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AD中国发明专利现状分析

2014-12-01吴亚男傅晶酒向飞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7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专利分析中药

吴亚男++傅晶++酒向飞

摘 要: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文献数量、申请量和授权量、申请人、中药制剂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专利分析 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55-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其属于中医学的“呆病”、“颠症”、“善忘”等范畴。目前能够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品种也很多,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很高,在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并发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为菖蒲、黄芪、当归、地黄、枸杞、远志、益智仁、丹参、菟丝子、山茱萸和川芎等。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中药治疗AD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笔者对1985年以来使用中药治疗AD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以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中国专利检索系统为数据来源,对1985—2013年公开的使用中药治疗AD的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文献进行统计。先以关键词“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老年呆病、痴呆”进行检索,然后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为检索项进行二次检索。用IPC 分类号A61K35(动物药与植物药)、A61K36(植物药)、A61K33(矿物药)进一步限定技术范围,再将所得检索结果进行逐一阅读与手工筛选,剔除实质内容无关的专利申请,最终得到涉及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776篇,有关数据以申请日为准。

2 统计结果

2.1 文献数量及授权量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开的涉及以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有776件,其中授权专利347件;占全部公开申请的44.7%。如表1、图1所示,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度首次有四件涉及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之后,在1995年达到16件相关专利的高峰,1999年后每年申请数量保持递增的趋势。总体来说,在2000年以前该领域发展比较平稳,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虽然在这个阶段,我国专利申请量不高,但这应该和我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研发人员不重视专利申请相关,另外,AD的发病机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在这段时期也仍处与摸索阶段,也影响了该类专利技术的申请量。从2001年起该领域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申请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2005年达到高峰,为99件,之后申请量稍有下滑,在60件上下波动,考虑到2012-2013年有些申请仍未公开等原因下,2012-2013年的申请量仍有保持平稳的可能,从总体趋势上可以预见,我国申请人对该领域的技术研发热情和投入力度也在近年来明显提高。

由图2所示,1992-1995年的授权率较为接近,1996年的授权率较高,这和1996年的案件申请数量较少仅有4件有关,1997-2010年间,除2005年的授权率稍有降低外,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发展、略有降低的态势。由于专利文献公开以及授权相对于申请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时间,2012-2013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数值不准确,尤其2013年的数据可能大大少于实际量,因此表格中的数据仅填写至2012年。

2.2 申请人排名

由图3可以看出排名位于前10名的该领域申请人。其中职务发明占80%,非职务发明仅占20%,职务发明中涉及公司或研究所的申请人占据60%,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的28件专利申请集中在2006年期间提出,主要涉及系列新的中药复方,北京联合西创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7件申请在2005年期间提出,也主要涉及中药复方。申请量位列前十的申请人中仅有2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它们都是我国在生命科学、化学、药学等方面科研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个人申请人也仅有两名,分别是崔彬和漆又毛,其中崔彬的个人申请量达到17件,相对个人申请来说数量较多,其申请主题主要涉及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其中有16件均为2006年3月集中提出。

2.3 中药制剂类型

中药治疗AD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经手工筛选得出涉及中药制剂主题的发明专利申请522篇,并对其国际专利分类号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可以看出,颗粒剂、微球制剂、溶液制剂(例如注射液)、片剂、丸剂等剂型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且较为均匀,数量在90篇左右。粉末状制剂的申请数量稍有降低,冻干粉末类制剂以及其他剂型的制剂的数量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治疗AD的中药制剂种类比较丰富,各类常见普通剂型均有所涉及,但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各类缓控释制剂等新兴剂型涉及较少,这也与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控制较为困难相关。

3 结语

(1)应进一步提高有效专利比例。目前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总体有待提高,其中有效专利数量仍然较少,同时授权专利中也有一半左右被放弃。分析其原因主要为:①专利申请本身的创新水平不够,独立研究开发品种少。②由于长期以来对专利申请不够重视,申请人专利申请撰写水平不高,企业、科研单位和个人对专利申请的相关要求了解的不够,因此有些专利申请即便有创新之处也由于文件撰写上的缺陷导致无法获得授权。

(2)从剂型上看,治疗AD的中药制剂中,常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颗粒剂和胶囊剂占多数,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冻干、微乳、纳米制剂、微球制剂等剂型,这些新剂型的出现丰富了治疗AD的中药制剂的种类,但目前这些较新剂型的申请数量还非常少,表明这些新剂型的产业化和创新性还不够,这也提示今后可加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与利用。

(3)通过专利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正处于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的时期,是未来的专利竞争热点地区,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应加强该领域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开国内外已存在的专利壁垒,避免未来侵权风险。

参考文献

[1] 林盛.阿尔茨海默病68例药物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33):10-11.endprint

摘 要: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文献数量、申请量和授权量、申请人、中药制剂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专利分析 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55-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其属于中医学的“呆病”、“颠症”、“善忘”等范畴。目前能够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品种也很多,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很高,在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并发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为菖蒲、黄芪、当归、地黄、枸杞、远志、益智仁、丹参、菟丝子、山茱萸和川芎等。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中药治疗AD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笔者对1985年以来使用中药治疗AD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以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中国专利检索系统为数据来源,对1985—2013年公开的使用中药治疗AD的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文献进行统计。先以关键词“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老年呆病、痴呆”进行检索,然后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为检索项进行二次检索。用IPC 分类号A61K35(动物药与植物药)、A61K36(植物药)、A61K33(矿物药)进一步限定技术范围,再将所得检索结果进行逐一阅读与手工筛选,剔除实质内容无关的专利申请,最终得到涉及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776篇,有关数据以申请日为准。

2 统计结果

2.1 文献数量及授权量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开的涉及以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有776件,其中授权专利347件;占全部公开申请的44.7%。如表1、图1所示,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度首次有四件涉及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之后,在1995年达到16件相关专利的高峰,1999年后每年申请数量保持递增的趋势。总体来说,在2000年以前该领域发展比较平稳,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虽然在这个阶段,我国专利申请量不高,但这应该和我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研发人员不重视专利申请相关,另外,AD的发病机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在这段时期也仍处与摸索阶段,也影响了该类专利技术的申请量。从2001年起该领域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申请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2005年达到高峰,为99件,之后申请量稍有下滑,在60件上下波动,考虑到2012-2013年有些申请仍未公开等原因下,2012-2013年的申请量仍有保持平稳的可能,从总体趋势上可以预见,我国申请人对该领域的技术研发热情和投入力度也在近年来明显提高。

由图2所示,1992-1995年的授权率较为接近,1996年的授权率较高,这和1996年的案件申请数量较少仅有4件有关,1997-2010年间,除2005年的授权率稍有降低外,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发展、略有降低的态势。由于专利文献公开以及授权相对于申请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时间,2012-2013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数值不准确,尤其2013年的数据可能大大少于实际量,因此表格中的数据仅填写至2012年。

2.2 申请人排名

由图3可以看出排名位于前10名的该领域申请人。其中职务发明占80%,非职务发明仅占20%,职务发明中涉及公司或研究所的申请人占据60%,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的28件专利申请集中在2006年期间提出,主要涉及系列新的中药复方,北京联合西创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7件申请在2005年期间提出,也主要涉及中药复方。申请量位列前十的申请人中仅有2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它们都是我国在生命科学、化学、药学等方面科研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个人申请人也仅有两名,分别是崔彬和漆又毛,其中崔彬的个人申请量达到17件,相对个人申请来说数量较多,其申请主题主要涉及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其中有16件均为2006年3月集中提出。

2.3 中药制剂类型

中药治疗AD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经手工筛选得出涉及中药制剂主题的发明专利申请522篇,并对其国际专利分类号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可以看出,颗粒剂、微球制剂、溶液制剂(例如注射液)、片剂、丸剂等剂型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且较为均匀,数量在90篇左右。粉末状制剂的申请数量稍有降低,冻干粉末类制剂以及其他剂型的制剂的数量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治疗AD的中药制剂种类比较丰富,各类常见普通剂型均有所涉及,但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各类缓控释制剂等新兴剂型涉及较少,这也与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控制较为困难相关。

3 结语

(1)应进一步提高有效专利比例。目前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总体有待提高,其中有效专利数量仍然较少,同时授权专利中也有一半左右被放弃。分析其原因主要为:①专利申请本身的创新水平不够,独立研究开发品种少。②由于长期以来对专利申请不够重视,申请人专利申请撰写水平不高,企业、科研单位和个人对专利申请的相关要求了解的不够,因此有些专利申请即便有创新之处也由于文件撰写上的缺陷导致无法获得授权。

(2)从剂型上看,治疗AD的中药制剂中,常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颗粒剂和胶囊剂占多数,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冻干、微乳、纳米制剂、微球制剂等剂型,这些新剂型的出现丰富了治疗AD的中药制剂的种类,但目前这些较新剂型的申请数量还非常少,表明这些新剂型的产业化和创新性还不够,这也提示今后可加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与利用。

(3)通过专利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正处于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的时期,是未来的专利竞争热点地区,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应加强该领域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开国内外已存在的专利壁垒,避免未来侵权风险。

参考文献

[1] 林盛.阿尔茨海默病68例药物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33):10-11.endprint

摘 要: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文献数量、申请量和授权量、申请人、中药制剂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专利分析 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55-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其属于中医学的“呆病”、“颠症”、“善忘”等范畴。目前能够治疗老年痴呆的中药品种也很多,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很高,在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并发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为菖蒲、黄芪、当归、地黄、枸杞、远志、益智仁、丹参、菟丝子、山茱萸和川芎等。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中药治疗AD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笔者对1985年以来使用中药治疗AD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

1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以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中国专利检索系统为数据来源,对1985—2013年公开的使用中药治疗AD的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文献进行统计。先以关键词“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老年呆病、痴呆”进行检索,然后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为检索项进行二次检索。用IPC 分类号A61K35(动物药与植物药)、A61K36(植物药)、A61K33(矿物药)进一步限定技术范围,再将所得检索结果进行逐一阅读与手工筛选,剔除实质内容无关的专利申请,最终得到涉及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776篇,有关数据以申请日为准。

2 统计结果

2.1 文献数量及授权量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开的涉及以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明专利申请共有776件,其中授权专利347件;占全部公开申请的44.7%。如表1、图1所示,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2年度首次有四件涉及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之后,在1995年达到16件相关专利的高峰,1999年后每年申请数量保持递增的趋势。总体来说,在2000年以前该领域发展比较平稳,专利申请量相对较低,虽然在这个阶段,我国专利申请量不高,但这应该和我国专利制度起步较晚,研发人员不重视专利申请相关,另外,AD的发病机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在这段时期也仍处与摸索阶段,也影响了该类专利技术的申请量。从2001年起该领域进入初步发展阶段,申请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2005年达到高峰,为99件,之后申请量稍有下滑,在60件上下波动,考虑到2012-2013年有些申请仍未公开等原因下,2012-2013年的申请量仍有保持平稳的可能,从总体趋势上可以预见,我国申请人对该领域的技术研发热情和投入力度也在近年来明显提高。

由图2所示,1992-1995年的授权率较为接近,1996年的授权率较高,这和1996年的案件申请数量较少仅有4件有关,1997-2010年间,除2005年的授权率稍有降低外,基本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发展、略有降低的态势。由于专利文献公开以及授权相对于申请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时间,2012-2013年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数值不准确,尤其2013年的数据可能大大少于实际量,因此表格中的数据仅填写至2012年。

2.2 申请人排名

由图3可以看出排名位于前10名的该领域申请人。其中职务发明占80%,非职务发明仅占20%,职务发明中涉及公司或研究所的申请人占据60%,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的28件专利申请集中在2006年期间提出,主要涉及系列新的中药复方,北京联合西创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7件申请在2005年期间提出,也主要涉及中药复方。申请量位列前十的申请人中仅有2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它们都是我国在生命科学、化学、药学等方面科研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个人申请人也仅有两名,分别是崔彬和漆又毛,其中崔彬的个人申请量达到17件,相对个人申请来说数量较多,其申请主题主要涉及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组合物,其中有16件均为2006年3月集中提出。

2.3 中药制剂类型

中药治疗AD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经手工筛选得出涉及中药制剂主题的发明专利申请522篇,并对其国际专利分类号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可以看出,颗粒剂、微球制剂、溶液制剂(例如注射液)、片剂、丸剂等剂型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且较为均匀,数量在90篇左右。粉末状制剂的申请数量稍有降低,冻干粉末类制剂以及其他剂型的制剂的数量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治疗AD的中药制剂种类比较丰富,各类常见普通剂型均有所涉及,但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各类缓控释制剂等新兴剂型涉及较少,这也与中药提取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控制较为困难相关。

3 结语

(1)应进一步提高有效专利比例。目前中药治疗AD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总体有待提高,其中有效专利数量仍然较少,同时授权专利中也有一半左右被放弃。分析其原因主要为:①专利申请本身的创新水平不够,独立研究开发品种少。②由于长期以来对专利申请不够重视,申请人专利申请撰写水平不高,企业、科研单位和个人对专利申请的相关要求了解的不够,因此有些专利申请即便有创新之处也由于文件撰写上的缺陷导致无法获得授权。

(2)从剂型上看,治疗AD的中药制剂中,常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颗粒剂和胶囊剂占多数,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冻干、微乳、纳米制剂、微球制剂等剂型,这些新剂型的出现丰富了治疗AD的中药制剂的种类,但目前这些较新剂型的申请数量还非常少,表明这些新剂型的产业化和创新性还不够,这也提示今后可加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与利用。

(3)通过专利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正处于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的时期,是未来的专利竞争热点地区,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应加强该领域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开国内外已存在的专利壁垒,避免未来侵权风险。

参考文献

[1] 林盛.阿尔茨海默病68例药物治疗效果及发病机制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33):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病专利分析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