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通气疗法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影响

2014-12-02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55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肺心病血气呼吸衰竭

徐 志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简称肺心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由于肺心病晚期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因此,对呼吸衰竭的有效防治成为降低肺心病死亡率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以机械通气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1]。合理运用机械通气能有效地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症状,并为危重患者的救治创造条件。但有创通气容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撤机失败率高,近年来采用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为临床研究的新热点[2]。本研究探讨了序贯通气疗法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了其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且有临床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指征。。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61~77岁,平均(63.6±7.9)岁;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62~78岁,平均(66.2±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及病情程度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在进行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的基础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开始均采用有创性机械通气方式,至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后,观察组改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方式,自主呼吸处于稳定状态后撤离呼吸机。对照组则继续进行有创通气(SIMV+PSV)。

1.3 PIC窗的判断标准及观测指标

1.3.1 PIC窗的判断标准[3]:①胸片显示肺部感染灶得到有效控制;②体温≤37℃;③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WBC为(4.0~10.0)×109/L,中性粒细胞(N)<75.6%;④患者有自主咳嗽排痰能力;⑤患者呼吸频率<25次/min;⑥血流动力学稳定。

1.3.2 观测指标: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以及病死率;②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③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血压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④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对比分析[例(%)]

表2 两组患者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对比分析(±s,d)

表2 两组患者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对比分析(±s,d)

组别 例数 ICU 入住时间 机械通气总时间 有创通气时间观察组24 15.21±6.45 13.22±5.88 7.83±2.93对照组 23 23.36±11.81 21.92±10.30 22.81±9.75 t值 5.275 7.424 6.972 P值 <0.05 <0.05 <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比较:采用不同的通气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ICU入住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均相对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血压比较:两组脱机时的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血压对比分析(±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血压对比分析(±s)

组别 例数 pH值 PaO2(mm Hg) PaCO2(mm Hg) 呼吸频率 收缩压(mm Hg)观察组 24 7.42±1.02 73.82±11.02 54.91±10.92 24.37±3.32 118.94±14.32对照组 23 7.38±1.04 72.98±10.92 56.25±9.53 23.52±4.02 119.35±13.93 t值 0.426 0.917 0.342 1.022 0.1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例(12.5%)低于对照组11例(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常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电解质紊乱,疾病后期往往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而造成心肌损伤,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导致心脏骤停[4]。其治疗关键在于氧疗,由于情况危急,一般需要机械通气才能有效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现象。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虽然能够解决通气障碍,但同时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医源性感染、气胸、撤机失败率高等[5-7]。因此,在保证有效通气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本研究中采用序贯疗法在实施有创通气后,未达撤机标准前转行无创通气疗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通气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均相对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序贯通气疗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

在患者通气功能不全和呼吸道感染时,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引流痰液及改善通气障碍,此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方式可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待通气功能改善、痰液引流通畅后,呼吸肌疲劳成为主要问题,此时通过调节双相压力调节通气量大小,改善肺泡的有效通气量,可对由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而造成的呼吸肌疲劳起到有效地解除作用[8-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例(12.5%)低于对照组11例(47.8%)(P<0.05);两组患者脱机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血压对比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得出实施序贯通气疗法在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亦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序贯通气可显著降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优于以有创方式为主的传统机械通气疗法。

[1] 李艳红,杨志彦,雍文穆,等.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0(15):5927.

[2] 赵伟红.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无创序贯通气及鼻导管吸氧56例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2(1):187.

[3] 刘文媛,郭 璐,刘跃建.序贯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157.

[4] 梁安平,李岸芳.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 临床肺科杂志,2013,10(4):1821.

[5] 赵 静.有机磷中毒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32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97.

[6] 周 静,张琼予,唐 芳,等.中医特色序贯通痹护理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13):5433.

[7] 巩健男.有创-无创无间隙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8] 周宏胜,范家亮.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5):913.

[9] 蔡 红,杨 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在AECOPD撤机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8(6):1015.

[10] 秦 朴,易晓淑.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2(8):1391.

猜你喜欢

肺心病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