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恕:对待伤害的积极心理品质*

2014-12-03蔡金彤郑林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归因受害者心理学

蔡金彤郑林科

“宽恕”在中文是“宽容、饶恕”的合称,宽容:宽是量度,指心要宽大而不偏狭,“心宽如天”;容是行为,指容人之过而非耿耿于怀,“怀容如海”。饶恕:饶是行为,即免除处罚;恕是心理,即原谅过错。仅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来看,“宽恕”就已经是一个具有儒家特色的积极心理学范畴了。

宽恕在现代西方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已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品质来做研究和探索。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的崭新心理思潮,创始人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主要探讨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和积极环境。“宽恕与感戴”常常被积极心理学作为人格特质的一对“孪生子”,宽恕是面对伤害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感戴是对待惠泽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

在国内外的宽恕相关研究中,有哲学、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领域的探索,有宽恕与人格、宽恕与交往、宽恕与管理、宽恕与健康、宽恕与幸福等方面的涉猎。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人们在面对伤害时作为积极品质的宽恕相关国内外学术观点、分类模式、加工机理和广泛应用等,以便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指导。

1 宽恕:中西方文化的思想渊源

1.1 中国文化中的宽恕思想关于宽恕的定义,当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各个学者都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宽恕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宽恕是一个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道德法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倡“恕道”,“泛爱众,而亲仁”,“爱人是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其对宽恕的思想集中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佛家的“慈悲”也是恕道,“怨亲平等”,都是一种德行。

1.2 西方文化中的宽恕思想宽恕是来源于西方的一个宗教名词。在圣经《旧约》中其原文为"nasa",含“带走”之意;《新约》原文为"aphiemi",含“撤销”之意。认为任何罪错都是可以被宽恕的。宽恕在西方哲学里,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宽容性和融合性。宽恕在西方文化思想源远流长,涉及到宽恕的哲学、宗教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不同领域的研究都使宽恕的研究更加圆融化。

2 宽恕: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资本

2.1 宽恕与相关概念的鉴别在西方社会,宽恕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归为哲学与宗教范畴。一直到最近几十年,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主题在学术界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一致认为,对宽恕的研究一定要区分并避免与以下定义的混淆,辨别一些相互交叉但并不是真正的宽恕,如:宽恕不同于道德意义上“和解”,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赦免”,不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忍让”,也不等于日常生活中的“遗忘”[1]。宽恕也绝对不是原谅。宽恕是无论是对施害者还是受害者,都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积极价值和特殊功能。

2.2 宽恕的普通心理学概念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宽恕包括认知、情绪、行为、人格4个方面。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怒是一个从惊恐、惊疑、惧悲、惊怕恶羞等复杂的负面情绪向正面情绪转变的过程[2]。

2.3 宽恕的积极心理学解释Luthans[3]在《心理资本》著作中指出:“在积极心理学中,宽恕被定义为:对感知到的错误行为的框定,即一个人对于犯错者、错误行为及其后果的情感,从消极转变为中性或者积极。错误源,即被宽恕的对象,可能是自己或其他人,或者是被个人视为不能控制的情境。对宽恕的定义存在两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在宽恕中,主动善行、亲社会改变、甚至是对错误源的爱与感激(与此相反的是被动善行、停止责备、受伤害的感觉降低)的程度存在差异,二是在多大程度和解被认为是宽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Luthans[3]认为,宽恕作为潜在心理资本的积极意义在于:宽恕使得受害者能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犯错者,使受害者更有可能明白事理,并对犯错者与错误行为中的积极方面以及所得到的教训心存感激。

3 宽恕:积极心理学的操作开发

3.1 宽恕:三大心理操作行为涉及到心理学范畴的宽恕研究,各个学者都对其操作性定义有所认定。McCullough[4]等人认为,宽恕是由共情促使的动机改变,具体可分为:①降低对施害者的报复动机;②降低疏远施害者的动机;③增加与施害者调解和友好的动机,尽管施害者有伤害到自己的行为。宽恕并不是动机的本身,相反,人们试图用宽恕这一概念来解释报复和疏远不愉快的人际关系的动机消失、寻求和解的动机增加时发生的转变。

3.2 宽恕:3个层面6个水平North[5]认为宽恕是受害者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取代对施害者的憎恨和报复情绪。Enright[6]在基于North理论基础之上,对宽恕定义进行扩展,也就是现在大家普遍认可的宽恕概念:宽恕是指在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之后,虽然保留愤怒的权利,但愿意对施害者显示出仁慈、善意与爱心等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他认为,宽恕可划分为3个层面6个水平:①对施害者建立积极认识、避免消极认识;②显示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③及时予以积极反应、避免消极反应。

3.3 宽恕:对施害怨恨的释怀Subkoviak[7](1995)认为,宽恕是指人对施害者怨恨的一种释怀,但从道义上讲,他/她自己产生这种怨恨心理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试图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如仁慈,同情,甚至对罪犯的爱,宽恕侵犯者,即使后者在道义上可以不做出这样仁慈的行为和反应。他的观点基于对Enright理论的理解与发扬。

3.4 宽恕:潜在心理资本开发Luthans[3]对作为心理资本的宽恕,提出了如下开发策略:“通过一个4步骤的过程来成功地开发宽恕:①认识到潜藏的认知和情绪(例如愤怒和羞愧)以提高自我意识;②下定决心,并承诺去宽恕;③通过对犯错者的接受、同理心和同情来进行重构;④在宽恕的过程中去克服困难,寻找意义。一些元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宽恕最强有力的方法是那些以个人为基础的、过程导向的、历时较长的方法”。

4 宽恕:心理学的分类与模式

4.1 宽恕的行为类型Maugert从宽恕的对象出发,认为宽恕的类型分为:宽恕他人,宽恕自己和寻求宽恕[8]。“宽恕他人”是指受害者受到施害者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憎恨施害者并与其交好的心理过程。“宽恕自己”是指个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或罪孽,由自责、自我惩罚转变为理解自己,爱护自己的心理过程。“寻求宽恕”指施害者在伤害他人后,主动忏悔并承担责任,寻求受害者宽容饶恕自己的心理过程。

Trainer认为,宽恕可以分为3种:角色期待宽恕、利己的宽恕和内部的宽恕。他的分类基于主体是否主动,是否受到外界压力的驱使,是否出于内心动机,是否是行为主义[9]。

McCullough[4]则将宽恕分为:倾向性宽恕和情境性宽恕。“倾向性宽恕”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都具有相同的宽恕倾向。“情境性宽恕"是指当发生具体的侵犯情境下的宽恕行为。

4.2 宽恕的发展模式所谓宽恕发展是指从伤害刺激到宽恕结束的心理行为过程,对此学者构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模式。例如:Enright(1989)[10]等将宽恕发展模式归为6种风格:①报复的宽恕;②有条件宽恕;③期待的宽恕;④规则期待性宽恕;⑤社会和谐型宽恕;⑥爱的宽恕。

McCollough和Worthington[11]对宽恕发展阶段总结归纳为3个阶段:①认识冒犯行为;②决定选择宽恕而不是其他反应;③在与宽恕有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具体操作。

有代表意义的是Enright[9]等提出宽恕4个典型表现阶段:第一阶段:暴露阶段,逐渐认识到因特定事件引起情感伤痛。此时个体会体验深度情感打击,但就是由于愤怒等负性情绪暴露出来,他们才可能得以改变;第二阶段:决定阶段,意识到如果要摆脱痛苦就要做出改变,即个体开始决定原谅伤害他们的人了;第三阶段:操作阶段,开始从一个新角度来看待自己所受的伤害,更好理解冒犯者;第四阶段:成果阶段,开始体验到因宽恕带来的情感轻松,宽恕者能够发现宽恕的矛盾:通过给别人以原谅和道德上的爱的时候,自身的伤痛也就不治而愈了。

5 宽恕:相关心理学研究

5.1 宽恕:宜人性人格影响宽恕性质根据McCullough研究表明,被试者对施害者的宽恕程度和他们从施害者身上体验到的移情程度存在正比例。个体的差异,使得人们即使在面对同样的受害情境时,所表现出的个体宽恕是不完全一样的。人格对于宽恕的影响是较为稳定的,并且具有特殊的先见性,它不会随着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影响而改变。目前宽恕和人格两者间的关系研究,是以“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进行讨论的,人格维度中的各个因素和宽恕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在早期,特质理论家和研究者们就发现宜人性高的人在宽恕上普遍得到较高的评价,而在报复上得到较低的评价。Asendorpf和Wilpers认为,这些与宽恕相关的人格特质可能是通过影响已知的认知模式或关系相联性来影响宽恕的[4]。

5.2 宽恕:受害后一种积极归因风格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3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外源),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12]。

假设被害者已处于被伤害情境中,如果其认为施害者的行为是主体支配的有意识行为,那么被害者难以宽恕施害者;反之,如果其认为施害者的行为时无意识行为,那么被害者就更容易宽恕施害者。将施害者的消极行为进行归因直接影响着被害者是否要宽恕施害者。McCullough等人的研究表明,责任归因会直接影响倾向性宽恕。高共情者更倾向于自我归因,并较容易体验到情境性宽恕。

5.2 宽恕:舒缓仇恨心理的健康策略宽恕对健康的影响分为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宽恕心理影响健康有直接影响,包括宽恕给个体带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等正面影响和不宽恕给个体带来的憎恨、仇视、敌对等负面影响;宽恕心理影响健康也有间接影响,包括个体宽恕后通过社会支持、提高友谊质量、改善人际和谐、增进良性循环等影响健康。Maio经过研究发现,宽恕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理解,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13]。此外,宽恕作为一种积极的正向情绪,有助于调节外周生理反应,保持生理健康。

Luthans认为,宽恕是处理生活中消极方面的一种积极方法,这些消极方面包括从自己、他人、情境因素和事件中感知到的缺陷、弱点、消极行为和消极产出。通过宽恕,人们对自己或他人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宽怒意味着承认,如果人们不停留在过去的消极方面,就能以更有效的方式面对未来。临床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肯定了宽恕的作用,认为它有助于消除病理学上的症状,能提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3]。

5.3 宽恕: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宽恕在中西文化中都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两种不同文化之下的宽恕也是大不相同。中国奉行集体主义,维护大环境的和谐是选择宽恕的重要背景,因此中国文化下宽恕他人是主体行为,而自我宽恕却显得不太合理。西方奉行个人主义,自我宽恕是最为看重的,自我宽恕是个体通过自我感悟、专业咨询等途径达成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自然在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都打上了不同的文化烙印。

5.4 宽恕: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属性根据间主观性学说,宽恕发生在人类的自省空间,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这就与受害者的理解能力、识别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反射能力等相关。这些都是宽恕在社会心理中的特点,可归结为3点:标准,选择性,个体特性。标准-宽恕受道德评价的影响。在对自己有利的舆论影响下,受害者更容易给予宽恕,能够以同理心的角度看待施害者。

选择性-对施害者是否给予施害者宽恕,取决于受害者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与施害者的人际交往关系等因素。

个体特性-在同一事实背景条件下,有些受害者选择宽恕,而有些受害者无法给予宽恕,这是由个体的差异造成的[14]。

6 宽恕:心理学研究方法

6.1 宽恕的叙事法叙事法又称自我报告法。叙事法就是让被试着叙述有关侵犯的事件,并要求被试者把自己认为至关重要的情节详细描述出来,然后研究者对内容进行分析。被试者所描述的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并不重要,对叙述法起到影响作用的是被试者描述事件时的主观描述。这与合理情绪疗法中ABC理论很相似,即对被试产生影响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被试者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叙事法虽然可以直接、较快速的获取样本信息,但被试者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不能真实的反映自身的想法,这是叙述法在客观条件上的不足,很难将叙述内容的评定结果统一化。

6.2 宽恕的问卷法问卷法是目前研究宽恕过程中最普及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测量宽恕的问题。宽恕的测量工具比较多,从内容维度来看,宽恕量表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对特定情景下宽恕的测量,即情景宽恕量表;第二类是对发生在特定某个人际关系中,各种侵犯情景下宽恕的测量;第三类是测量宽恕倾向的量表,此类量表所测量的是个体对发生在不同人际关系中各种侵犯事件的宽恕水平。从评定方法维度来看,可分为自陈报告、同伴报告、旁观者报告以及对受害者行为的测量,3个维度可以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问卷。量表例如:与侵犯有关的人际动机问卷、Enright宽恕问卷、宽恕意愿量表。通过问卷可以很好的了解宽恕的组成以及一系列影响宽恕的因素的具体作用[2]。

6.3 宽恕的实验法宽恕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认知函数的研究和宽恕干预的研究。通过对宽恕认知函数的研究来准确确定影响宽恕的各个因素与宽恕之间关系的整合法则,这种法则通常用简单的代数计算来解释,有利于研究人们在宽恕情境下对分门别类信息的加工整合能力。宽恕干预的研究主要是来考察宽恕干预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的被试都在某方面存在宽恕问题,将被试分成干预组与控制组,对干预组进行干预后,之后分别测量两组的相关健康指标,比较两组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

7 后续:宽恕研究展望

宽恕的研究应该更广泛的应用于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传承中。人人都树立正确的宽恕意识,积极的应用宽恕来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困难,而不只是消极、偏激对待。对宽恕的内涵有了准确的把握,性情、品德乃至认知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个体的幸福感得到更大的提升,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建设。

从国外到国内,宽恕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但是关于宽恕的概念界定却始终没有国际性的确定,对宽恕研究发展来讲,影响着各方研究的整合性。无独有偶,各个学者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下使用的测量理论和工具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试验结果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宽恕的研究离不开文化背景,但我国的本土化宽恕研究仍然存在短缺。在对已有的宽恕研究进行整合后,未来宽恕的研究要朝以下几方面发展:一是在理论上,尽快完善对宽恕概念的界定;二是在操作上,能有统一的先进的本土化测量工具,有助于同学科研究的对比性增强;三是在应用上,能针对特殊情境下的宽恕进行研究,而不仅是泛泛而谈。四是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与其他积极心理学分支的理论研究,如感戴,亲社会行为等等。

[1] Mark S Rye,Dawn M Loiacond,Chad D Folck,et al.Current psychology:Developmental learning[J].Personality,Social Spring,2001,20(3):260-277

[2] 罗春明,黄希庭.宽恕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42-744

[3] Luthans F,&Avolio B.Authentic leadership:A pos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In K S Cameron,J E Dutton,&R E Quinn(Eds.),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2003:241-258

[4] Mccullough M E,Worthington E L&Rachal K C.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321-336

[5] North J.Wrongdoing and forgiveness[J].Philosophy,1987,62:336-352

[6] Enright R D.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ness.In:Kurtines W,Gerwitz J(Eds)[J].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Eribaum,1991:123-152

[7] Subkoviak M J,Enright R D,Wu C R,et al.Measuring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middle adulthood[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5,18:641-655

[8] Maltby J,MacaskillA Day J.Failure to forgive self and other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personality,social desirability and general health[J].Pers IndiviDiffer,(2001)30(5):881-885

[9] Oh Park Y,Enright R D.The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ent conflict in Korea[J].Jadolesc,1997,20(4)393-402

[10] Enright R D,Santos M J,AlMabuk R.The adolescent as forgiver[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89,10(2):96-97

[11] McCullough M E,Worthington E L J.Models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 nes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counseling:Review and critique[J].Counseling and Values,1994,39,2-14

[12] 傅宏.宽怒心理学理论蕴涵与发展前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92-96

[13] Maio G R,Thomas G,Fincham F D,et al.Unraveling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in family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4:307-319

[14] Чукова А.С Социально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 прощения как феномена межличностного общения.[D],2011

猜你喜欢

归因受害者心理学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为何越来越爱
爆笑心理学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爆笑心理学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