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推进海口柔性引才工作的思路

2014-12-02龙翔春陈礼

今日海南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柔性高端

□龙翔春 陈礼

柔性引进人才是一种“用人不养”的新模式,投入成本低,产出效益高。近年来,海口市在柔性引进人才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按照陈辞书记提出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来”的新思路,海口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柔性引进人才的政策,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难点。现就海口深化“用人不养人,留人不拴人”的柔性引才机制创新,不断引进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提出我们的思路与建议。

筑巢引凤,广招贤才

1.拓宽渠道,形式多样。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贤才”的人才战略,海口应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引才引智方式,广招贤才,广纳群策。一是编制柔性引才规划,健全人才需求目录和定期发布制度,通过多种媒体广为宣传。二是利用“地缘”“业缘”“学缘”等关系,采用“项目+人才”模式,通过横向联系,建立合作平台。通过技术合作引进科研成果,通过决策咨询、兼职讲学、科技合作等方式享用现有的人才智力。三是把人才招聘视野从国内伸展到国外,从在职人才扩展到“银发精英”人才,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型人才到知名企业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引进咨询指导型人才,也要引进创业型人才。四是放宽柔性引进的对象,凡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紧缺专业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在某些方面有独创性的)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均属柔性引进对象。

2.政策优惠,落实到位。首先,要为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对高端专业人才的社会保障、户口落户、家属随迁、子女入学、职称评定、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给予特别的政策安排,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应研究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富有活力的载体,更加高效的服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海口创业发展。再次,要出台鼓励高新技术人才来海口创业的扶持优惠政策,设立专项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吸引和支持创新人才和团队来海口创办科技型企业。在企业贷款、投资担保上提供优惠,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形成引才、引智、引企的新模式。

3.按需引才,突出重点。一是根据海口市产业发展需要,分行业、领域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编制紧缺高端专业人才引进目录,并不断动态调整。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缺什么,补什么,按需引才。二是根据海口发展战略,柔性引进一批重点发展领域急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如引进海口市重点发展的绿色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旅游规划、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三是要做好聘前考察工作,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端人才引进来,提高柔性引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海阔天空,任凭翱翔

1.优化环境,以感情留人。第一,创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引进人才,首先是要以诚待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劳动成果,在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的氛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才环境。第二,创造温馨关爱的服务环境。一是为柔性引进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给柔性人才发放“一卡通”服务卡,为其生活起居、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周到贴心的服务;二是建立柔性人才关爱机制,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建立业绩档案、举办联谊活动、定期走访慰问,给柔性人才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三是建立柔性人才工作联系点制度,对不同层次的柔性引进人才,分别安排市级领导、主管局领导、用人单位“一把手”专线联系,经常与柔性人才促膝交谈,给他们宾至如归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第三,落实到位的政策环境。各项政策要做到具体可行,对特殊专家可以采用特殊的政策,逐步建立和形成“你有所需,我必有应”的互动型、复合型激励政策。在落实柔性人才引进政策上,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气魄,不为争议所动,这样才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2.搭建平台,用事业留人。第一,搭建创业的舞台。柔性引进来的高端专业人才,在原单位一般都有较为优越的工作环境或退休后有较高的生活待遇,他们愿以柔性方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报酬,更重要的是为了干一番事业。我们要搭建好干事创业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第二,依托项目建设引智引才。要积极组织他们与项目对接,保证项目建设在较高层次上定位和运行,形成人才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用产业汇聚人才,用人才成就产业。实践证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产业,是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是凝聚人才的最佳载体。第三,大企业是引才的最集中实体。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着雄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有许多科技成果需要与生产和企业对接,实现成果转化。而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期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智力和高科技成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智力、成果、资源等方面有着互补性广阔的合作空间。这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科技人才与企业对接,科技成果与人才资源叠加,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大力开展人才、智力、成果引进工作,走互惠互利、“双赢”发展之路。

3.薪酬奖励,用待遇留人。一是积极兑现引进人才时的各项优惠政策承诺,包括人才奖励、生活补助、特殊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差旅费等,及时按标准发放;对有休闲度假养老需求的特殊人才,要根据他们的不同要求,在体育休闲、文化生活、养老护理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硬币”和“软币”相结合,满足引进人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二是建立柔性人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柔性人才以资本、项目、技术和成果等要素参与生产和分配,鼓励企业对有特殊贡献的柔性人才奖励红股,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作用,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聪明才智。三是尊重柔性人才的科研成果。柔性人才在海口工作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取得发明专利权属等,与本地人才同等对待,其知识产权依法予以保护。成果、专利可以入股企业,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的股权收益。

科学规范,人尽其用

1.以用为本,大胆用才。第一,大胆使用引进人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引进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磨合后,要给予他们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决策权和执行权,使他们有事可为。第二,让他们参与重大事项的研讨和决策,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参与到海口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城市规划、产业转型等重大事项决策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能够根据海口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案。第三,组成专门的工作团队,做到高端专业人才的所思所想,变成我们的所作所为,将他们的核心技术、科技成果或创新思想变成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

2.科学评价,奖惩分明。第一,签订合同,履行契约。柔性人才由于流动性大,缺乏相对固定的住所,加上关系不转、户口不迁等特殊情况,为保障柔性人才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必须规范用人单位与人才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签订聘用合同,并共同遵守,以规避不必要的权益纠纷或伤害。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柔性引进人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证,其忠诚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益有待分析。柔性引进的人才在“流动单位”不存在晋升压力,在考核上也很难统一。因此应引入管理学中以结果为主要导向的评估机制,通过“三项评估制度”(全方位绩效评估、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目标管理)对引进人才进行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力求客观公正。第三,设立“椰城杰出人才奖”,每年评选和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高科技拔尖人才,由海口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使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得一流薪酬。

3.人才特区,先行先试。第一,创建人才特区,打造引才试验田。海口是大特区省会,海口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及正在蓄势待发的桂林洋开发区,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是特区中的特区,更需要引进高端精英人才。要给予这三个区人才政策先行先试的权力,探索出一条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吸纳人才的新路子。在人才开发、科技创新、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大胆创新和突破。第二,引才育才相结合,达到人才作用的倍增效应。引进的高端专业人才不仅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更要为海口培养更多本地化专业人才。这样,即使专家走了,新的知识、技术、理念都留下来了。还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打造国际化教育基地,依托桂林洋大学城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科研交流与合作,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满足海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第三,建立人才合作示范基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地区建立人才合作联盟,可在毗邻桂林洋开发区大学城的海滨建立人才合作示范基地,设立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创业人才的工作站或工作室等,创造性拓展招才引智平台,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佳绩。

新的理念必将带来新的变化。随着海口一项项专门针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的出台,必将吸引一批批精英聚集在海口建设“四宜三养”省会城市的舞台上,奉献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为海口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贡献聪明才智。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柔性高端
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归心中国制造 情系精密高端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为什么说“高端鲁酒”的希望在“芝香”?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