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生子女“结伴”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2014-12-03吴远徐霄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团体结伴归属感

吴远徐霄霆

独生子女是指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主要包括以下4种情况: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的;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一方依法与该子女共同生活,未再婚或与无子女的人再婚但没有生育的。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大批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引起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独生子女基本都生活在封闭独立的环境,他们的生长环境皆优于父母却缺少伙伴[1]。过度的关爱与呵护,淡化了理智的教育,形成了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唯我独尊、占有欲强、依赖性大等心理问题。独生子女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经历,容易造成孤独与排他心理,形成习惯于一个人的独立空间,又渴望与人交往的矛盾心理[2]。培育独生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1 独生子女“结伴”现象

社会生活中,尤其在学校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结伴”现象:以两个人为限额的小团体(以下涉及的小团体均指两个人团体)。在4人或6人及以上的宿舍中,都是两两结伴,一旦哪两个人结为一个小团体,那么他们心照不宣的一起活动:包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逛街甚至上厕所也要结伴而行。这个小团体中的个体彼此倾诉内心的情绪情感,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形成了极其亲密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人停止某种行为,那另一人也随其而行。比如其中一人不去吃饭,另一人也不去吃饭或者即使去吃饭,内心会伴随着强烈的不适感。在情感上他们心心相惜,在行为上他们难舍难分。

2 心理学视角中“结伴”行为的成因

小团体不约而同的遵循着这样一些原则:严格的人数限制,小团体由两人构成。只有在两人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当一方向另一方透露私密问题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另一方也必定以透露自己的秘密作为交换,以此达到心理平衡。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独占性且敏感多疑,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或被同伴冷落时心里就酸溜溜的。若出现第三人,则会引起团体内成员的恐慌,造成这种关系的破解。“结伴”行为揭示了独生子女心理需要的缺失,同时也弥补了独生子女的情感需要。

2.1 归属感的需要Hagerty等人认为归属感是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群体中或环境中,并感受到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一种特殊的角色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经历[3]。马斯洛指出人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的自我感知被接纳和认同,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期望在群体中获得友谊,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给予的一种需求,不是单纯的攫取利益,而是能在获得帮助和关爱的同时也积极付出,并且为付出而感到快乐的一种需要[4]。当独生子女与家人分开时,他们失去了归属感,急需重新找到归属感,可以说小团体的归属感是家庭归属感的一种延伸。小团体归属感是被团体中成员认为有价值及与团体中成员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在归属感方面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学校中的归属感影响着他们对学业的坚持性以及对学业努力的投入程度,并能有效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5]。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剧变时期。归属感的需要在这时期变得更为强烈。平等的同伴关系不同于成人的权威和保护关系,它给了青少年一个宽松、自由和平等的氛围。小团体满足了他们对爱与归属的需要。

2.2 依恋的需要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都有与特殊对象建立强烈感情纽带、建立亲近和依恋行为的基本特征,而人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可以归因于对某一对象情感依恋的受阻[6]。同伴依恋是指青少年与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与支持的关系。个体与同伴的亲密性在青少年期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能够减少青少年时期出现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促进安全感的发展。亲密的同伴友谊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拥有安全同伴依恋关系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同伴社会接受性更有自信,孤独感更少[7]。研究发现青少年与同伴的依恋关系质量高于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这说明,青少年由于与父母的冲突增多,与父母的情感联结质量下降,与同伴的情感联结更紧密[8]。拥有积极同伴关系、得到亲密友谊支持是青少年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家庭和朋友小团体的成员,青少年同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使其能在家庭以外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9]。对于独生子女当他们不得不远离自己的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情感寄托出现空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亲密交往对象依然是同伴[10]。与大群体中每个人形成依恋具有不安全性,但如果与个体形成依恋,将自己的依恋投向单独的个体同时也从对方身上换得相等的回馈,他们会体验到安全可靠性。有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暴露、亲密和情感支持,她们对于同伴依恋关系的反映更为敏感,因此与同伴的不安全依恋更易引发女生的行为问题。此外分析表明,同伴疏离对女生神经质和退缩行为影响大,对男生影响较小。这意味着女生对于人际关系的投注和依赖较多,她们更易受到情感方面的伤害,从而导致退缩和神经质行为[11]。小团体为其成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环境,形成其安全性依恋。

2.3 孤独感的展现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与实际的社交关系网络在质量上或数量上存在差异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13]。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手足之情”和自然形成的孩子伙伴关系,容易产生寂寞感、孤独感。没有兄弟姐妹分忧解难,自我意识的增强又排斥和家人倾诉,同伴的需求就尤显重要。由于个性特长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强化,社会角色的明确,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伴有独生子女多见的自傲自卑、自高自大、自我表现又自我压抑,渴望理解又封闭心灵,热心交友又逃避群体等矛盾交织的心理状态。而在与群体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的敏感多疑,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导致人际关系复杂,自然而然的分化出一些非正式小团体[13]。对于青少年,情感焦点从家庭转向朋友,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此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包括了一种自我同一性的融合,使人际关系中的每一个伙伴都有明显的自我感觉。在寝室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开放程度增加,将自己更多暴露给所信任的人。渴望与人交往、了解他人内心世界,并产生强烈的被同龄人社会接受的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感到自我无法寄托时,空虚、孤独便随之产生[14]。小团体满足了独生子女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小团体中的成员通过互吐心事,互帮互助实现与社会的交往。

2.4 占有欲的表现占有欲是独占独享,没有分享意识,具有排他性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处的“独特”地位,自觉不自觉的助长“自我中心”意识,容易使独生子女产生特殊的优越感。加上家人的纵容、娇惯,孩子对任何东西独占独享,不允许与他人分享。逐渐养成“自私”心理。滋长利己主义思想。

小团体严格的人数限制印证了独生子女独享的特征。独生子女忌妒心极强,在成人表扬了他人时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的意识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独享,习惯了受宠的独生子女接受不了不同意见。独占性让他们感受到小团体中的成员是属于个人一人所私有,不允许另一方和其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他们自以为对方是自己的私有产品,只供自己独享,如果另一方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嫉妒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存在的主要社会根源是:第一,嫉妒是私有制在意识上的一种反映,剥削阶级是极端自私、以我为核心的腐朽意识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温床。第二,小生产的自我封闭性是嫉妒产生的另一个根源。第三,主观片面的思维模式是嫉妒产生的认识根源。第四,心地狭隘,极度过敏,是产生嫉妒的人格基础。说到底,嫉妒心理是极端利己主义在作祟[15]。独占性演生出更多的这种两人小团体。

3 “结伴”行为的影响

“结伴”行为昭示了独生子女缺乏归属感、依恋感,具有较强的孤独感和占有欲。另一方面这些小团体是独生子女情感的寄托,心灵的港湾。由此“结伴”行为既具有消极的作用又存在积极的社会意义。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同伴关系和亲密感、归属感密切相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获得亲密、归属、安全和满足成就需要的重要前提[16]。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促进学业成绩、心理健康、自尊水平、情绪调控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当个体所期待的人际关系与实际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不能匹配时,易产生寂寞、无助、郁闷等负性情绪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一旦这些情绪不加以有效控制而导致长期蔓延,就会形成一种忧郁的心境,严重的会影响到个体失去对这种不良情绪的控制力。一旦小团体解散,个体会产生挫伤感,很多人因此孤独压抑,郁郁寡欢。严重者可能会产生报复心理,冲动之下,酿成悲剧[17]。

小团体中存在的“必须只能由两人组成”、“不允许第三人的插入”、“不允许对方的疏离与背叛”等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独断专行的内心指令,表现为“应该”、“必须”等毫不留情的强迫性禁令,霍妮将其称为“专横的必须”。在这种专横的必须要求下,许多人不知不觉形成了强迫人格,丧失了自发性与主动性[18]。

在感情世界里,自高、自傲、优越感强、不懂道歉的独生子女们很容易与伴侣造成摩擦,而分手后又无法面对感情的挫折,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而依赖性较强的配偶由于缺乏安全感,对不明确的伴侣行为和同伴意图倾向做出消极归因,消极的归因产生消极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消极情感,导致婚姻满意度降低乃至婚姻关系的解体[19]。

4 引导独生子女进行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同时对个人身心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20]。

4.1 广泛交往,互通信息,传递情感在当今信息竞争的时代,唯有广泛的和他人互动交流才能快速的获得丰富、准确、及时的信息,积极地启发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毫无疑问,交往是人维持精神健康的基本需要,处在这个竞争开放的社会,需要经常与亲朋好友交流思想、倾诉哀肠。经常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团体活动,从中体验到友谊与支持。但是交流不能仅限于同一个人。通过与更多、更广泛的对象交往和比较,个体加强自我了解,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判断自己的心理面貌。

鼓励个体不仅处理好与小团体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要同团体外的各种人交往。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克服利己主义思想,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多与人交心谈心,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这样,可以逐步使自己从狭窄自私的死胡同里走出来,使心胸变得宽阔,情操变得高尚。

4.2 改变认知,换位思考,宽容对方不合理的认知限制了独生子女的交往范围,威胁着交往质量。所以独生子女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认知,消除那些“专横的必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选择的权利。尊重他人的选择,也要真诚的对待自己的选择。接受生活中的消极事件,对其进行客观的归因,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交往中,误解和矛盾在所难免,在捍卫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宽容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宽恕别人的过错,培养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襟。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促进人际互动,建立正确交往理念。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20]。

4.3 直面问题,合理宣泄,勇于道歉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是万千宠爱集一身,事事由他人包办代办,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依赖性,耐挫折性低,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独生子女亟待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和生活中的挫折。在人际交往中,及时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将问题埋藏心中,不仅让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而且内心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适当的情绪宣泄是排解烦忧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当情绪处于亢奋时,适当的转移注意,比如打球,跑步,唱歌,看书等,通过这些途径转移注意力,同时排解不良情绪,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诚恳的道歉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独生子女不仅需要树立及时道歉的认识,而且需要提高敢于道歉的勇气。往往很多问题,一句道歉的话就能消除彼此的隔阂,而且真诚的道歉会为你赢得对方的尊敬和好感,营造愉快的人际氛围。

[1] 赵翌.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基于社会化理论的分析[J].学理论,2012,67(25):75-76

[2] 陶淑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育方式探索[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2):84-86

[3] Hagerty,Patusky.Developing a measure of sense of belonging[J].Nursing Research,1995,44:9-13

[4] 王锦.归属感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88-90

[5] 包克冰,徐琴美.中马两国青少年的父母和同伴依恋关系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72-174

[6] 严万森,童辉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84-88

[7] 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2):81-86

[8] 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174-180

[9] 芦炎,张月娟.初中生抑郁与依恋、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55-59

[10] 沈烈荣,刘华山,徐云.大学生的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角色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81-183

[11] 杨海燕,蔡太生,何影.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与高中生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07-109

[12] Peplau L A,Perlman D.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In Peplau AA,Perlman D.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and therapy.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1-18

[13] 王晓友.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1(1):109-110

[14] 姚福清,兰倩.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及应对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91-93

[15] 杨卉,张凯斌.大学生人际交往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辽宁行政学院报,2011,13(1):99-101

[16] 雷霞.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运作能力及其培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7,19(11):78-81

[17] 胡丹莹.高职学生幸福感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2):78-82

[18] 石红,邓旭阳.大学新生心理自我保健[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339

[19] 侯娟,蔡蓉,方晓义.夫妻依恋风格、婚姻归因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10,16(1):42-54

[20] 张红宁.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12,19(12):88-90

猜你喜欢

小团体结伴归属感
跳房子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与引导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外面雷雨天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