不能说明在意识水平下死亡提醒效应没有产生,很可能在意识水平下也产生了世界观防御,但世界观防御出现之后立即就被逻辑性的思维给抑制住了,所以当个体处于意识之下,但这种意识还未来得及对世界观防御进行抑制的情况下,死亡提醒效应有可能会出现,所以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在上述研究中使用干扰测验就不能说明无意识在死亡提醒中的作用;同时,个体差异和启动情境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死亡提醒效应结论的不一致,而在这些研究中并没有严格控制这些干扰因素,因而,有关无意识在死亡提醒中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3 死亡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独特地位

是否死亡提醒效应只由与死亡相关的想法引起?其他令人恐怖和焦虑的厌恶刺激会否引发死亡提醒效应?死亡提醒效应对社会行为、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16-18],因而对死亡提醒效应是否可以由更广泛的焦虑刺激引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者选取剧痛和在公众场合发言这两个对大多说人而言能够引起焦虑的刺激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并未产生同死亡提醒相同的死亡提醒效应[5],由此表明死亡对于死亡提醒效应的独特性。目前,围绕死亡提醒效应展开的大量研究证明了死亡不同于疼痛、社会排斥等一般意义上的厌恶刺激,但是,有一些看起来与死亡无直接关联的刺激也会引起死亡想法通达性升高、世界观防御等类似死亡提醒效应的结果[2]。这引起了我们对死亡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独特性地位的反思。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与死亡性质相似的厌恶刺激上,而那些被个体乐于接受的刺激则并没有得到研究,因而并不能说明死亡就一定在死亡提醒效应中具有特殊地位,或许在死亡这一概念中存在着的本质属性并未被研究者发觉,研究者甚至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因而这些厌恶刺激并不会产生死亡提醒效应,一些无关联的刺激产生了类似死亡效应的结果就说明了这种可能性。同时死亡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只通过两道开放题所启动的死亡想法的性质可能有所不同,对每种死亡进行不同的提问会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死亡提醒效应?引发这一效应的刺激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不同性质的死亡想法会产生同样的死亡提醒效应吗?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答,因此,对于死亡是否在死亡提醒效应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死亡提醒效应研究需要深入开展的方面

4.1 对自尊进行科学分类在死亡提醒效应中自尊对于死亡焦虑缓冲作用有关研究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既有证实自尊有缓冲作用的,也有未发现这种作用的。究其原因,或许是对自尊未进行科学的分类导致的。由于意识和无意识在死亡提醒效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在死亡提醒效应中也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分别的处理以辨别它们各自所起的独特作用。

4.2 开展跨文化研究众所周知,自尊具有跨文化的特殊性,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自尊的内涵和外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对于自尊这样一个具有跨文化特性的概念来说其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探明自尊对死亡提醒效应缓冲作用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现有的研究结论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环境还需要做认真研究。由于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西方文化更加崇拜个人主义、更加开放,而像我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更加保守,这势必会影响自尊在死亡提醒效应中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跨文化的研究。

4.3 扩大被试选择的范围已有的研究中被试主要是大学生群体,而对其他群体涉及较少。不同的被试群体对于死亡提醒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儿童可能对于死亡提醒并不会产生如同老年人那样多的死亡焦虑;同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关键期和不同群体之间自尊源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今后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自尊和死亡提醒效应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性。

4.4 死亡提醒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经典的死亡提醒效应主要是以开放的题目进行死亡想法的启动,但我国研究者发现,仅仅进行开放式问答并不能成功地启动死亡想法[19],因而有必要对死亡提醒的经典操作进行改进,以便更有效的启动死亡想法。

[1] 郭永玉,傅晋斌.死亡提醒效应:概念测量及来自多领域的证据[J].心理学探新,2011,31(2):113-117

[2] 郭永玉,傅晋斌.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1,34(2):461-464

[3] Routledge C,Ostafin B,Juhl J,et al.Adjusting to death: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and self-esteem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growth motivation,and maladapt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9(6):897-916

[4] Schmeichel B J,Gaillot M T,Filardo E,et al.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and self-esteem revisited:The rol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in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9,96(5):1077-1087

[5] Greenberg J,Pyszczynski T,Solomon S,et al.Role of consciousness and accessibility of death-related thoughts in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7(4):627-637

[6] Harmon-Jones E,Simon L,Greenberg J,et al.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and self-esteem:Evidence that increased self-esteem reduced 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1):24-36

[7] Mohammadi M,Ghorbani N,Abdollahi A,et al.The mortality salience and self-esteem:An experimental study[J].Journal of Iranian Psychologists,2010,7(5):57-64

[8] Gurari I,Strube M J,Hetts J J.Death?Be proud!The ironic effects of terror salience on implicit self-esteem[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9,39(2):494-507

[9] Zhang X K,Guo J,Tian L.Can self-esteem buffer death anxiety?The effect of self-esteem on death anxiety caused by mortality salie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28(3):602-605

[10] Heine S J,Harihara M,Niiya Y,et al.Terror management in Japan[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2(5):187-196

[11] Guerrero R.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and defensive self-esteem structures[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12,72(8-B):4972

[12] Simon L,Greenberg J,Harmon-Jones E.Terror management and cognitive-experiential self-theory:Evidence that terror management occurs in the experiential syste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5):1132-1146

[13] Pyszczynski T,Greenberg J,Solomon S.A dual-process model of defense against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death-related thoughts:An extension of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1999,106(4):835-845

[14] Arndt J,Cook A,Goldenberg J L,et al.Cancer and the threat of death:The cognitive dynamics of death-thought suppr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behavioral health inten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1):12-29

[15] Arndt J,Greenberg J,Solomon S.Suppression,accessibility of deathrelated thoughts,and cultural worldview defense:Exploring the psychodynamics of terror manag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1):5-18

[16] Magee R G,Wojdynski B W.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s on selective exposure and Web browsing behavior[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2,15(12):663-668

[17] Schindler S,Reinhard M,Stahlberg D.Tit for tat in the face of death:The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reciprocal behavio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3,49(1):87-92

[18] Routledge C,Ostafin B,Juhl J,et al.Adjusting to death: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and self-esteem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growth motivation,and maladapt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9(6):897-916

[19] 郭娟.缓冲死亡焦虑的自尊机制的初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世界观测验研究者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世界观(二)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重读《夜读偶记》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数字测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