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人体词“heart”和“心”认知对比研究

2014-11-30刘志成

关键词:引申义引申为红心

刘志成

(云南大学 外语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091)

Martinet(马丁内)曾指出:“语言进化发展受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影响:一是人类交际的需要;二是人类往往想将其心智和身体活动降到最低程度的特性。人的这种生理、精神上的天然倾向和交际需要构筑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人类言语行为与其他的事物一样,都遵循省力原则。”(转引自陈新仁,1994:8)正是基于此,“多义成为人类话语的一个基本特征。”(Ullmann,1962:159)让一个词多几种含义,远比造一个新词省力和经济得多,这是语义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正是一词多义出现的理据和现实驱动。

如果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是一词多义出现的动因。但是这远远不能解释一词多义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一词多义的演化机制究竟怎么样呢?

一、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属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认知概念的形成的作用,超越了语言现象之外,上升到语言的使用者—人。认为语言的意义不再仅仅是封闭式的、自治的、孤立的东西,而是通过认知主体人与客体世界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概念和认识,这个过程就是现实-认知-语言。由此,一词多义就不再是独立的、任意的、片面性的现象,而是认知主体“人”通过一定的认知模式,如原型、范畴化、隐喻和转喻机制而得到延伸的。

词义作为“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物或现象以语言标记。”(戴昭铭,1996:127)而由于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角度,人类对事物的命名也就不一样,从而导致事物概念和义项不一样。可见,词的意义实际上是个认知问题,取决于认知主体和客观事物的互动。而词义的延伸拓展正好反映了“人类智慧从无知识到有知识所走过的一条道路。”(泰勒,2004:115)

由此可见,词义的发展与认知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认知的角度去考察词义也是合理的。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就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即通过一个域的事物去认知另外一个域的事物;而转喻是基于相关性的同域映射。可见,隐喻和转喻都具有重要的认知属性,能够体现认知主体的思维和认知特点。

Ungerer&Schmid(2006:114)认为:“隐喻和转喻都是语义构建的基本模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成为多义生成的主要方式。在由一词表达的相互关联范畴组成的复杂网络建构中隐喻和转喻起着关键作用。”这为语义转移提供了认知路径和理论依据。

Ullmann(1962:162-172)指出一词多义(polysemy)是人类话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比喻性语言(figurative)是造成一词多义的主要原因。正如Taylor(1995:99-105)指出,多义词是具有多个离散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范畴,该范畴是一个多中心结构(polycentric structure),含有多个原型(prototype),这些原型通过家族相似性实现相互关联。而范畴拓展的过程就是词义由单中心结构(monocentric)向多中心结构发展的过程。这种多中心结构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隐喻和转喻共同实现的。

二、“心”的义项转义规律

“心”和“heart”都是英汉语中的核心词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脏器官,古往今来,由于中西方都把“心”和“heart”当做是思维的器官,由此导致它们的引申义众多。所以选取二者进行语义对比分析非常具有代表性,对于揭示英汉民族认知特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文解字》对“心”的定义为:“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為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根据位置“在身之中”定义的。

按照《汉语大词典》(罗竹风,全22册),除去表示“星宿”的义项,归纳整理汉语“心”的义项共有13项,引申义项为12项:1.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2.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3.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后沿用为脑;4.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5.挂怀、关心;6.本性、性情;7.思虑、谋划;8.中心、中央;9.心形的物体;10.指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牙尖;11.指某些点心的馅;12.我国古代哲学名词。指人的主观意识,与“物”相对;13.佛教语,与“色”相对。

(一)由“心”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加上其内隐性而增加了其无穷的神秘性,人类根据其物理上的相似性而对其引申出众多的含义,物理上的相似性主要是根据形貌和位置的相似性。由其物理特性引申来的转义有(2)、(8)、(9)、(10)、(11)五项,我们对这5个转义义项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心”位于胸腔内,位于胸部,用“心”来泛指其所处的位置,成为义项(2),如:《庄子·天运》:“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其次,“心”由于位于人体的中心,根据位置上的相似性,位置上的相似性属于一种物理上的相似,可以引申为义项(8)“中心、中央。”

此外,根据“心”的形貌,可引申为义项(9)“像心一样的东西或形状。”如:那两只天鹅的脖子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心”。此外,心脏被包裹在胸腔里面,而花蕊、草木也被花瓣或者其它的树叶所包裹而得到保护。所以“心”又可以引申为义项(10)“牙尖、花蕊”。

还有,对于点心来说,最美味的莫过于“馅儿”,因此是点心中最精华和最重要的部分,而且,“馅儿”被点心的皮儿包裹与“心”被胸腔包裹位置上是一样的,因此,“心”可以引申为“馅儿”的义项,如:包子心、饺子心等。其实,根据“点心”的本义,顾名思义也可知,“点心”就是“含有馅儿的糕点”。

(二)由“心”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根据“心”的本义或者叫原型义:“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可知对“心脏”的定义只是根据其功能:推动血液循环来定义的。但是,由于词义受到文化和人类主观认知的影响,尤其是主观认知对引申义项的巨大影响,比如人类把心当做了思维器官,无形之中赋予了心另外一个功能,因此让“心”的功能引申义就特别多。根据其功能,“心”的引申义有:(3)、(4)、(5)、(6)、(7)、(12)、(13),这些义项共有7项,而转义义项总量为12项,占据了转义总量的58.3%,可见根据心的功能而引申的转义量占据了绝对优势。下面对“心”的功能引申义进行详细地阐释。

首先,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而儒家的“亚圣”孟子在《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而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也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可见,在古人看来,“心”负责人的聪明智慧,因此是主管思维的。因此,“心”可以引申为“大脑”成为义项(3)。

其次,由“心”是负责思维的器官,那么思维的结果或者说产品就是思想、意念,而人根据体验,人在受到挫折,精神不好的情况下,尤其是特别悲痛的时候心脏也会疼痛,由此可以引申为义项(4)“感情”。加之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能决定人的生死,当心脏跳动时,生命还活着,当心脏不再跳动时,生命就消亡,因此,心脏在人类的心理上还有一种强烈的心理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把生物的生死与心脏的跳动联系起来,心脏能决定生命的存亡,因此,拥有了谁的心,也就是拥有了她的全部,因此用心来指代感情,正如欧洲有句谚语:拥有一颗真正的心,胜过拥有整个欧洲。此外,如:《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由“心”引申出义项(5)“挂怀、关心”也是由于把“心”当做人的思维器官而引申而来的,只是作为动词使用,如:明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两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系其民者也。”

由“心”作为思维器官,而思考什么、善不善于思考、思考的内容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和性情,因此,由“心”可以引申出义项(6)“性情、品味、本性”之意,如:《易·复》:“复见天地之心乎?”

第7个义项是由表示思维的“心”名词动用的结果,表示“思虑、谋划”,如:《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在一日,管一日。替你心,替你力。”

此外,既然“心”是作为人体的思维器官,那么思考的过程即是人的“主观意识”,与自然界的客体“物”相对,因此可以引申为义项(12)“主观意识”,如:宋陆九渊《杂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以及王守仁开创的“心学”都属于此范畴。

由于心是思维器官,所以一切精神现象都是由心生发而来,由此,佛教把一切精神现象称为“心”成为义项(13),如佛教的“三界唯心”之说。

综上可知,“心”共有12个转义义项,其义项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1 “心”的词义引申图

通过转喻方式进行的词义拓展由于是基于相关性的,因此,词义之间是按照鱼贯式向外拓展的,而根据隐喻方式的词义拓展是根据相似性,所以词义之间是按照辐射式,由此图可以看出,由“心”拓展图示可以看出,心主要是通过转喻方式实现词义拓展的,转喻方式常常是基于功能而实现的,我们认为这与“心”一直被当做思维器官,具有强大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三、“heart”的义项转义规律

“heart”在西方文化里也常常被当做思维的器官,因此也引申出众多的词义,仍然按照“heart”的物理存在特征和功能特征分别考察其词义的转义。而且,不包含“古时用法”和“废弃用法”,基于《英汉大词典》(第2版,陆谷孙),把“heart”的义项归纳为:

(1)心,心脏(原型义、本义);

(2)心脏所在的位置,泛指胸部;

(3)心脏病;(心脏功能有问题的时候);

(4)内心,心灵;

(5)心地,心肠;

(6)心情,心境;

(7)感情,爱的通称;

(8)精神,勇气,决心;

(9)个性,性情,性格;

(10)(具体事物的)中心;

(11)(抽象事物的)要点,实质;

(12)(被称赞,喜爱的)人,如:心肝,宝贝(因为心功能重要);

(13)心形物;

(14)(纸牌的)红心,红心牌;

(15)红心牌戏(玩者需避免吃进有红心的墩);

(16)(植物的)心材;

(17)(英土地的)肥力;

(18)(美俚)勃起的阴茎;

(19)(动词)(卷心菜等)结心子。

可见,通过对《英汉大词典》的义项进行归纳整理,得出“heart”共有19个义项,除去原型义,有引申义项18项。

(一)由“heart”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义项

“heart”的物理特征主要是根据“heart”的形貌与位置,由此而引申出的义项有:(2)、(10)、(11)、(13)、(14)、(15)、(16)、(19)。我们对这8个义项进行逐一的分析。

首先,根据心脏所在的位置在胸部而指代胸部成为义项(2),这是位置隐喻义的一种方式,如:She pressed the child to her heart.她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其次,由于“heart”位于人体中部的胸腔之内,根据位置的相似性,可以隐喻具体事物的中心成为义项(10),如:The heart of a city.城市的中心。

再次,根据心理上的相似性,当我们对一个观点进行阐述的时候,其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如:the heart of an argument.争论的核心,成为义项(11)。如:the heart of a story.故事的核心。

此外,根据“heart”形貌上的相似性,很容易引申出“心形的事物”,如:a heart cake.心形蛋糕。

另外,根据形貌上的相似性,扑克牌里有心形的图形,而且根据认知突显:红色常常是很突显的颜色,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用“heart”指代红心扑克;而有一种扑克游戏,其关键就是必须避免吃进“有红心的墩”,因此,“有红心的墩和避免吃进有红心的墩”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认知突显,所以可以用“heart”来指代这种“避免吃进红心墩”的扑克游戏成为义项(15)。

另外,根据位置上的相似性,“heart”位于人体内部,被胸腔包裹和保护,同样,木材中的“心材”也是位于木材中心被包裹,所以“heart”可以引申为“心材”义项。如下图:

图2 “心材”图

此外,根据“卷心菜”本义,指的是菜的里面不断地被外面的菜叶所包裹,与“heart”被人的胸腔包裹具有相似性,因此,卷心菜最里面的部分可以称为卷心菜的“heart”,成为义项(19),而此义项只不过是变成了动词义“结心子”。

根据上面的8个义项,这些义项可以通过图示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

图3 “heart”的物理引申义

首先,由“heart”的位置引申为义项2:“胸部”,即人体的中央,这也是人类首先对自身进行认识,然后,由人类自身的中心引申为其他具体事物的中心义项10,具体的事物中有“植物等”,可以引申为植物的中心部分,即“心材”义项16,由植物的心材可以引申为“蔬菜的心”,然后根据词性转化,引申为义项19:结心子,由这些具体事物进一步抽象,可以引申为抽象事物的核心:义项11,表示“要点、要旨”。可见,这条语义链完全是按照由人体到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的这么一个规律进行引申的。

同样,根据“heart”而引申为“心形物”,义项13,由于扑克牌上有心形物,而且是“红色的心形物”,根据认知突显,可以引申为扑克牌中的红心牌成为义项14;又由于“红心牌”是某种扑克游戏的焦点,因此进一步引申为红心牌游戏,成为义项15.

(二)由“heart”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义项

由于“heart”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加之被当做了思维器官,而且由于跟情绪和心情紧密相关,所以根据功能的引申义远远高于根据物理特征的引申义。根据归纳,根据功能的引申义义项共有10项,占据转义义项总量的55%。功能义项有:(3)、(4)、(5)、(6)、(7)、(8)、(9)、(12)、(17)、(18)。下面我们对这些义项进行逐一解释。

首先,第3个义项明显来自于“heart”的功能引申义,因为“心脏病”指的是心脏功能出现毛病时候的症状。

其次,“heart”位于人体内,“心灵”和“内心”指的是心脏功能运作的一种品质,所以可以说“心灵健康”,成为义项(4),又如:the pain in one’s heart.内心的痛苦。

“心地”和“心肠”义项来自于心脏的思维功能,当思考的内容为美好的,积极的,健康的,那么心地也就是善良的,成为义项(5)如:she has a kind heart.她心地善良。

“心情”和“心境”也是由“heart”思维功能引申而来,当“heart”思维功能运作正常的情况下,那么心脏的功能也就运行得很顺利,那么这样的情况下,“heart”的运行也就是很轻松的,由此隐喻为心情和心境也就是愉快的,故引申为义项(6)心情、心境。如:with a light heart.心情轻松地。

由于“heart”具有重要的功能,而且被胸腔细心地包裹和保护,由此引申为人的感情是珍贵的,需要得到细心地呵护,“感情和爱”也是不能随便暴露在外人面前的;而且当人受到“感情的伤害的时候”,心也会疼痛;当彼此相恋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也就变得很愉快,“heart”感受也会很舒服,所以可以引申为义项(7)“感情和爱”。如:a conflict between heart and head.感情与理智的冲突。

当“heart”思维功能运作正常的时候,人处于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当思维功能不正常的时候,人的精神也处于萎靡的状态,所以“heart”可以引申为义项(8)精神;而且当人们对某件事物很有把握的时候,内心也就常常充满力量和期待,充满精神希望能跃跃欲试,由此可以引申出“勇气和决心”,如:put heart into sb.使某人振作起来;

由“heart”表示思维可知,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思维的内容不一样,思维的结果不一样,由此可以体现出思维的个性,由此,“heart”可以引申出人的“个性,性格”义项(9)。如:a cold heart.冷漠的个性。

此外,由于“heart”具有重要的功能,“heart”跳动则标志着人活着,“heart”静止则标志着生命的消亡,“heart”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在一起,因此常常把最重要的人成为“heart”,义项(12)心肝宝贝。

“heart”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运输血液,给器官带来氧气,维持生命存活的状态,而土地要给生长在土地上的植物运送养料,维持其存活和生长的状态,二者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因此,“heart”可以引申为义项(17)“土地的肥力”。

“heart”由于其重要的功能,以及当爱情受伤的时候常常会心疼等生理体验而被赋予了“爱情”的含义,因此“heart”常常作为“爱情”的标志。由“爱情”人类常常会想起情侣之间的亲昵举动,由此引申为人类情欲喷发的动作,这与生物学上认为:爱情实质是一种生殖冲动是一致的,故引申为义项(18)。

综上可知,这10个转义项全都是由于“heart”的功能引申而来的。人类根据功能相似,心理相似而引申出大量的含义。但是这些义项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理据性。

总之,由“heart”引发的18个转义义项,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如下的图形象地得到表现:

图4 “heart”的词义引申图

有此图可知,词义的拓展均是在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通过转喻方式进行的词义拓展由于是基于相关性的,因此,词义之间是按照鱼贯式向外拓展的,而根据隐喻方式的词义拓展是根据相似性,所以词义之间是按照辐射式,由此图可以看出,“heart”的词义拓展既有辐射式也有鱼贯式的,说明其词义拓展既有隐喻也有转喻的作用。

四、“心”和“heart”通过隐喻和转义的词义引申规律对比

汉语“心”和英语“heart”均是负责人体内血液输送的器官。由前面义项分析也可以看出,中西方人都把心脏看成非常重要的器官,赋予了大量的抽象、情感等含义,甚至被当当成了思维器官。“对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圣经》认为心不仅是人各种生命活动的中心,还是精神活动的中心。”(金科芳,2007:45)而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儒家思想也认为“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这些都为“心”和“heart”的语义引申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调。

由于词义的拓展和引申都离不开隐喻和转喻机制的作用,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对这两个汉英人体词的词义拓展进行对比。

(一)“心”和“heart”的隐喻义项对比

词语的隐喻义常常是基于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取象特点而展开的,简称认知取象,所谓认知取象,“所谓词义取象,指的是词义的获得取自自然界和社会各种客体的某一具体事物的意象,而人体词语的词义取象就是指人体词义取自人体部位的某一特征,一般来说,就是人体部位的形貌特征、位置特征、功能特征。”(黄碧蓉,2009)因此二者隐喻义的对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心”和“heart”形貌隐喻义

“心”的形貌隐喻义:

(9)心形的物体;

“heart”的形貌隐喻义:

(13)心形物;

(14)(纸牌的)红心,红心牌;

(15)红心牌戏(玩者需避免吃进有红心的墩);

根据“心”和“heart”本身的形貌特点隐喻“像心形”的事物。如:汉语中有“心形的苗圃”、“心形的树冠”、“鸡心领”等,英语中也有“heart-shape cake”(心形的蛋糕)、“true heart cockle”(鸡心蛤)等。英语“heart”义项(14),(15)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义项。

2.“心”和“heart”位置隐喻义

汉语“心”的位置隐喻义有:

(2)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

(8)中心、中央;

(10)指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牙尖;

(11)指某些点心的馅;

英语“heart”的位置隐喻义有:

(2)心脏所在的位置,泛指胸部;

(10)(具体事物的)中心;

(11)(抽象事物的)要点,实质;

(16)(植物的)心材;

(19)(动词)(卷心菜等)结心子。

由于“心”和“heart”都位于人体中心,通过人体域向非人体域的映射而形成“中心”的概念,如:市中心、菜心、球心等,英语中也有如:the heart of the desk.(桌子的中心),the heart of the lake.(湖的中心),the heart of the room.(房间的中心)等;而且英语“heart”可以进一步引申为“抽象概念的中心”,如“the heart of the problem”(问题的中心),同时可以表示某系统或组织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部分,进一步引申有了“核心部分、要点、实质”的意思,这是一种方位隐喻。(覃德英、周桂香,2006:78),如,英语中有“heart of a matter.”(事情的核心)等,但是汉语却没有此抽象含义的引申义。

3.“心”和“heart”功能隐喻义

汉语“心”的功能引申义共有7项,占据引申义总量的7/12=58%,英语“heart”的功能引申义共有10项,占据引申义总量的10/18=55%,可见,汉语“心”的功能引申义要大于英语,这与中国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有密切关系。

(二)“心”和“heart”的转喻义项对比

转喻主要是根据事物的相关性而对词义进行拓展。正如束定芳(2004:32)指出:“转喻是通过某一事物显著部分或特征,或有特殊关系的邻近事物来理解整体,所以只涉及一个概念领域,两个事物之间的映射或联系在同一个领域里。”Langacker(1999)甚至指出:“转喻是意义最为基本的过程,甚至比隐喻还更重要。”由于人在情绪变化的时候,心脏也有很明显的反映,比如心跳加速、心会疼痛、心会惊悸等,所以“心”和“heart”引申为“情感、思维、性格”等转喻概念。这种转喻也是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规律,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知抽象的事物。正如张建理(2005:43)指出:“人类用心是为了方便认知、表达和理解,思想感情等是复杂而抽象的,严格地说,无可名状,即便使用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直接测得;但一借助转喻认知与心相关,即为实体。”

汉语中通过“心”来表达思维的有:交心、用心、推心置腹、别具匠心、心明眼亮、心领神会等,英语中有如:learn sth by heart.用心学习,read one’s heart.读懂某人的心思,lay one’s heart bare.推心置腹,uncover one’s heart to sb.对某人坦诚相待,take sth at heart.对某事用心等。

“心”和“heart”不仅可以当做引申为“思维”,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做事的愿望、动机”汉语中有如: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心想事成、心甘情愿等,英语中有如:set one’s heart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have no heart on sth.对某事没兴趣,after one’s own heart.称心如意。

此外,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为儒家思想,儒家人伦思想主要是用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捉摸不透的,由此,汉语中“心”被当做神秘的黑箱,由于心处在身体内部,而心又决定了人的行动,所以心常常被当做不可琢磨的,由此引申出人心隔肚皮、人心难测、知人知面不知心等。此外,正如张建理指出(2006:166):“汉文化重视且担心人际关系”,由此引申出众多的表达如: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用心险恶、心怀鬼胎、别有用心等。同时,儒家思想又提倡“仁义礼智”四德,而“心”作为思维器官,常常决定人的行动,也就是决定道德的关键是靠“心”,由此可用“心”来指代“良知和道德”,属于用结果代原因的转喻模式,汉语中有大量的如:良心、昧心、羞恶之心、恻忍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而英语中除了可以来指代思维,由于没有汉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无法引申出如“良知、道德”的含义。这也证明了文化对词义的影响。

另外,“心”和“heart”均可引申为人的“本性”、“性格”。这是由于汉族思维认为心是精神之舍,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如大地能生万物,所以称为“心地”,用来表示人的“性格、本性”。而西方文化认为“heart”是思维器官,思维决定行动,而思考什么常常能反映一个人的本性和性格。因此,英汉语在这一点上的表达有惊人的相似,汉语中有:心狠手辣、心慈手软、好心、黑心、热心;英语中有如:tender-hearted.心软,warm-hearted.热心,cold-hearted.无情的,blackhearted.心黑的,cruel-hearted.心狠的,stonyhearted.无情的等。

但是,在表示“性格”方面,英汉语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勇气、勇敢”是性格的一种,英语中由“heart”转喻而来的表示“勇气”的词语很多,比如:take heart.鼓起勇气,lift one’s heart.振奋起来,keep agood heart.不丧失斗志,lose heart.失去勇气等。但是汉语中却没有用“心”来表达“勇气”的用法。“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勇气’义源自古英语,指道德勇气;其二,大概是因为汉语常以‘胆’来表示勇气(胆识)的缘故。”(覃德英、周桂香,2006:77)

由于“心”和“heart”重要的功能和地位,所以英汉语都可以用来指代最心爱和最可靠的人,汉语中有如:心肝宝贝、心头肉、心腹等,英语中有如:sweet heart.甜心指代爱人等。

五、结语

综上可知,“心”和“heart”的一词多义均呈现网状结构,在词义拓展过程中,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让二者以原型为基础,分别呈现辐射式和鱼贯式向外拓展。由于隐喻是基于相似性,因此,引申义隐喻义越强,则离原型义越近,反之,则越远。

针对某些语义缺失的现象,比如“heart”引申为“勇气”,而汉语该项语义缺失,主要是由于古英语的义项引申,而汉语表示“勇气”常常通过“胆”来表示有关;以及“heart”可以表示“红心牌戏”,汉语中该义项也缺失,是由于“扑克游戏”是西方社会的娱乐项目,这都说明文化习俗对词义的影响,词义是文化的载体,词义拓展的过程中都打上了该语言文字所处文化的烙印。

通过上述英汉人体词义项对比,还能说明词义的拓展不是任意的,语言的发展更不是自治的、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语言说到底是体验的,语言具有体验性。同时,语言与思维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一词多义的对比研究,不仅对于词汇教学、英汉互译、词典编撰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思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Langacker,R.W.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Taylor,J.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in Linguistic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3]Ullmann,S.Semantics:AnIntroductiontotheScience ofMeaning[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 Ltd.,1962:159

[4]Ungerer,F.&Schmid,H.J.AnIntroductionto CognitiveLinguistics(2ndedition)[M].Harlow: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6.

[5]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新仁.试探“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1994(1).

[7]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27.

[8]黄碧蓉.人体词语语义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9]金科芳.汉语“心”和英语“heart”语义领域转移比较[J].文教论坛,2007(10).

[10]束定芳.隐喻与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2004(3).

[11]覃德英,周桂香.汉英“心”义探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8).

[12]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2005(1).

[13]张建理.英汉“心”多义网络对比[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猜你喜欢

引申义引申为红心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兔死狗烹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红心巨岩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神奇汉字
在心灵深处铸就一颗『闪闪红心』