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儿科条形码系统中大小便送检率方法的探讨

2014-12-02何清桂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吉林医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大小便条形码粘贴

何清桂(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大小便标本检查是医院三大常规中的二个项目,是反映身体状况的基本指标。儿科由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病儿周转率高,及小儿本身的特殊性,陪护及家属不固定,陪护更替后不掌握留取方法,大小便留取困难,不能及时、正确采集,标本送检率低。影响了对患儿疾病的及时、正确诊治。我科采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的“戴明环”,PDCA循环法,应用于儿科条形码系统中大小便送检的管理,探讨提高大小便送检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取,即根据医嘱取条形码,把条形码试管交给患儿家属,说明留取的方法,留取标本成功后送检。观察组采用戴明博士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儿科条形码系统大小便送检的管理。具体方法:计划阶段,根据医嘱取条形码,粘贴到相应项目的试管上,把条形码试管交给患儿家属,准备留取标本。实施阶段,把留取方法教会患儿家属,并说明留取标本的目的和意义。检查阶段,每天电脑班护士查询浏览标本条码系统,把未留取标本名单通知责任护士。处理阶段,责任护士对没及时留取标本的患儿,采取以下办法,3岁以下患儿粘贴集尿袋(江西弘医用制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粘贴造瘘袋)留取小便;较大患儿,再次对患儿和其家属说明留取方法和留取标本的必要性,争取家属协助留取标本。腹泻患儿可用肛管拭子留取大便;排便困难者,进食纤维素多的食物,促进排便,并把及时留取标本的重要性,纳入健康教育范畴。电脑班护士每天检查督促落实,提高送检率。总结处理阶段,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在每个月质量检查后,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落实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送检率,在改进的过程中,把成功的方法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欠缺的地方在下一个循环中,寻找更好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大小便送检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大小便送检率比较,大小便的送检率提高了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便标本的随即留取,立即送检,为及早确立诊断和治疗赢得了时间[1]。小便标本留取亦具同样意义。PDCA循环法,是科学的工作程序,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PDCA循环法已广泛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中[2]。条形码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之一,也是实验室实现全自动化的必备技术[3]。我院应用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后,我科针对大小便送检率低,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的问题,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和肠炎的病儿。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儿科条形码系统中大小便送检管理。改变理念,主动服务,减少习惯性思维,养成每天上午、下午查询浏览标本条码系统各一遍的习惯,及时发现未留取项目,及时督促留取,在女婴小便的留取中,粘贴集尿袋的位置尤为重要,粘贴位置太高,造瘘袋口没能完全紧贴外阴及尿道口,尿液漏出,留取易失败;造瘘袋口粘贴位置太低,造瘘袋口贴近肛门,易被大便污染标本,留取不成功,故评估粘贴的位置是留取标本成功的关键。腹泻患儿大便呈水样,家属难留取成功,可用肛管拭子,用医用润滑油润滑肛管拭子前端后取大便送检。在条形码系统中,没有传统的手写检验单那么直观易见,需要护理人员进入条形码系统查询,查询未送检的项目名单,才能进一步督促落实。儿科陪护亲属不固定,对及时、正确留取标本带来难度,每天上午、下午查询未送检的项目名单,再次向其家属说明留取方法及意义,进行动态的督查和落实,应用PDCA循环法,这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应用在条形码技术系统中,把观察组送检率提高了22%。显著提高了大小便送检率,缩短了留取和送检时间,尤其为泌尿系统感染和肠炎的病儿,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表1 两组大小便送检情况比较

[1] 陈 虹,占小春,杨德文.腹泻患儿大便标本采集方法介绍[J].护理学杂志,2009,13(1):47.

[2] 任雪飞.PDCA循环法在ICU新护士交班工作能力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64.

[3] 张东春.条形码技术在医院检验科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4):7418.

猜你喜欢

大小便条形码粘贴
量变到质变
创意条形码
帖脸谱
安寝一老年人自动排便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入厕也开心,爸妈都放心
《猫头鹰》小粘贴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