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

2014-12-02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通226002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降糖药服药口服

何 峰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通 226002)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对生命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主要来自其心、脑、肾的严重并发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些方面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发展,往往是直接与所患糖尿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关,近年来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须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和长期应用有效的降糖药物治疗,但我国糖尿病普遍存在着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三低”问题,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有关[1]。本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45~81岁,平均(63.89±11.29)岁;糖尿病病程2~29年,平均(12.43±4.08)年。

1.2 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2]:采用Moriky-Green测评,有无忘记服药?有无不注意服药时间?有无自行停药经历?有无自行换药现象?四项问题回答均为“否”即为治疗依从性好,否则为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不同依从性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及治疗掌握度、心理反应、家庭经济状态、药物不良反应、病程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χ2检验。

表1 影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指标比较(±s)

表1 影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性别(男.%)缺少糖尿病知识[例(%)]不良心理状态[例(%)]病程(年)家庭经济困难[例(%)]药物不良反应[例(%)]依从性好组 60 59.65±12.14 31(51.67) 13(21.67) 12(20.00) 12.27±4.13 9(15.00) 14(23.33)依从性差组 50 65.89±14.12 27(54.00) 28(56.00) 23(46.00) 12.78±4.45 17(34.00) 29(58.00)检验值 t=2.98 χ2=0.29 χ2=15.40 χ2=12.32 t=0.21 χ2=14.13 χ2=11.7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110患者应用降糖药物依从性好60例(54.55%,60/110),依从性差50例(45.45%,50/110);依从性差组患者年龄(65.89±14.12)岁、缺少疾病治疗有关知识56.00%、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6.00%、家庭经济困难34.00%、合并药物不良反应58.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9.65±12.14)岁、21.67%、20.00%、15.00%、23.33%)(P<0.05),是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两组患者男性51.67%与54.00%、病程(12.27±4.13)年与(12.78±4.4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依从性是指患者接受治疗的行为与医嘱保持一致性,依从性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3],110患者应用降糖药物依从性好54.55%,依从性差45.45%;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①年龄大:年龄大的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及认知分辨力差;患有多种老年病,服用多种药物;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其家属对其关心不够,不能及时督促老人按时用药。本组资料中依从性差组患者年龄(65.89±14.12)岁高于依从性好组的(59.65±12.14)岁(P <0.05)[4]。②缺少糖尿病相关知识:依从性差组患者缺少疾病治疗有关知识56.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1.67%(P<0.05),存在有关糖尿病病药物治疗的一些错误观念尚未得到纠正,导致患者对医嘱不依从,如认为糖尿病无症状期不需服药;或者轻信广告宣传而频繁换药[5]。③不良心理反应: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病情不稳定以及并发症的出现,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失望继而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6]。依从性差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6.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0.00%(P<0.05)。④部分患者在服用糖尿病药物的过程中因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而中断继续服药,应用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症状,患者担心长期服药对身体的损害,擅自停药、减药或放弃服药治疗导致不依从性[7]。依从性差组患者合并药物不良反应58.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23.33%(P<0.05)本文对糖尿病患者随访(14.54±2.04)月,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差达48.18%,⑤家庭经济因素:长期服药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有些患者会因此不能坚持治疗,担心长期服药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而不愿坚持按时服药。依从性差组患者家庭经济困难34.00%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5.00%(P<0.05)。

3.2 提高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护理措施:影响依从性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来解决,期望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①对于老年人则应给予更多关注[8],要给予反复多次、多种形式的讲解以加强记忆,有针对性地随时进行教育,让家属参与到治疗和监测中,以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9]。②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更新观念澄清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传授糖尿病的知识和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意义,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告之坚持服药治疗的重要性就是降低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疾病忧虑者讲明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只要控制得好,其期望寿命年与正常人相同。对疾病不予重视者,对其讲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使其主动配合用药[10]。③实施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首先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并重视发挥家属与亲友在患者心目中的作用,使患者保持愉快心情,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治疗。④加强口服降糖药物知识宣教: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指导患者服药与进食之间的关系,正确服药;严禁患者随便增减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的血糖的影响;教会患者对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的处理;掌握自我监测血糖方法,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用量。⑤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应该遵循着有效、经济、安全的基本用药准则,首先考虑用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等众多因素来选择用药[11]。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8-779.

[2] 陈孜慧,赵旭东,徐玉善.从两种评定方法的差异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特点[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0,21(4):66.

[3] 刘学梅,温士玲,张 伟.一对一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下半月版):51.

[4] 郑 利.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79.

[5] 廖铭铭,殷婷婷,施素华,等.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A):30.

[6] 梁焯辉,赵 凡,刘倩雯.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个体化管理模式中的特点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150.

[7] 张卫红.家属参与护理工作计划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505.

[8] 于 文,董丽华,孟丽珍,等.家属参与糖尿病教育管理临床分析[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7):408.

[9] 徐彩玲,刘媛媛,张文新.延伸性护理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医学,2014,35(1):159.

[10] 王文贵,石秀林.延续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模式下出院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14.

[11] 吉凤霞.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42.

猜你喜欢

降糖药服药口服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服药先分阴阳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