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发射机的图像产生“横道”干扰的分析
2014-12-01吴荣海
吴荣海
摘 要:该文主要针对发射台中电视发射机产生的“横道”干扰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此类故障进行解决的方法,为广大发射台技术工作者在日常值班和维护工作中,能够快速排除此类故障,减少因此类故障而造成的停、劣播。
关键词:发射机系统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消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74-01
在各电视发射台监视发射的电视节目中,值班人员时常的会在监视器上看到以下几种图像画面上产生的横道干扰(滚道),如图所示图1所示。通过切换监视器,观察到的图像依然如故,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了电视发射系统中。
在整个电视发射系统中,从信号源到发射天线把电视信号发送到空间,要经过许多复杂的设备,对电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可供发射的电视射频信号,各个设备虽是相对独立的,但从信号角度讲,这些设备内部是联成一个整体的,而且又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与交流电源相通,具有同一个交流电源内阻抗,因此,非常容易产生交流低频干扰。如果这种低频交流干扰串入到电视信号的通路中,就会和电视图像信号一起出现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轻者在屏幕上形成在垂直方向滚动的条纹或光栅边缘的扭动,严重的影响收看,重者会造成接收机同步不良,画面跳动,根本无法收看。低频交流于扰的图像画面主要有图1所示的几种表现形式。
产生这种低频交流干扰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信号源自身存在低频交流干扰。这很容易从输入端的电视波形监示器或图像监示器上判断出来。
(2)各个设备的直流供电电源滤波性能不好,纹波大而产生低频交流干扰。
(3)地线造成的交流电源干扰。
(4)50 Hz交流电源线电磁场的干扰。
(5)系统中设备的机壳接地点位置或接地方法不对,以及接地电阻大也会引起低频干扰。为防止这种干扰的产生,应减小设备的接地电阻、减小接地导线的电阻(选择截面积大的良导体作为设备接地导线)和改善接地方式(一点接地)。采用光缆传输视频信号就不存在长距离传输后地电位不等引起的干扰。
(6)风冷风机的机械振动引起的低频干扰。
(7)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和设备之间的地电位不同也会引起50 Hz低频干扰。
(8)灯丝交流干扰。
电视发射机如果是电子管发射机,在用交流电源给电子管灯丝供电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中,灯丝电流的电磁场感应或灯丝与阴极之间的漏电也会产生交流干扰。采用直流灯丝供电能克服这种干扰。
图2是说明产生这种干扰的原理图。信号从A点传输到较远的B点,中间经过了AB长电缆,虽然长电缆的两头A点和B点都接机壳地,但由于A点和B点的地电位不等,二者之间存在电位差UAB,UAB的存在就会使信号电缆的外皮上有交流电流通过,因而使信号上叠加上与UAB相关的50 Hz交流干扰,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交流滚道。这种干扰一般叫共模干扰,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而且对图像质量影响也比较大。克服这种干扰的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变压器耦合抵消干扰。原理图见图3。设长电缆芯线直流电阻为零,则图中c点电位和D点电位相等,故有UCA=UDA,UCA为视频信号,UAB为低频干扰。UDB=UDA+UAB,当DE之间接—变压器,而且电感量很大时,电位UBE =UDE+UCA+UAB,如果设法使变压器次级的UDE=-UAB,则干扰就被抵消,即UEB=UCA。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虽可以消除干扰,但实际上电缆的芯线体电阻并不为0,UCA也不等于UDA,所以无法将干扰成分完全消除,而且变压器的参数不好选择,体积大而笨重。
二是用共模抑制电路抑制干扰。原理图见图4。
这一电路简单,对交流声的抑制效果好,只要精确调整电阻R8的值,就可以使干扰电压在BG3集电极完全抵消。所以在实际中,这一电路应用很广泛,一些电缆校正放大器和稳定放大器中均采用此电路做交流声抑制电路。
三是差分放大器共模抵消电路。在这一电路中,信号电缆的芯线接差放的一个输入端,屏蔽层接差放的另一输入端。这样,经过放大的干扰信号在输出端正好相位相反,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只要精确选择元件参数,使差放完全对称,这时差分对管的放大倍数就完全相等,在输出端得到的两个反相干扰电压的幅度也就完全相等,相互抵消。
四是箝位电路也可以消除信号中叠加的各种低频交流干扰,但对调制型低频干扰,箝位电路却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1]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电视发送设备[Z].
[2]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高频电子线路(下册)[Z].endprint
摘 要:该文主要针对发射台中电视发射机产生的“横道”干扰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此类故障进行解决的方法,为广大发射台技术工作者在日常值班和维护工作中,能够快速排除此类故障,减少因此类故障而造成的停、劣播。
关键词:发射机系统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消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74-01
在各电视发射台监视发射的电视节目中,值班人员时常的会在监视器上看到以下几种图像画面上产生的横道干扰(滚道),如图所示图1所示。通过切换监视器,观察到的图像依然如故,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了电视发射系统中。
在整个电视发射系统中,从信号源到发射天线把电视信号发送到空间,要经过许多复杂的设备,对电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可供发射的电视射频信号,各个设备虽是相对独立的,但从信号角度讲,这些设备内部是联成一个整体的,而且又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与交流电源相通,具有同一个交流电源内阻抗,因此,非常容易产生交流低频干扰。如果这种低频交流干扰串入到电视信号的通路中,就会和电视图像信号一起出现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轻者在屏幕上形成在垂直方向滚动的条纹或光栅边缘的扭动,严重的影响收看,重者会造成接收机同步不良,画面跳动,根本无法收看。低频交流于扰的图像画面主要有图1所示的几种表现形式。
产生这种低频交流干扰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信号源自身存在低频交流干扰。这很容易从输入端的电视波形监示器或图像监示器上判断出来。
(2)各个设备的直流供电电源滤波性能不好,纹波大而产生低频交流干扰。
(3)地线造成的交流电源干扰。
(4)50 Hz交流电源线电磁场的干扰。
(5)系统中设备的机壳接地点位置或接地方法不对,以及接地电阻大也会引起低频干扰。为防止这种干扰的产生,应减小设备的接地电阻、减小接地导线的电阻(选择截面积大的良导体作为设备接地导线)和改善接地方式(一点接地)。采用光缆传输视频信号就不存在长距离传输后地电位不等引起的干扰。
(6)风冷风机的机械振动引起的低频干扰。
(7)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和设备之间的地电位不同也会引起50 Hz低频干扰。
(8)灯丝交流干扰。
电视发射机如果是电子管发射机,在用交流电源给电子管灯丝供电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中,灯丝电流的电磁场感应或灯丝与阴极之间的漏电也会产生交流干扰。采用直流灯丝供电能克服这种干扰。
图2是说明产生这种干扰的原理图。信号从A点传输到较远的B点,中间经过了AB长电缆,虽然长电缆的两头A点和B点都接机壳地,但由于A点和B点的地电位不等,二者之间存在电位差UAB,UAB的存在就会使信号电缆的外皮上有交流电流通过,因而使信号上叠加上与UAB相关的50 Hz交流干扰,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交流滚道。这种干扰一般叫共模干扰,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而且对图像质量影响也比较大。克服这种干扰的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变压器耦合抵消干扰。原理图见图3。设长电缆芯线直流电阻为零,则图中c点电位和D点电位相等,故有UCA=UDA,UCA为视频信号,UAB为低频干扰。UDB=UDA+UAB,当DE之间接—变压器,而且电感量很大时,电位UBE =UDE+UCA+UAB,如果设法使变压器次级的UDE=-UAB,则干扰就被抵消,即UEB=UCA。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虽可以消除干扰,但实际上电缆的芯线体电阻并不为0,UCA也不等于UDA,所以无法将干扰成分完全消除,而且变压器的参数不好选择,体积大而笨重。
二是用共模抑制电路抑制干扰。原理图见图4。
这一电路简单,对交流声的抑制效果好,只要精确调整电阻R8的值,就可以使干扰电压在BG3集电极完全抵消。所以在实际中,这一电路应用很广泛,一些电缆校正放大器和稳定放大器中均采用此电路做交流声抑制电路。
三是差分放大器共模抵消电路。在这一电路中,信号电缆的芯线接差放的一个输入端,屏蔽层接差放的另一输入端。这样,经过放大的干扰信号在输出端正好相位相反,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只要精确选择元件参数,使差放完全对称,这时差分对管的放大倍数就完全相等,在输出端得到的两个反相干扰电压的幅度也就完全相等,相互抵消。
四是箝位电路也可以消除信号中叠加的各种低频交流干扰,但对调制型低频干扰,箝位电路却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1]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电视发送设备[Z].
[2]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高频电子线路(下册)[Z].endprint
摘 要:该文主要针对发射台中电视发射机产生的“横道”干扰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此类故障进行解决的方法,为广大发射台技术工作者在日常值班和维护工作中,能够快速排除此类故障,减少因此类故障而造成的停、劣播。
关键词:发射机系统 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 消除方法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74-01
在各电视发射台监视发射的电视节目中,值班人员时常的会在监视器上看到以下几种图像画面上产生的横道干扰(滚道),如图所示图1所示。通过切换监视器,观察到的图像依然如故,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了电视发射系统中。
在整个电视发射系统中,从信号源到发射天线把电视信号发送到空间,要经过许多复杂的设备,对电视信号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可供发射的电视射频信号,各个设备虽是相对独立的,但从信号角度讲,这些设备内部是联成一个整体的,而且又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与交流电源相通,具有同一个交流电源内阻抗,因此,非常容易产生交流低频干扰。如果这种低频交流干扰串入到电视信号的通路中,就会和电视图像信号一起出现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轻者在屏幕上形成在垂直方向滚动的条纹或光栅边缘的扭动,严重的影响收看,重者会造成接收机同步不良,画面跳动,根本无法收看。低频交流于扰的图像画面主要有图1所示的几种表现形式。
产生这种低频交流干扰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信号源自身存在低频交流干扰。这很容易从输入端的电视波形监示器或图像监示器上判断出来。
(2)各个设备的直流供电电源滤波性能不好,纹波大而产生低频交流干扰。
(3)地线造成的交流电源干扰。
(4)50 Hz交流电源线电磁场的干扰。
(5)系统中设备的机壳接地点位置或接地方法不对,以及接地电阻大也会引起低频干扰。为防止这种干扰的产生,应减小设备的接地电阻、减小接地导线的电阻(选择截面积大的良导体作为设备接地导线)和改善接地方式(一点接地)。采用光缆传输视频信号就不存在长距离传输后地电位不等引起的干扰。
(6)风冷风机的机械振动引起的低频干扰。
(7)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和设备之间的地电位不同也会引起50 Hz低频干扰。
(8)灯丝交流干扰。
电视发射机如果是电子管发射机,在用交流电源给电子管灯丝供电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中,灯丝电流的电磁场感应或灯丝与阴极之间的漏电也会产生交流干扰。采用直流灯丝供电能克服这种干扰。
图2是说明产生这种干扰的原理图。信号从A点传输到较远的B点,中间经过了AB长电缆,虽然长电缆的两头A点和B点都接机壳地,但由于A点和B点的地电位不等,二者之间存在电位差UAB,UAB的存在就会使信号电缆的外皮上有交流电流通过,因而使信号上叠加上与UAB相关的50 Hz交流干扰,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交流滚道。这种干扰一般叫共模干扰,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而且对图像质量影响也比较大。克服这种干扰的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变压器耦合抵消干扰。原理图见图3。设长电缆芯线直流电阻为零,则图中c点电位和D点电位相等,故有UCA=UDA,UCA为视频信号,UAB为低频干扰。UDB=UDA+UAB,当DE之间接—变压器,而且电感量很大时,电位UBE =UDE+UCA+UAB,如果设法使变压器次级的UDE=-UAB,则干扰就被抵消,即UEB=UCA。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虽可以消除干扰,但实际上电缆的芯线体电阻并不为0,UCA也不等于UDA,所以无法将干扰成分完全消除,而且变压器的参数不好选择,体积大而笨重。
二是用共模抑制电路抑制干扰。原理图见图4。
这一电路简单,对交流声的抑制效果好,只要精确调整电阻R8的值,就可以使干扰电压在BG3集电极完全抵消。所以在实际中,这一电路应用很广泛,一些电缆校正放大器和稳定放大器中均采用此电路做交流声抑制电路。
三是差分放大器共模抵消电路。在这一电路中,信号电缆的芯线接差放的一个输入端,屏蔽层接差放的另一输入端。这样,经过放大的干扰信号在输出端正好相位相反,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只要精确选择元件参数,使差放完全对称,这时差分对管的放大倍数就完全相等,在输出端得到的两个反相干扰电压的幅度也就完全相等,相互抵消。
四是箝位电路也可以消除信号中叠加的各种低频交流干扰,但对调制型低频干扰,箝位电路却无能为力。
参考文献
[1]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电视发送设备[Z].
[2] 广播电视部干部司教育处编写.高频电子线路(下册)[Z].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