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及其侧支循环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4-12-02王文峰郭晓成郑禄城广东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广东汕头515144

吉林医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入院神经功能

王文峰,郭晓成,郑禄城 (广东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广东 汕头 515144)

颅内大动脉阻塞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在脑梗死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大脑前循环阻塞所致脑梗死在脑梗死中所占比例约50%,而导致上述脑梗死的动脉主要是大脑中动脉。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重要的是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缺血区供血。本文选择我院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观察尼莫地平在其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共80例,所选患者年龄<75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低于24 h、入院后经CT或磁共振检查提示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同时排除其他血管所致脑梗死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肝肾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发病后实施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9~74岁,平均63.1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8~71岁,平均6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常规给予抗血小板类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改善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细胞类药物、根据颅内压情况给予甘露醇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剂量为10 mg,采用微量泵静脉滴注,1次/d,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患者血压改变情况调整给药速度。连续应用10 d,而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每次服用30 mg。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改善情况,同时预防压疮、尿路感染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2周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所得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观察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本组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0 18.3±2.1 15.6±1.4 36.9±4.7 65.8±5.940 18.2±1.9 13.5±1.3 37.1±5.1 77.6±6.3观察组

3 讨论

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所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能与心源性栓塞发生有关,如前循环大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斑块存在,或者冠心病、房颤等引起的心源性栓塞,上述均可导致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在对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是使闭塞血管再通,但是在临床中,部分发病时间小于4.5 h的患者可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更少部分患者可接受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等。所以能够有效地通过软脑膜血管吻合情况建立侧支循环来有效的代偿缺血区血液供应是关键[1-3]。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大脑中动脉在Wills环之外,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能利用Wills环建立侧支循环来改善缺血区供血的,而主要是通过同侧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通过软脑膜血管网来代偿[4-6]。尼莫地平是钙通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引起血管扩张,而尼莫地平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颅内的微小动脉,从而起到扩张颅内微血管,改善微血管内血流供应,再者尼莫地平能够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对病灶周围的半暗带脑组织代谢功能有改善作用[7-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治疗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应用尼莫地平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尼莫地平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所致脑梗死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其侧支循环,值得借鉴。

[1] 冯为菊,李玉梅,张新江.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梗死灶的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6(1):362.

[2] 田利丽,岳炫烨,张海峰.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存活患者的预后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6(5):570.

[3] 张 冰,卢振产,王亚仙.尼莫地平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及其侧枝循环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5(3):425.

[4] 焦晓东,王 栋,张新江.急性血栓性和栓塞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4(1):10.

[5] 刘建峰,侯 凯,李 辉.急诊动脉内溶栓再通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3,42(3):4325.

[6] 薛彦忠,庞守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2,3(1):147.

[7] 杨会欣,赵灵敏,牛立红.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1(2):33.

[8] 刘世平,孙海鹰,钟志坚,等.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2(4):164.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入院神经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